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31 13:24

  本文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经皮冠脉介入 再狭窄


【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及手术装置的不断改善,经皮冠脉介入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性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得冠心病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但支架内再狭窄仍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西医防治再狭窄已成为一项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认识该问题,作者就再狭窄的中西医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思路。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 再狭窄
【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CSZYJ2011006):益心通脉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后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负责人:许勇
【分类号】:R541.4
【正文快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凶险、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在CHD的治疗手段上,从最早的硝酸酯类制剂到如今的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n,PCI),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距Gruentzig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彬,程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探微[J];湖北中医杂志;2005年04期

2 石雪迎,赵凤志,宋崇顺,戴欣,陈淑长,葛辛;通脉宁胶囊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邹旭;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初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张文高,邵念方,管昌益,周苏宁,崔连群,马学盛,江巍;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现状和思路[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于彦,梁晋普,郭维琴;辨证治疗PTCA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6 陈可冀,史大卓;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手术后再狭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年05期

7 顾宁;从补虚扶正角度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思路探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10期

8 丁邦晗,陈方,张敏州,张维东,马长生;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中医证候特点——附33例病例资料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02期

9 胡元会,吴林,周次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治法钩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10 李秋梅;;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辨证论治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燕玲;[N];健康报;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丹枫,祝正明,夏永良;清热利湿活血法拟方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2 梁国庆;戴小华;;中医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3 支艳;杨明会;;从补肾活血论治老年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4 黄岩杰;马宁宁;杨晓青;刘霞;张建;郑春燕;任献青;翟文生;丁樱;郑建民;;当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5 刘如秀;李汇博;王妮娜;暴美静;;益阳活血方对兔病窦综合征心阳虚血瘀证模型中医证候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6 孙艺军;;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王新航;谢良地;;中医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J];福建医药杂志;2012年03期

8 林亚洲,杜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李小兵;;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观察及对TXA_2、PGI_2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9年09期

10 王晋军;姜桂喜;薛智军;张明亮;;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缺血PTA术后再狭窄[J];光明中医;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贤;鄢毅;;多病同治——血栓病的诊治进展[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陈可冀;赵福海;蒋跃绒;;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江毅;程伟;;益气活血方及其拆方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4 张敏州;;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阮新民;陈晓伟;;中医药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马晓娟;殷惠军;陈可冀;;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表达谱的构建及目标基因临床意义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大英;范华昌;金惠根;;防窄方对兔血脂的干预作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阶;熊兴江;张振鹏;杨晓忱;何庆勇;;中西医结合临床成就与展望[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崔应麟;常学辉;;中医药干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思路与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10 高铸烨;徐浩;;从痰瘀毒辨析冠心病[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华;JAK-STAT信号蛋白磷酸化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及心痛舒干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付长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陈鹏;通冠胶囊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膜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王万智;损伤血瘀证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免疫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娅;冠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与CYP2C19*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脑心通胶囊干预作用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刘培;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于晓红;养心汤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及代谢组学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安海英;黄丽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赵军礼;莪术油注射液对实验性动脉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李静;清通胶囊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娥;补肾宣痹饮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陈卫星;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缺血心肌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范宗静;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及演变规律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吴燕;徐贵成主任医师辨治冠心病PCI术后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荣馨;仲景论治瘀血证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刘洋;冠心病稳定期及合并不同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林悦涛;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发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宁文瑾;中西医结合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黎晓;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PCI术后血瘀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雷亚玲;眩晕(高血压病)痰瘀交结证辨治的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亚洲,杜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陈伯钧;苏学旭;潘宗奇;;通冠胶囊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6年02期

3 石雪迎,赵凤志,宋崇顺,戴欣,陈淑长,葛辛;通脉宁胶囊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巢升平,张才仁,王瑞英;家兔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学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5 肇毅,潘立群;丹参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现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刘彦珠,罗国安,龙致贤,沈子威;清热解毒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7 岳仁宋;丹参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新中医;1991年11期

8 赵益业;林晓忠;张敏州;邹旭;吴焕林;李健;潘光明;邓铁涛;;邓铁涛教授以心脾相关学说诊治冠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年04期

9 邹旭;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初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吴汉卿,何美冬,赵华月;105例冠心病疗效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志豪;马依彤;艾尔肯·阿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7期

2 纪广玉,邹榕江,邹良建,张宝仁;外套管支撑防止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郭妍;秦永文;;多聚物型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01期

4 吴露;邓常青;;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研究进展及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2期

5 沈雳;葛均波;;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的困惑与希望[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6 张焕鑫;张宏考;;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21期

7 苏华科;宋耀明;;LOX-1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J];西部医学;2009年02期

8 邓天明,王华莹,张国兵;利钠尿肽抑制动脉血管壁增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11期

9 危当恒;王贵学;;血管内支架内皮化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柴宝红;陆群;;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西罗莫司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狄;徐成斌;;PTCA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五届心功能、第二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黄剑;;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血管增生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可冀;史大卓;徐浩;;芎芍胶囊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烁;吕宾;孟立娜;孙翠萍;许薇薇;;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成因及处理[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5 陈可冀;史大卓;徐浩;马晓昌;徐凤芹;;芎芍胶囊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6 黄学峰;赵欣;许海峰;杨向军;;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徐浩;陈可冀;史大卓;马晓昌;毛节明;吕树铮;陈明哲;李永利;;芎芍胶囊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研究[A];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牛焕章;卢勤;安艳丽;滕皋军;潘猛;;机械损伤加自体血清对VSMC生长及其自分泌PDGF的影响[A];河南省第二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新乡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省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新乡市影像诊断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春林;彭哲;祝光礼;;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彭晖;陈鹏;;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支架后血管会再狭窄吗?[N];健康时报;2005年

2 敬松;缓释及控释注射剂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张鹏;中德专家共商肝癌生物信号转导研究进展[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九陆;进军网络核心[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李丹 苏玉君 郭战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召开[N];中国气象报;2005年

6 莫伟;糖尿病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长虹;生脉饮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陶春祥;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张骁束;梅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杨传华 陆峰;中西医结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建勋;通脉宁防治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刘宏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 DES和Taxus DES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3 林光柱;罗格列酮对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谷欣权;辐射抑制TURP术后再狭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梁春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家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刘江涛;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张春芳;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实验性再狭窄模型血管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郑金刚;可降解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抑制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蒋路平;阿托伐他汀及雷帕霉素对HO-1表达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朱振峰;血管内局部应用纳米控释系统防治心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勇;冠心病患者PCI前后vWF、GPⅡb/Ⅲa受体、VEGF水平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2 宋卫华;~(32)P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预防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3 方杰;脂多糖诱导全身炎症反应对猪髂动脉损伤后狭窄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4年

4 曹莉;~(188)Re球囊内照射对新西兰白兔血管再狭窄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李锐洁;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Meta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6 单鸿伟;骨髓MSCs移植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内蒙古医学院;2007年

7 王洪春;益气活血复方治疗PTCA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方英;雷公藤内酯醇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唐舒棠;β-榄香烯防治血管再狭窄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葛广豪;全反式维甲酸和紫杉醇对S-D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99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599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