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9:05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对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早期西医溶栓、抗凝、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辩证施治治疗。结果痊愈19例(63%),显著进步9例(30%),进步2例(7%),无变化0例。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可促进病人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中心卫生院;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中医学归于“中风”、“卒中”、“偏枯”范畴,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中医以活血化瘀、扶正补虚为主。西医则以溶栓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仝秀清;赵世刚;毛永军;;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的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余传庆;张梅;薛敏;宫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年03期

3 凌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4 经屏,张媚,张临洪,闻立斗;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预测[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2年01期

5 唐向阳;袁良津;顾尚恒;蒋鸣坤;;缺血性脑血管病TCD、CTA与DSA检查的对比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波;闫燕;李妍怡;;中医药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前瞻性分析[J];甘肃中医;2009年10期

2 邓荣悦;邢凤梅;王莉;赵焕英;;日常生活能力系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3 李俊兰;;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11期

4 蔡美华,赵振强;血栓前状态与复发性脑梗死的2级预防[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潘瑞华;;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3期

6 王桂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08年22期

7 胡艳其;钟维章;李晓峰;;55例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J];内科;2010年02期

8 周志明;;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抗血小板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12期

9 袁正平;;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8期

10 闫瑞云;周玮;;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雪亮;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俊哲;芎冰喷雾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海欣;脑卒中患者预后因素的探讨——7年随访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明霞;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志红;磷酸川芎嗪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崔国粹;脑卒中后遗症的社区康复疗效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云霞;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6 宋小磊;子宫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常锋;黄一宁;;2711例社区居民脑血管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1期

2 宋桂芹;王拥军;董可辉;姜卫剑;杜斌;陈启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9期

3 胥玉武;汤洪源;张玲;许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3期

4 田超;闫世鑫;崔世民;;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年03期

5 华扬;高山;吴钢;潘旭东;钱素云;;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及诊断标准指南[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年02期

6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06期

7 经屏;张临洪;徐武平;张新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04期

8 白志勇,李敬府,杨玉杰,贾建文,王金锐,张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1年05期

2 史孟泽;;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体会[J];山西中医;2005年S1期

3 张留根;张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76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刘香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9期

5 王艳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10期

6 谢志成;;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外伤后脑梗塞39例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章可谓;;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65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8 都仁斌;;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8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5期

9 聂忠苹;李继红;林亚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6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1期

10 李发祥;赵琦;;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立群;;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2例[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晴燕;;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和感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4 彭惠平;徐进康;吴坚芳;陆喜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及经验总结[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阎领全;李新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0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华宁;;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便秘4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朱增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8 刘莉;路小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并安定中毒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联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体会[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萧摩;刘晓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的思考——浅析烧伤发病机理及应对处置[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 王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N];大众卫生报;2006年

2 周颖;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冯 瑶;江苏省中医院成立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李爱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通讯员 冯广清;江苏医生更爱中西医结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黄金搭档[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郭赛珊 梁晓春 潘明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显著改善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胡速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遗尿症30例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9 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王振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获创新[N];科技日报;2009年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安全有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亮;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杨士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儕淇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六味地黄丸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朱晓光;D期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7 凌扬;刘沈林教授诊治胃肠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王毅侠;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邹富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沈晔华;中西医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马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3 刘寨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曹威巍;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田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郝艳会;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SARS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幸运;乳腺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张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李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宋Pr茂;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92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7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937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