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养阴清热经验方/治疗应用 阴虚热盛证
【摘要】:【目的】评价养阴清热经验方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观察组)60例和二甲双胍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 g/次,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养阴清热经验方水煎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控制饮食,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等糖代谢指标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其中医临床症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㳠,对照组为77.50㳠。观察组的中医临床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FPG、2hPG等糖代谢指标和TC、TG等脂代谢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阴清热经验方合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医药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养阴清热经验方/治疗应用 阴虚热盛证
【分类号】:R587.1
【正文快照】: 目前,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不少,并且有部分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4],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仍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养阴清热经验方”系本科室前辈通过临床摸索总结而成,已在临床反复应用多年,以该方联合西药二甲双胍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旋珠;;对《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9年05期
2 熊莉华;刘振杰;范冠杰;;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97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年08期
3 郑诗峰;;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4 宋云梅;;丹芪参杞降糖汤和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04期
5 王颖辉;赵进喜;王世东;庞博;李景;宫晴;黄山;周旦阳;牟新;杨洪涛;王暴魁;张学智;黄学民;张会琴;周潮;张志强;范冠杰;张宁;;中医药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证素演变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文珍,陆耘;化ve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2 潘天慧,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刘春丽;中药基本方辨证运用对崩漏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3 王颖,杨骏;针刺风池、风府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4 陈玉英,张唐颂,陈马养;活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5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5 高学清,刘超;自制三叶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型12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6 何明,张小梅,苑惠清,史立卿,钟湘,郝素英,刘薇;银杏叶提取物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血气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7 郝文;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8 黄东源;健脾利胆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4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9 郑天明,谈亚平,陈益娟,章启兵,王玉;自拟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10 徐贤伟;中药内服、灌肠加TDP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6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方家;刘丽华;刘中勇;;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3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防感扶正合剂治疗COPD患者稳定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蒋贵林;孙田子;;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干预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照日格图;王洪波;陈慕芝;;雪莲口服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蔼平;陈爱林;张俊莉;王素芝;白琳;徐鹏刚;刘英纯;任宝娣;王颖;董军胜;樊亚红;赵君;;化瘀消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衣蕾;吉海旺;;祛风止痛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20例[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薇;周仲瑜;;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移生;陈敏;彭易雨;叶秀英;熊真荣;曹杰;;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秦伟夫;益气复原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海;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方证相应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鹏;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建英;强直性脊柱炎证治规律研究与补肾中药治疗系统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荣;补肾活血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宁;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内分泌特征及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2mRNA的表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郝平生;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范宏元;循膀胱经背俞穴弹拨法合针灸治疗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逯金金;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强筋壮骨通痹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姚璐莎;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申聪;回神醒脑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瘀阻清窍型)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郑远方;化痰祛瘀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黄琪;咳嗽病“肺胃相关”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谭芳;脂康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强;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戴映;丹参注射液联合吉粒芬诱导中风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蔡恩承;复方胆宁片配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黄益桃;医用臭氧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永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23期
2 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牟新;周旦阳;赵进喜;;265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J];新中医;2007年05期
4 王永炎;张启明;张志斌;;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曾春苑;谢伟坚;;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86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6 任天彬;;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32期
7 谢席胜;黄宗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5期
8 林瑛;陈思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8例[J];现代中医药;2010年01期
9 魏军平;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4期
10 王扬天;王坚;赵明;狄红杰;;核因子-κB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格列喹酮干预治疗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J];医药导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竹力,周振坤,全丰玲;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2期
2 张丽萍;李素香;;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J];河南中医;2006年09期
3 兰晓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糖调节受损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4 杜建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30期
5 胡波;郭丽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肥胖26例[J];河南中医;2007年04期
6 张君满;;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6例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08年01期
7 郑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与脑梗死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8年17期
8 王相增;;不典型消渴病分型及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0期
9 涂燕云;户玉轩;;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0年05期
10 王永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金盘;花宝金;汪卫东;李国勤;李光熙;倪青;;42例SARS患者临床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A];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杨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2例[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晴燕;;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和感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4 彭惠平;徐进康;吴坚芳;陆喜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及经验总结[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阎领全;李新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0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华宁;;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便秘4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朱增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8 刘莉;路小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并安定中毒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联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体会[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萧摩;刘晓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的思考——浅析烧伤发病机理及应对处置[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周颖;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通讯员 冯广清;江苏医生更爱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黄金搭档[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冯 瑶;江苏省中医院成立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郭赛珊 梁晓春 潘明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显著改善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胡速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遗尿症30例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王振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获创新[N];科技日报;2009年
9 李立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安全有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士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儕淇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六味地黄丸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朱晓光;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凌扬;刘沈林教授诊治胃肠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王毅侠;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7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8 邹富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沈晔华;中西医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博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庆奎;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临床疗效的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于占勇;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附病案二例)[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4 刘寨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李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曹威巍;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田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郝艳会;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SARS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幸运;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5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53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