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策略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02 10:00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策略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策略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是妇女常见病症之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现代医学在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方面发展迅速,但在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临床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由于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不良反应,并且具有多种禁忌症,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中医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方法多样、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欢迎。研究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策略
【分类号】:R711.75
【正文快照】: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又称“围绝经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是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是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珊;辨证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8年05期

2 夏桂成,陆启滨;更年Ⅰ号新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0例[J];中国医药学报;1995年04期

3 赫伟彦,姜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余庆;脾胃阴火与更年期综合征[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夏桂成;更年期综合征几个问题之我见[J];广西中医药;1990年04期

6 陆洪波,杨晓钊;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01年05期

7 闫燕;;自拟滋水平肝宁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9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3年01期

8 刘莉莉,高晔,边运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年04期

9 刘方土;针刺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6例[J];江西中医药;2002年03期

10 汪胤;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2例[J];江西中医药;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梅,廖伯年;吴克明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2 王娟;吴太凤;陆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5期

3 刘春丽;;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4 徐云霞;李伟莉;徐经凤;;徐氏安胎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5 姚世琪;;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1年07期

6 刘春丽;知柏地黄汤化裁治疗老年性阴道炎20例[J];安徽医药;2004年05期

7 李丽;;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进展[J];安徽医药;2008年01期

8 彭艳,郭莉媛;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蔡丽莺;宋小鸽;;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春丽;李伟莉;程红;沈玉莲;张红;;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0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鑫;范玉姣;陈波;葛彦杰;;更年期综合征的病理成因以及现阶段的治疗方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刘丽;谷娜;侯丽辉 ;吴效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大鼠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颜苹;;经阴道超声检测疤痕子宫肌层厚度诊断子宫先兆破裂[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马淑然;刘燕池;郭霞珍;韩贵消;;论中医五脏调控理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理论的差别[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王文君;俞瑾;王静;周光兴;;中药复方“更年春”对实验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6 李大金;;中西医结合骨免疫学[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范风云;杨佃会;韩晶;王金玲;单秋华;;耳穴贴压内生殖器单穴及相关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对比观察[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玲;孙艳明;;辨证治疗更年期失眠76例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克湘;蒋惠萍;陈海涛;向群;黄映飞;;温经逐瘀汤对原发性痛经PGF2a的影响[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克湘;蒋惠萍;黄映飞;伍娟娟;向群;;温经逐瘀汤对痛经(寒凝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影响[A];全国中医妇科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滨;坤宁安对围绝经期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曲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姜迎;情志因素对去卵巢大鼠脑神经递质、内分泌的影响及中药的干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陈妙霞;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瑞霞;基于表观遗传学探讨补肾中药改善IVF治疗结局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潘家怡;雷射针灸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悦;L-OHP及HIF-1α阻断对宫颈癌放疗增敏作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李瑞;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熊正爱;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羽;现代名家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的分析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龙驹;半百镇魂汤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春兰;二至更年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海丽;儿黄散治疗CIN临床观察及其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机制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郑玉蓉;从肾虚肝郁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春艳;单味葛根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梁晓林;中药复方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芦金男;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文献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乔怀丽;滋肾调肝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李芳芳;滋肾涵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锡永,吴飞,王悦,计秀生,李振来,张丽芬;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2 方肇勤,徐品初,张伯讷;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老龄大鼠血浆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2年05期

3 李洁明;田丰莲;詹新林;江雪芳;;影响妇女更年期心理症状相关因素调查及心理健康指导[J];广东医学;2006年05期

4 任光友,张贵林,李俊;更年灵对更年期综合征动物的药理作用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徐风英,任芬若,李杭生,孙利环;300例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6 王滨 ,刘宏艳 ,王红;更年乐对更年期综合征网络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2年10期

7 刘宏艳 ,王滨;电针对更年期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3年01期

8 贺丹军,吴玉琴,王美莲;围绝经期抑郁症抗抑郁药的疗效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9 曲洪芳;李国海;陈霁;林萍;包和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张舒雁,徐福,徐勇刚;电针治疗失眠症52例[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瑞华,王艳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陆洪波,杨晓钊;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01年05期

3 汪莉,李少银;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治新模式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3期

4 冯娟;肾肝心三脏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付国勤,柯翠平;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及防治浅谈[J];中国乡村医药;2005年08期

6 宛超,刘珊;评价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学简述[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7 申莉瑛,刘瑞珍,李幼东;围绝经期综合征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9期

8 陈晓燕,游华蓉;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J];四川医学;2005年01期

9 付国勤;余丽侠;;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年02期

10 苏忱;李骥;董培平;;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敏;李灿东;梁文娜;李红;;围绝经期综合征证素特点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文娜;林雪娟;李灿东;李红;王洋;;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邓高丕;袁烁;叶慧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剑萍;李芬;林永洁;盛秋;于学文;张欣文;;西安市高校教师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状况调查[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龚瑾;丁莎;;理气活血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7年

6 夏亦冬;胡国华;;补肾疏肝法合雌激素减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7年

7 陈颖异;;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的综合认识与诊疗[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8 杨敏;李灿东;梁文娜;李红;;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血脂等指标的相关研究[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杨鉴冰;;静心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梁文娜;李灿东;高碧珍;李红;杨敏;王洋;;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爱女性 关注围绝经期综合征[N];成都日报;2004年

2 王春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值得推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季楠;潮热偶尔缠身 别急着用激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顺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冯娟;从肾肝心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林吟,

本文编号:958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958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