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1 评价西药安宫黄体酮及甲基睾丸素片剂联合中成药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安全性和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 从改善贫血,痛经症状,调整月经,减少经量,子宫大小变化等几方面评价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05年5月-2005年1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病人。从临床症状,妇科检查情况,阴道B超征象三方面综合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围绝经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入选本研究之前3个月未曾用激素及类似物治疗,用或未用过其它治疗方法。对照组于月经第15天开始服用安宫黄体酮6mg qd,甲基睾丸素5mg bid,连用12天停药,治疗组西药用法同对照组,在非月经期服用丹莪妇康煎膏10g bid,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一周期的卵泡期及治疗3月后的卵泡期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液常规,肝肾功能,性激素6项(LH、FSH、E_2、T、P、PRL),并行尿液常规检查。进行痛经程度的分级,阴道B超了解子宫三径值并计算其乘积作为子宫大小判断依据,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以最大径线值评估大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痛经分级,子宫大小,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及次要症状积分、性激素6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亦进行比较。 结果: 1 两组治疗前痛经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痛经程度及疼痛分级为低。 2 两组治疗前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经期及经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值和子宫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和子宫大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红蛋白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子宫大小治疗组较对照组略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两组治疗前次要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5 治疗前两组性激素6项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6 治疗前后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另治疗组1例第2个用药周期和对照组1例第三个治疗周期治疗期间妊娠,,因属计划外妊娠故行人流术终止,本研究中治疗后性激素6项及子宫大小比较中剔除此2例,余未剔除此2例病人。
【关键词】:子宫疾病/子宫腺 治疗学/综合治疗 甲基睾酮 羟黄体酮类/安宫黄体酮 秘方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11.7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缩略语表8-9
- 前言9-10
- 临床研究10-16
- 1 实验研究10
- 1 1 研究类型10
- 1 2 实验设计类型10
- 1 3 研究对象10
- 1 4 研究用药物10
- 1 5 主要试剂10
- 1 6 主要仪器10
- 2 病例选择标准10-12
- 2 1 诊断标准10-11
- 2 2 纳入病例标准11
- 2 3 排除病例标准11
- 2 4 观测指标11-12
- 3 临床资料12-13
- 4 治疗方法13
- 5 统计方法13
- 6 实验结果13-14
- 6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比较13
- 6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比较13-14
- 6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和子宫大小比较14
- 6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要症状评分比较14
- 6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6项比较14
- 7 结论14-16
- 讨论16-21
- 1 子宫腺肌病引起痛经及月经改变的病因病机初步分析16
- 2 子宫腺肌病中的激素及受体研究16-17
- 3 子宫腺肌病目前治疗面临的不足17
- 4 丹莪妇康煎膏的选方依据、药物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17-18
- 5 实验结果分析18-19
- 6 本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作用机制初探19-20
- 7 本研究的局限性20
- 8 展望20-21
- 参考文献21-22
- 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综述)22-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萍,王小云,闫平;子宫腺肌病的阴道超声诊断[J];农垦医学;2004年02期
2 姚华;高红菊;张丹丹;;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18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6年23期
3 李雪年;;子宫动脉栓塞术冶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刘晓玲;;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影像学诊断[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廖方平;;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3例临床探讨[J];重庆医学;2008年11期
6 魏桂兰;周凯;左玲;;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7期
7 马萍;;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2期
8 齐红燕;;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06期
9 蔺雪峰;;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6期
10 陈贵平;朱红兵;邱国文;;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西南军医;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宫丽华;;阴腹联合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波;魏光师;;子宫腺肌病的MRI诊断[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3 陆勇刚;;子宫腺肌病的中药治疗[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杜喜莲;;B超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王慧芳;吴瑛;佘志红;徐金锋;宋红;孙枫;冯小凤;姜燕;;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何建军;禹海成;孔繁霞;吴泽涛;;160例经皮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谢梅青;李世杰;;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筱筱;韩素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内PGE2、COX-2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涂长玉;张现梅;闫安杰;牛清芳;林振华;;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160例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艳峰;许泓;周彩云;黄秀峰;张信美;林俊;;RANTES及其受体CCR1和雌激素受体亚型(ER-alpha/ER-beta)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A];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生殖健康讲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静思;子宫腺肌病有几种手术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李海泉;子宫腺肌病可以做的检查[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周应芳;子宫腺肌病:诊治均有新进展[N];健康报;2002年
4 孟斌;子宫腺肌病的表现[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马丽;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杨霞;微创介入“小针孔”解除妇女疾病难言的痛[N];经济参考报;2003年
7 李少波;介入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N];大众卫生报;2003年
8 李天舒 栗莉;子宫动脉栓塞术安全[N];健康报;2003年
9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医学介入诊疗中心 刘萍;介入治疗帮她止住了痛经[N];健康报;2001年
10 向华 刘建滨;子宫肌瘤是切还是留[N];大众卫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向阳;碳酸酐酶-9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雁;神经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疼痛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史精华;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生长极向与平滑肌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李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5 任月芳;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作用及缺氧对Beclin 1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薛婧;二甲双胍抑制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刘倩;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杨艳峰;GPR30介导的雌激素非经典途径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周琦斐;T-cadherin、VE-cadherin蛋白与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丁晓艳;应用SELDI-TOF-MS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线粒体差异蛋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昕;子宫腺肌病的患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林燕;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蔚方燕;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部分痛经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福霞;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宋君;子宫腺肌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孙朝霞;子宫腺肌病患者体质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胡成凤;子宫腺肌病的中药临床用药规律及中医证候与体质调查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和珍珍;子宫腺肌病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刘庆燕;子宫腺肌病痛经发病相关因素与中医体质学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孙启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观察[D];昆明医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8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