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例成人偏头痛中西医完全病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3:34

  本文关键词:237例成人偏头痛中西医完全病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偏头痛 病史特征 完全病史 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偏头痛患者病史特征,明确各病史特征的诊断价值大小,寻找适合我国的偏头痛诊断方法。方法对237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采集完全病史,统计分析每个病史特征的独立诊断价值;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进行小儿偏头痛类型研究。结果 237例偏头痛患者中,女性占73.4%(174/237),对偏头痛诊断价值较高的病史特征依次为重度头痛(71.7%,170/237)、颞部头痛(64.1%,152/237)、恶心呕吐(61.2%,145/237)、跳痛(55.7%,132/237)、小儿偏头痛病史(51.9%,123/237)、胀痛(46.8%,111/237)、有家族史(44.3%,105/237)、畏声(42.2%,100/237)、头晕(36.3%,86/237)、畏光(33.8%,80/237);多数患者受酒精(66.2%,102/154)、睡眠(62.4%,148/237)和六淫(59.5%,141/237)、七情(56.1%,133/237)的影响,并且将近半数女性患者受月经周期(42.5%,74/174)的影响。结论偏头痛的诊断应采集完全病史,即将中医与西医、成人与儿童病史结合,以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
【关键词】偏头痛 病史特征 完全病史 诊断
【分类号】:R747.2
【正文快照】: 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之一[1]。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最致残的慢性病之一,类同痴呆、四肢瘫痪、严重精神疾病[2-3]。偏头痛的高发病率、高致残性、高漏诊率、低控制率的流行病学“三高一低”特点,促使我们有必要更正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瑞凝;伍志勇;黄小星;陈宝田;;头痛新1号治疗小儿偏头痛98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谢炜,陈宝田;头风病的病因病机新观点——附痛必克丹治疗341例疗效总结[J];江苏中医;1996年11期

3 白方会;陈宝田;郭跃;;原发性头痛舌象、脉象的最优尺度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5期

4 赵英;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11期

5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李焰生;;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8期

6 刘博文;周冀英;谭戈;毛元潮;;病史特征在偏头痛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许慧;陈宝田;张慧明;;加味头痛新Ⅰ号方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秉环,陆智慧;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脑梗死48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2 张觉人;杨庆堂;;偏头痛中医药研究述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3 聂志红;周德生;姚欣艳;;艾滋病并发隐球菌病1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4 李良崽;;五苓散治疗前列腺肥大症37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5 陈宗胜;程宜福;;10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医分型与TCD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8期

6 张娟;鲍远程;谢道俊;韩辉;刘荣芝;周磊;;归脾丸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出血倾向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7 韩瑞卿;尚华;;胃下垂中医诊疗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8 金莉;刘志刚;;慢阻肺稳定期护理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价及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9 李长安;;中药配合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10 陈宗胜;程宜福;;脑梗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艳;;40例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分析[A];第二十七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邵素菊;任重;许琬茹;;“透刺久留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邵素菊;任重;许琬茹;;“透刺久留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韦嵩;孙维峰;陈志煌;接力刚;沈鹰;刘坚;;痹证经筋论治初探[A];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贾楠;康熙雄;;卒中相关指标实验室研究现状及进展[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自力;赵莺;陈希;;脑梗死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雪功;王辉;周雪梅;;唾液微炎症因子变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证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晓军;陈利芳;陈勤;方针;;督脉、膀胱经头部三线排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辛小红;;调肝运脾治慢肝[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田新社;赵希锋;;浅析中风病中医辨治中的几个问题[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冠豪;黄芪注射液对肺癌小鼠模型作用机制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谢利;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莫雪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颖;缺血性脑白质损害凋亡基因的活化及开心解郁方的干预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丽娟;构建重症肌无力五脏相关理论数据挖掘模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刘香君;标本理论指导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杨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郎建英;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马芹颖;快速老化小鼠SAMP8老化过程中自噬的改变以及mTOR信号通路功能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张晨;中医学“寒”的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婷;头痛宁对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大鼠脑膜血流与CGRP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蒋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NA在慢性癫痫大鼠脑中的表达[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何妙玲;温和灸对中风先兆干预效应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何治中;礞石镇风丸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郑伟锋;基于文献的失眠证中医证素组合规律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6 范秋玉;针药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勇;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书惠;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头痛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郇靖;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周围;脑卒中患者躯干肌屈曲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邸玉鹏;王发渭;;偏头痛痰瘀证的机制与治疗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2 程学英;王剑锋;刘奔;;原发性头痛的最新国际分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年05期

3 谢炜,陈宝田;头风病的病因病机新观点——附痛必克丹治疗341例疗效总结[J];江苏中医;1996年11期

4 中\鼋《,

本文编号:694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694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