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uclein-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直肠癌中西医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6:33

  本文关键词:Synuclein-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直肠癌中西医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医分型 直肠癌 病因病机 Dukes分期 神经核蛋白γ 相关性


【摘要】: 中医是应用型科学,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科学的支撑。西医靠强大的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医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为进一步解释中医理论和拓展临床治疗寻求支撑。 中医临床研究中证型和证候是真实可靠的,但是因为缺乏客观评价的标准,让人感觉既难以完全相信又没法予7以否定。那么,应当怎样正确记录和评价中医的临床证型和证候?如何处理临床研究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中医具备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拥有“天人合一”整体思维。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人类疾病谱、基因遗传和生活环境与古代迥异的今天,还能够无视科学技术在诊治疾病中带来的好处,固守不需任何仪器设备的帮助,用“司外揣内”诊断疾病、仅仅延用古代理论和方法去治疗疾病? 中医对于直肠癌的认识起源于先秦,此后历代医家对直肠癌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晋、隋、唐时期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宋以后逐渐完善了对直肠癌的认识。 中医古典医籍中无直肠癌病名。直肠癌的描述散在于“积聚'、“肠覃”、“锁肛痔”、“脏痈痔”、“ve瘕”等病证的论述中。已认识到直肠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认为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正气亏虚,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其兼挟病因为七情、饮食、外感邪气三种。现代医家认为,直肠癌根本病机是机体阴阳失调,脾虚、肾亏、正气不足为病之本,湿热、火毒、瘀滞属病之标,常是几种因素互为因果。因此对于直肠癌的中医理论探索还任重道远。 由于不同学者受疾病认识和不同的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给中医归纳总结不同学者的经验带来了困难。而且经验总结虽然为以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供了直肠癌证治规律的线索,但是无法用现代科学的指标和语言对其进行准确的概括和量化,使这些经验的可重复性和概括性以及今后的标准化受到了限制,也成了中医持续向前发展的瓶颈。 实践证明,中医药在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效果是肯定的,但是直肠癌的中医临床研究虽有很多,也有以中医为主治疗直肠癌且取得满意疗效的报道,但多为个案报道,没有严格设计的大宗病例的研究,少数还有比较严重的统计学分析错误,导致晚期直肠癌成为目前中医治疗的主要对象。患者全身状况往往较差,经中医扶正祛邪,虽可使症状减轻,生存质量提高,但多数已无治愈可能。随着大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晚期病例越来越少,并且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仍然没有发挥出来,这和中医理论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中医指标无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标准量化是有关的。 肿瘤中医辩证分型是根据中医理论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因、病机、病性、病势要素的综合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做出的结论,是辨证施治的依据。肿瘤的西医学指标反映了病变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因此,了解肿瘤的中医学指标与西医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可能为中医理论提供现代科学理论依据,为中医指标用现代科学技术标准量化提供帮助。但是如何使直肠癌病因病机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并利用现代医学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中医直肠癌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仍然需要探索。 中医临床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核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处方用药随证而变。中医“证”与西医的病存在一定的分歧,而且中医的临床特点决定了符合中医医理的大多中医临床研究难以完全严格按照随机、对照、重复的标准设计和实施。另有一些研究只是临床病例报告和描述,或是治疗经验的总结,这些研究由于没有严格的科研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而缺乏可信度。 本研究希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为进一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和协助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和依据。 γ-syn是神经核蛋白家族成员,正常主要位于神经元的轴突内。异常表达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SNCG异常调节发生在转录水平,和SNCG低甲基化有关。γ-syn异常表达危害正常有丝分裂监控点,使细胞通过非整倍体持续增殖,还可抑制半胱天冬酶活性,阻断凋亡应答;可通过MAPK途径,使MMP基因表达增加,提高MMP2活性和水平,促进肿瘤转移。γ-syn是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用基因调控技术抑制肿瘤转移复发和针对γ-syn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正在进行。 为了研究直肠癌组织中γ-syn蛋白的表达情况,我们选取2005年~2007年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86例,收集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距肛门距离、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直肠癌组织γ-syn蛋白的表达。我们发现86例直肠癌组织中都有γ-syn蛋白的表达(86/86)。γ-sy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直肠癌部位、术前血清CE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与直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表明直肠癌组织高表达γ-syn蛋白;γ-syn蛋白是直肠癌普遍存在表达的蛋白,可以作为直肠癌的生物标记。目前国内文献尚无γ-syn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报道。 为了解γ-syn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调控的状况,我们选取22对新鲜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同直肠正常粘膜标本,用甲基化特异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来检测直肠癌组织的γ-syn基因(SNCG)甲基化情况。我们发现,直肠癌组织中SNCG普遍存在甲基化的现象。提示直肠癌中SNCG表达的调控,可能与SNCG某些CpG位点是否甲基化有关,而并非是SNCG整个基因的低甲基化。 为了解直肠癌的常见证候及其分布规律与现代西医学指标之间的联系,我们选取2004年一2006年间在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患者71例(n=71)。将所有入选病例编号,在术前完成中、西医指标,术后完成病理分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医辨证分型在西医Dukes B、C期以气血瘀滞型最为常见,以薄腻苔和弦涩脉多见;体重70.4%在正常范围,25.4%体重超重。未见中医虚证患者。气血瘀滞型患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我们认为,目前直肠癌患者多为气血瘀滞和湿热毒蕴型(西医Dukes B、C期),中西医指标间有相似分布,可以相互佐证。气血瘀滞型患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术前分型为气血瘀滞型保肛手术的几率较大。没有发现中医虚症患者,我们分析认为,这是因为直肠癌和结肠癌对身体的影响不同造成的。结肠癌早期对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取会造成影响,因此会出现虚症表现。而直肠癌患者,到了晚期才会对人体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才会出现虚症的表现。建议今后对于结肠和直肠癌的中医诊治应该加以区分,以使中医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更加具体可行。 为了解直肠癌的常见证候及其分布与西医学肿瘤生物标记之间的联系,是否在直肠癌早期西医学指标可以检测的同时,有无可能发现中医证候和症型的变化和规律,为中医治疗尚无症状的直肠癌提供依据,发挥中医治疗未病的优势? 我们选取2004年一2006年间在南京市中医院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进行手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直肠癌患者71例(17=71)。将所有入选病例编号,在术前完成中医指标,术后完成病理分型和癌组织中γ-syn表达的检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气血瘀滞型与湿热毒蕴型两组患者γ-syn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54>0.05)。超重与非超重患者γ-syn表达,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2>0.05)。滑腻苔患者与薄腻苔两组患者γ-syn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3<0.05)。弦涩脉患者与弦滑脉患者两组患者γ-syn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3<0.05)。我们认为,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γ-syn表达与中医分型没有统计学相关性。薄腻苔,弦滑脉患者与滑腻苔,弦涩脉患者γ-syn表达有统计学差异,有可能和其他指标一起对直肠癌的中医诊断治疗起参考作用。但是早期直肠癌的中医学常见证候及其分布与西医学肿瘤生物标记之间是否有其他的联系和分布规律,还需要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去证明。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γ-syn蛋白是直肠癌普遍存在表达的蛋白,可以作为直肠癌的生物标记。目前国内文献尚无γ-syn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报道。2.目前直肠癌患者(西医Dukes B、C期)多为气血瘀滞和湿热毒蕴型。气血瘀滞型患者的肿瘤病变部位距肛门口的平均距离显著大于湿热毒蕴型,推测术前分型为气血瘀滞型保肛手术的几率较大。3.没有发现中医虚症患者,结肠癌和直肠癌由于对机体影响不同,其中医诊治应该加以区分,以使中医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更加具体可行。4.薄腻苔,弦滑脉患者γ-syn表达呈梯度上升,滑腻苔和弦涩脉患者γ-syn表达以2+为主,有可能和其他指标一起对直肠癌的中医诊断治疗起参考作用。但是早期直肠癌的中医学指标和西医学肿瘤生物标记之间是否有其他的联系和分布规律,还需要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去证明。5.直肠癌组织中SNCG普遍存在甲基化的现象。提示直肠癌中SNCG表达的调控,可能与SNCG某些CpG位点是否甲基化有关,而并非是SNCG整个基因的低甲基化。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提出了一个研究思路,即是否可以通过研究西医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型证侯之间的关系,以及肿瘤的生物标记与中医证型证侯之间的关系,发现常见证候及其分布与现代科学技术指标之间的联系,使中医指标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标准量化,进而使中医诊治规范化。最终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揭示古老中医理论的秘密,同时用现代技术手段去延伸和丰富中医四诊的信息,有助于古老中医理论系统和临床诊治的补充和完善。 我们认为,对直肠癌中医学指标与西医学临床指标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对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中医理论,使中医指标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标准量化,指导中医临床治疗分析预后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了解直肠癌的常见证候及其分布与现代科学技术指标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古老中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直肠癌中医指标的量化和诊治的规范化。并对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对古老中医理论进行现代科学技术语言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分型 直肠癌 病因病机 Dukes分期 神经核蛋白γ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35.3
【目录】:
  • 摘要7-11
  • Abstract11-17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7-36
  • 一 文献对直肠癌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探讨17-25
  • 1.古代文献相关病名与直肠癌关系17-18
  • 2.病因病机18-21
  • 3.展望21-23
  • 参考文献23-25
  • 二 神经核蛋白—γ(γ-syn)与肿瘤25-33
  • 1.神经核蛋白γ(γ-syn)结构和正常分布25
  • 2.γ-syn表达异常与肿瘤关系25-26
  • 3.γ-syn调节异常和肿瘤关系26-27
  • 4.γ-syn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27-28
  • 5.γ-syn与细胞的侵袭性的关系28
  • 6.γ-syn过度表达对细胞存活的影响28
  • 7.Synucleins作为肿瘤生物学标志的展望28-29
  • 参考文献29-33
  • 三 总结33-36
  • 第二章 实验研究36-61
  • 一 神经核蛋白γ(γ-syn)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36-48
  • 1.引言36
  • 2.材料与方法36-40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36-39
  • 2.2.实验步骤:39
  • 2.3.数据处理与分析39-40
  • 3.结果40-42
  • 3.1.一般结果40
  • 3.2.γ-syn与直肠癌之间的关系40
  • 3.3.直肠癌患者中,性别及年龄与γ-syn之间的关系40-41
  • 3.4.直肠癌患者中,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转移情况与γ-syn之间的关系41
  • 3.5.直肠癌患者中,肿瘤部位及术前CEA与γ-syn之间的关系41-42
  • 4.讨论42-44
  • 5.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二 直肠癌组织中神经核蛋白γ基因(SNCG)甲基化的研究48-61
  • 1、引言48
  • 2、材料与方法48-52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48-49
  • 2.2 实验步骤49-51
  • 2.3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51-52
  • 3、实验结果52-54
  • 4、讨论54-57
  • 5、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1
  • 第三章 临床研究61-82
  • 一 直肠癌中西医指标相关性临床研究61-71
  • 1、引言61-62
  • 2、资料和方法62-63
  • 2.1.纳入标准62
  • 2.2.排除标准62
  • 2.3.诊断和分类标准62
  • 2.4.研究变量62
  • 2.5.观察方法62-63
  • 2.6.统计分析方法:63
  • 3、结果63-65
  • 3.1.临床资料63
  • 3.2.中医分型63
  • 3.3.中医分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63
  • 3.4.中医分型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63-64
  • 3.5.中医分型与体重指数的关系64-65
  • 4、讨论65-69
  • 结论69
  • 参考文献69-71
  • 二 直肠癌组织神经核蛋白γ表达与传统中医指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71-82
  • 1、引言71-72
  • 2、资料和方法72-73
  • 2.1.纳入标准72
  • 2.2.排除标准72
  • 2.3.诊断和分类标准72
  • 2.4.研究变量72
  • 2.5.观察方法72-73
  • 2.6.γ-syn检测方法73
  • 2.7.统计分析方法73
  • 3、结果73-75
  • 3.1.临床资料73
  • 3.2.性别与γ-syn表达之间的关系73-74
  • 3.3.中医症型与γ-syn表达的关系74
  • 3.4.体重指数与γ-syn表达的关系74
  • 3.5.舌苔与γ-syn表达之间的关系74-75
  • 3.6.脉象与γ-syn表达之间的关系75
  • 4、讨论75-80
  • 5、结论80
  • 参考文献80-82
  • 结论82-83
  • 展望83-85
  • 附录85-98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98-99
  • 致谢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健,方肇勤,唐辰龙,马骏,管冬元,陈德溯;2060例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3期

2 贾小强,邱辉忠,黄乃健,林国乐;大肠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3 苏冬,周冬枝,贾宗良,李龙,何群英,邹鹏,于晓原;结肠癌脾虚证p53,Bcl-2和Bax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4 吴继萍;李斯文;;结直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TSGF)相关性的研究[J];光明中医;2006年01期

5 魏文浩;直肠癌从毒论治[J];河北中医;2000年05期

6 赵玉刚;解毒法在结肠癌治疗中的运用[J];黑龙江中医药;1998年01期

7 蔡铁如,佘建文;孙光荣研究员内外兼治直肠癌经验简析[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年06期

8 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李真;浅谈直肠癌的毒邪机制[J];河南中医;1998年05期

10 郭蕾,王永炎,张志斌;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892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892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