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MACC1和c-Me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09 15:17

  本文关键词:MACC1和c-Me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c-Met蛋白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是Stein等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而发现的新基因,通过在转录水平调节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c-Met)的表达进而调控HGF/c-Met信号通路,在诱导组织恶变、增强肿瘤侵袭性、促进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预测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目前关于MACC1和c-Met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结论尚不统一,部分研究者认为MACC1、c-Met蛋白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能力和侵袭性有较大影响,与患者预后相关,另一些学者却持不同观点。本文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乳腺正常组织、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 with micro-invasive,DCIS-Mi)以及浸润性导管癌(invasion ductal carcinoma,IDC)中MACC1、c-Met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在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在IDC中MACC1、c-Met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为MACC1、c-Met在乳腺癌中的研究提供更多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4.1至2015.5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的住院患者共217例(IDC组132例,DCIS-Mi组36例,DCIS组29例,乳腺正常组织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ACC1和c-Met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在IDC中MACC1、c-Met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ACC1在乳腺正常组织、DCIS、DCIS-Mi、ID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4.5%、61.1%、63.6%,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其中MACC1阳性率在DCIS组、DCIS-Mi组、IDC组高于正常组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CIS-Mi、IDC组高于DCI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DCIS-Mi与IDC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c-Met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DCIS、DCIS-Mi、ID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7.6%、58.3%、64.1%,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4)。其中c-Met阳性率在DCIS组、DCIS-Mi组以及IDC组中高于正常组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CIS-Mi、IDC组高于DCI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DCIS-Mi与IDC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MACC1的表达与IDC患者的肿瘤大小(P=0.004)、淋巴结转移(P=0.019)、远处转移(P=0.031)、p TNM分期(P=0.006)、WHO分级(P=0.008)、脉管瘤栓(P=0.021)、复发风险(P=0.000)及ER(P=0.029)、HER-2表达(P=0.013)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PR、Ki-67及分子分型无关(P0.05)。4、c-Met的表达与IDC患者淋巴结转移(P=0.012)、远处转移(P=0.004)、p TNM分期(P=0.007)、WHO分级(P=0.007)及脉管瘤栓(P=0.024)、复发风险(P=0.001)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HER-2、Ki-67及分子分型无关(P0.05)。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在IDC中,MACC1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19,P=0.015)。结论:1.在乳腺正常组织、DCIS、DCIS-Mi、IDC中MACC1和c-Met蛋白阳性率逐渐上升,DCIS-Mi、IDC组显著高于DCIS组,而DCIS-Mi和IDC间无明显差异,表明乳腺癌中二者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能力相关,可能是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2、在IDC中,p TNM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瘤栓及高WHO分级、高复发风险组MACC1、c-Met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由此推断MACC1及c-Met蛋白可能参与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3、在IDC中,MACC1和c-Met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乳腺癌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c-Met蛋白 免疫组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英文摘要6-10
  • 前言10-14
  • 材料与方法14-19
  • 结果19-30
  • 讨论30-38
  • 结论38-39
  • 附图39-42
  • 参考文献42-50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50-51
  • 致谢51-52
  • MACC1促进人类肿瘤进展与转移的研究(综述)52-70
  • 参考文献62-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啸原;用“印度阅兵”形容乳腺癌合适吗?[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张维彬,汪波,石灵春;中医药在现代乳腺癌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1期

4 薛志勇;食物与乳腺癌[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4期

5 王旬果,王建军,郑国华;乳腺癌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2年33期

6 陆尚闻;;男人也患乳腺癌[J];环境;2003年12期

7 ;新技术清晰拍摄早期乳腺癌细胞[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8 田富国;郭向阳;张华一;;乳腺癌诊治研究新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S1期

9 马涛,谷俊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郭庆良,谷俊朝;乳腺癌和瘦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永利;;抗乳腺癌免疫治疗融合蛋白[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郭红飞;;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策略[A];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庞朋沙;伍会健;;乳腺癌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劲松;邵志敏;吴炅;韩企夏;沈镇宙;;新型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爱国;胡冰;;乳腺癌临床治疗进展[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清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新进展[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邵志敏;;21世纪乳腺癌治疗的展望[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9 陈松旺;张明;;乳腺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A];西部地区肿瘤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白霞;傅建新;丁凯阳;王兆钺;阮长耿;;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血检有望揭示乳腺癌治疗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记者 郑晓春;乳腺癌细胞扩散基因被找到[N];科技日报;2007年

3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宋三泰;乳腺癌有了新疗法[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王艳红;抑制DNA修补可消灭乳腺癌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詹建;乳腺癌饮食 两个时期不一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辛君;乳腺癌扩散基因“浮出水面”[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记者 毛黎;美发现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王丽霞;乳腺癌治疗将有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1年

9 王乐 沈基飞;我科学家发现导致乳腺癌耐药的新标志物[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刘霞;一种天然分子能阻止乳腺癌恶化[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红燕;疾病状态下CYP4Z1和4A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药物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凯;ID(inhibitor of DNA binding)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细胞的分化并影响乳腺癌的预后[D];复旦大学;2014年

3 江一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基因变异检测及其功能论证[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邵;酪氨酸去磷酸化增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治疗中靶向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姚若斯;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侯培锋;α-酮戊二酸二甲酯(DM-2KG)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发高致瘤性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丽丽;分泌蛋白SHON调控乳腺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丽艳;PI3K抑制剂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协同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朴俊杰;乳腺癌差异基因筛选及PAIP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10 汪[?如;染色体6q25.1区域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英;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D];郑州大学;2011年

2 单系金;Mfn2磷酸化修饰对其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重要性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徐晶;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iR-210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李丽;Mfn2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杨洋;醌氧化还原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张秀娟;免疫组化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对比研究及17号染色多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7 韩晶;纳米脂质体多西他赛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降低骨髓毒性的机制[D];安徽大学;2015年

8 钟显峰;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9 张硕稳;MTDH、IκB、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谢少利;RNAi阻低UBE3A后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00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00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