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对损伤骨骼肌生长因子bFGF、IGF-Ⅰ及致瘢痕因子TGF-β1、COL-Ⅰ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1:21
本文关键词:按摩对损伤骨骼肌生长因子bFGF、IGF-Ⅰ及致瘢痕因子TGF-β1、COL-Ⅰ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按摩 骨骼肌 bFGF IGF-Ⅰ TGF-β_1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按摩对损伤骨骼肌恢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Ⅰ)、转移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及Ⅰ型胶原(ⅠCollagen,COL-Ⅰ)的影响,探讨按摩促进损伤骨骼肌修复的可能机制以及按摩对抑制损伤骨骼肌瘢痕组织形成机制的影响。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体重(2.0±0.5)kg,经适应性喂养7d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4)和模型组,模型组分为按摩前对照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2)和按摩组(D组,n=12),C、D组又分为制模后7d、14d、21d三个亚组(各4只)。A组实验动物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B、C、D组实验动物用自制打击器制备兔右后肢股四头肌损伤模型。C组不予按摩,D组于制模后第5天开始按摩。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并对7d、14d组实验兔进行超声影像技术检测,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bFGF、IGF-Ⅰ蛋白表达,SYBR Green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GF-ⅠRNA、TGF-β1RNA、COL-ⅠRNA表达。 结果 按摩干预后,按摩组(D)与自然恢复组(C)比较,超声微泡造影及HE染色显示,按摩组(D)较自然恢复组(C)损伤部位较轻,血供较丰富,坏死区明显减轻,且血管恢复较快。bFGF蛋白7d组bFGF表达量按摩组㧐自然恢复组(P㩳0.05),而在制模后14d,21d组bFGF表达量自然恢复组均㧐按摩组(P㩳0.01)。IGF-Ⅰ蛋白及mRNA表达量在7d左右D组㧐C组(P㩳0.05),而在制模后14d,,21d组IGF-Ⅰ表达量C组均㧐D组(P㩳0.05and P㩳0.01)。7d组,TGF-β1mRNA表达量按摩组与自然恢复组组无显著差异(P㧐0.05),14d、21d按摩组TGF-β1mRNA表达量均显著小于自然恢复组(P 0.01)。损伤7d组,COL-ⅠmRNA表达量按摩组与自然恢复组无显著差异(P㧐0.05),14d、21d按摩组TGF-β1mRNA表达量均显著小于自然恢复组(P 0.01)。 结论 按摩可有效防止肌细胞的萎缩、退变及坏死,为损伤区域提供丰富血供,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兔损伤股四头肌的组织形态的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早期上调IGF-I和bFGF表达促进骨骼肌组织损伤修复。同时按摩能有效减少TGF-β1mRNA和COL-ⅠmRNA的表达,减少损伤修复过程中瘢痕的过度形成以达到促进功能恢复的目的。
【关键词】:按摩 骨骼肌 bFGF IGF-Ⅰ TGF-β_1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4.1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4
- 1 材料与方法14-21
- 2 结果21-25
- 3 讨论25-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6
- 附图36-41
- 文献综述41-53
- 参考文献45-53
- 致谢53-54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55-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卫国;对中医推拿现代化的思考[J];按摩与导引;2000年06期
2 秦渭志;黄明喜;陈金昌;张志海;;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机制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7年07期
3 王林;张晓雪;耿智敏;;良性胆管狭窄组织中TGF-β_1及TβRⅠ的表达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武继祥;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创伤愈合纤维化[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03期
5 农晓琳;邓凌;李佳荃;陈石海;李昊;李菊裳;黎燕宁;;bFGF、TGFβ_1在人皮肤病理性瘢痕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黎炜英;朱卫雄;刘丹;;bFGF、TGF-β联合使用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7 向峥;孙林辉;余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运动性肌损伤骨骼肌中的表达[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8 刘傲霜;陈洪波;;中药熏洗对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NGF与bFGF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侯懿p
本文编号:551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55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