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技术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22:33

  本文关键词:西医诊断技术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 标准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西医诊断技术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中医诊疗的价值。方法参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提取分析其中的西医诊断学内容并计算涉及学科的百分比。结果 9个中医学科"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的设定均涉及西医诊断技术,但仅4个学科的"证候分类"标准涉及。397个病种中有77.3%(307/397)的"诊断依据"涉及西医诊断技术,有38.3%(152/397)的"疗效评定"涉及,但仅7.6%(30/397)的"证候分类"涉及。不同中医学科之间涉及率有较大差异,骨伤科的"诊断依据"涉及西医诊断技术最多,涉及率为98.2%(111/113);肛肠科的"疗效评定"涉及最多,涉及率为82.4%(14/17);骨伤科的"证候分类"涉及最多,涉及率为18.6%(21/113)。不同诊断技术之间涉及率亦有较大差异,在"诊断依据"中,影像诊断涉及最多,涉及率为43.6%(173/397),其次是实验诊断与物理诊断;在"疗效评定"中,物理诊断涉及最多,涉及率为21.9%(87/397),其次是实验诊断与影像诊断。检查项目分别以X线成像、血液细胞分析及触诊等应用最多。结论西医诊断技术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尤其对于中医辨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有重要价值并渐趋成熟,但在辨证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标准 诊断
【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GJXH2011-30) 河北医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09yb-8)
【分类号】:R241
【正文快照】: 西医诊断学与中医学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而又并足而立的医学体系,但毋庸置疑的是西医诊断在中医诊疗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西医诊断技术包括物理诊断、实验诊断、影像诊断、器械诊断及病理诊断等技术。本研究初步探讨西医诊断技术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应用,旨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文杰;方朝义;沈莉;张培楠;张旭妍;;实验诊断学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年02期

2 郭振球;;主诉辨治法与微观辨证及其学科群的和谐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梁文杰;方朝义;丁英钧;马小顺;王博;;实验诊断学在微观辨证中的价值评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彬;舒琦瑾;;血浆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年02期

2 梁文杰;方朝义;张凤华;贲莹;贺明;;实验诊断学与中西医结合理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3 梁文杰;方朝义;丁英钧;马小顺;王博;;实验诊断学在微观辨证中的价值评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4期

4 李长军;;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2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功;张红梅;周雪梅;;对“微观辨证”和“微观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卢玉俊;石磊;;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郎笑梅;徐珊;;痰瘀证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何磊;程亚伟;廖萍;胡衡;金亚明;李福凤;王文静;王忆勤;;基于血清蛋白组学的慢性肾衰中医湿证鉴别证型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5 魏敏;赵晓山;孙晓敏;陈晶;罗仁;;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许洋;;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在实验诊断与临床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2期

7 郭振球;;主诉辨治法与微观辨证及其学科群的和谐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洪永敦;莫鸿辉;朱会英;陈宇鹏;吴辉;李小兵;黄衍寿;;ApoE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痰瘀证候关系的研究[J];新中医;2009年02期

9 洪永敦;杨海霞;;冠心病痰瘀证与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高志生;吴敏;;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02期

2 符孝磊;范云操;王艳;;眩晕中西医诊治中的若干临床问题[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06期

3 郁文俊;评价中医病例疗效之刍议[J];陕西中医;1986年09期

4 李俊;包永欣;葛书翰;;中西医结合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3期

5 赵海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30例[J];河南中医;2005年04期

6 王国栋;;督脉隔姜灸结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14期

7 彭波;李泽庚;孙志广;;肺气虚证的认识及内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8 汪云岗,钱谊;美国制定水质基准的方法概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年01期

9 郭仲富,邱明侠,道斯琴;二连浩特市周旅游度假村现状分析[J];内蒙古预防医学;1999年02期

10 袁林,宋德山,刘士敏,张华;落实《部队卫生机构建设和工作标准》的做法[J];华北国防医药;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有福;朱美兰;梅桂森;曾丽苹;刘杰;;中西医结合治疗84例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卢君健;;中西医结合五辨优化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陈德超;肖长虹;吴启富;;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与实验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思路[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宋爱群;宋晓容;;固肾强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老年医学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赵春惠;李秀惠;张可;金荣华;勾春燕;胡中杰;叶军;扬宇;郭新会;梁连春;胡建华;李雪梅;武聚山;;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77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7 李学增;;系统性硬化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介绍[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郑荟;;便秘的中西医结合调护[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9 朱未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与方法[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苏衍进;王郁金;王惠玲;马居里;雷根平;林源;高碧锋;董盛;;利湿化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佳 钱永峰;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N];健康报;2006年

2 陈德华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防控甲感[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孙 怡;关于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学科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王君平 巨锋;中西医结合还是“两张皮”[N];人民日报;2011年

5 赵 雯;中西医结合引发临床治疗新观念[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蒋锐;理论加实践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向[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潘红梅;中西医结合如何提高疗效[N];南京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赵超;加盟医保新农合,中西医结合有用武之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廖志林;中西医结合降伏急性胰腺炎[N];健康报;2005年

10 赵寿康;《西医往前看,中医往后看,中西医结合往哪看》之看法[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科威;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策略与诊疗决策软件的设计思想[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2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3 郭茂田;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肖君;学习技术系统谱系框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敬军;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灿;企业经营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王冬燕;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王旭军;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昭辉;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杜侃;中西医结合的信息学途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丽;翻译批评的多元互补—兼评《红字》的三个中译本[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爱玲;语篇解码者视角下的语篇连贯标准[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关利;某型标准抛放弹的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付玲;宪政价值标准及我国宪政建设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莉;严重暴力犯罪死缓适用探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陈兵;广西电信市场细分标准的探讨及对营销的启示[D];广西大学;2005年

7 张宁;公益行政诉讼的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文小英;行政征用之公共利益构成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尤殿龙;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素养标准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克兰;汉字数码输入法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1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781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