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5:05
本文关键词: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摘要】:背景 中风病是目前临床上针灸和康复治疗最常见的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大约78%-88%的中风患者得以生存下来,而其中绝大多数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中风后所造成的功能障碍中,肢体肌肉痉挛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是阻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恢复、回归社会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 目的 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观察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6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针刺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针刺及康复训练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共治疗4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肌张力评分法(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S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法(MBI)评定治疗前后患侧痉挛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和传统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均能明显提高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积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组在改善肌痉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善程度优于传统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但根据治疗后的上肢Fugl-Meyer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下肢Fugl-Meyer积分比较,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治疗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痉挛状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在改善肢体运功功能方面,治疗组基本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4例,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8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恶化0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恶化0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针刺拮抗肌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痉挛,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中风病 痉挛性偏瘫 针刺 拮抗肌 康复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4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21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12-13
- 1.1 病名源流12
- 1.2 病因病机12-13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13-16
- 2.1 痉挛状态的神经生理病理基础13-14
- 2.2 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14-15
- 2.3 偏瘫恢复过程15-16
- 3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西医治疗16
- 3.1 康复训练16
- 3.2 物理疗法16
- 3.3 药物应用16
- 3.4 手术治疗16
- 4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16-19
- 4.1 针灸治疗16-19
- 4.2 中药治疗19
- 5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针灸结合康复治疗19-20
- 6 总结及展望20-21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1-33
- 1 研究对象21-25
- 1.1 诊断标准21-22
- 1.2 纳入标准22-23
- 1.3 排除标准23
- 1.4 脱落及中止标准23
- 1.5 病例来源及基线分析23-25
- 2 研究方法25-28
- 2.1 分组方法25
- 2.2 治疗方法25-26
- 2.3 治疗时间及疗程26
- 2.4 基础药物治疗26
- 2.5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6-27
- 2.6 疗效判定27
- 2.7 疗效评定标准27
- 2.8 主要观察指标27-28
- 2.9 统计分析方法28
- 3 研究结果28-33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状态比较28-29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比较29-31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31-32
- 3.4 不良反应分析32-33
- 第三部分 讨论33-38
- 1 针刺拮杭肌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机理及取穴选择33-34
- 1.1 针刺拮抗肌的机理33
- 1.2 针刺拮抗肌的取穴选择33-34
- 2 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机理及方法选择34-35
- 2.1 康复训练的机理34
- 2.2 康复训练的方法选择34-35
- 3 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35-36
- 4 疗效分析36
- 5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思路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萍;谢明;李慧;贺年花;武衡;封蔚彬;;音乐干预结合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7期
2 吴强,陈立典,苏彩平;针刺配合促通技术改善偏瘫下肢功能[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廖华薇;;美多巴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年05期
4 褚瑰翔;易小琴;;电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8期
5 章薇,刘智,刘伍立,赵艳玲,李金香;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6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09期
6 韩虹虹,杨军,郭青;针刺治疗改善中风偏瘫肢体肌力的短期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樊玲;薛斌;赵菁菁;;针刺拮抗肌群穴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17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8年02期
8 谭爱玲;吕端;;养阴柔肝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8期
9 黄孝悦;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作用[J];辽宁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10 杨标;曲建平;;中药内服外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998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99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