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平衡针法配合参芪复瘫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7-03 07:05
本文关键词:张力平衡针法配合参芪复瘫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脑梗塞/恢复期 瘫痪/痉挛性 气虚血瘀证 张力平衡针法 参芪复瘫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参芪复瘫胶囊单用以及两者联用治疗脑梗塞(cerebral thrombosis, CI)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优选治疗方案。 方法:将符合CI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各30例。三组分别予张力平衡针法、参芪复瘫胶囊及两者联用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评分、简化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I指数评定、中医证候积分评定4项指标的变化,评价各自临床疗效。 结果: 1.治疗后三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简化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I指数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三组均能降低肌张力,改善CI患者的运动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2.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简化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I指数及临床疗效针刺组、中药组与针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针刺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表明在改善CI患者上述指标方面针药组优于针刺组,针刺组优于中药组。 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针刺组、中药组与针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针药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针刺组。 结论: 1.张力平衡针法、参芪复瘫胶囊单用及两者联用均能降低CI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肌张力,并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2.在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方面,针药组优于针刺组,针刺组优于中药组; 3.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方面,针药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针刺组; 4.张力平衡针法与参芪复瘫胶囊联用对患者有协同效应,优于二者单用,并且无临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恢复期 瘫痪/痉挛性 气虚血瘀证 张力平衡针法 参芪复瘫胶囊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46.6;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引言9-10
- 1 临床资料10-13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10
- 1.2 诊断标准10-11
- 1.3 病例选择标准11-12
- 1.4 一般资料12-13
- 2 研究方法13-16
- 2.1 治疗方法13-15
- 2.2 观察指标15
- 2.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5-16
- 2.4 安全性评价标准16
- 2.5 统计方法16
- 3 结果与分析16-20
- 3.1 三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比较16-17
- 3.2 三组治疗前后简化Fug1-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17-18
- 3.3 三组治疗前后改良BI指数评定比较18
- 3.4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比较18-19
- 3.5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比较19-20
- 3.6 安全性观察20
- 4 讨论20-36
- 4.1 中医对CI的认识20-24
- 4.2 西医对CI的认识24-28
- 4.3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CI作用机理探讨28-31
- 4.4 参芪复瘫胶囊治疗CI作用机理探讨31-33
- 4.5 针药结合的优势33-36
-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5
- 附录一45-49
- 附录二49-50
- 附录三50-51
- 附录四51-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秀华;王颖;;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近5年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张力平衡针法配合参芪复瘫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脑梗塞/恢复期 瘫痪/痉挛性 气虚血瘀证 张力平衡针法 参芪复瘫胶囊
,
本文编号:512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51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