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晚期NSCLC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id1因子浓度变化及联合全身化疗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1:09

  本文关键词:晚期NSCLC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id1因子浓度变化及联合全身化疗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NSCLC 微波消融 分化抑制因子1 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治疗晚期NSCLC前后血清分化抑制因子1(idl蛋白)浓度的变化、探讨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健康人体血清为空白对照组。21例患者为试验组,19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第1周期化疗第8-12天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后继续行化疗,共4-6周期。对照组患者单纯行4-6周期化疗。根据患者病理分型,鳞癌患者给予GP方案(Gem 1.0 g/m2 ivdrip d1,8; DDP 25 mg/m2 ivdrip d1-3,21天1周期),非鳞癌患者给予PC方案(Pem 0.5 g/m2 ivdrip d1; DDP 25 mg/m2 d1-3; 21天1周期)。每2周期化疗后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病情进展者换用多西他赛单药(Doc 75 mg/m2 ivdrip d1,21天1周期)治疗,临床获益者继续原化疗方案。化疗开始前1天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抽取外周血,离心取得血清并保存;试验组微波消融后第7天再次收集外周血,离心取血清并保存,对照组于第2周期化疗开始前1天取外周血,离心取血清并保存;两组患者完成4-6周期化疗后取外周血并离心取得血清保存。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dl蛋白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经检测,晚期NSCLC患者血清中idl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治疗后第7天血清id1蛋白浓度高于微波消融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周期化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血清idl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开始化疗前血清idl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 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未达到完全缓解(CR),观察组8例获得部分缓解(PR),10例患者病情稳定(SD),3例患者出现进展(PD),有效率(RR)为38.1%(8/21),疾病控制率(DCR)为85.7%(18/21),对照组5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6例患者获得稳定(SD),8例患者出现进展(PD),有效率(RR)为26.3%(5/19),疾病控制率(DCR)57.8%(11/19)。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RR)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63,P=0.630.05)。疾病控制率(DC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7,P=0.049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1月、4.9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7.6%、31.6%(P0.05)。结论 1.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效率高、安全性好及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dl因子浓度高于健康人体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微波消融后血清idl因子浓度高于微波消融治疗前,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dl因子的浓度。微波消融联合化疗4-6周期后血清id1因子水平下降,低于开始治疗前。4.微波消融联合化疗相比单纯化疗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NSCLC 微波消融 分化抑制因子1 化疗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4.2
【目录】:
  • 研究生导师和课题指导小组介绍4-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主要符号表11-12
  • 第一章 前言12-15
  • 第二章 实验材料15-16
  • 第三章 病例与方法16-20
  • 第四章 结果20-23
  • 第五章 讨论23-34
  • 第六章 结论34-35
  • 创新与不足35-36
  • 参考文献36-42
  • 附录42-43
  • 综述43-48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平;叶欣;;微波消融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胡向东;何文;邬冬芳;刘会昭;项东英;宁彬;;微波消融家猫脑组织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6期

3 李欣;张宏;盛林;迟宝琦;鲁通;韩治宇;董宝玮;;植入式微波消融离体猪肺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1期

4 杨立生;赵航;;80C51F005微控制器在新型微波消融治疗仪上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5 王强;刘瑞宝;张立成;;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0年01期

6 高飞;顾仰葵;黄金华;罗荣光;李常仑;;微波消融毁损活体猪脾的实验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年11期

7 柯晋;尹庆水;张余;张涛;徐亮;;离体骨的置入式微波消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1期

8 覃美玉;;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9 胡罗文;王冀;魏庆庆;严宇鹏;马瑞;孙颖颖;李莉;李鸥;;体外肝组织微波消融范围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8期

10 郭利军;段小民;张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波;李亚林;原风同;田家卫;王振;;多针微波消融组合消融区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2 南群;卢玉林;刘有军;;双天线组合扩大微波消融热场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季正标;李超伦;张晖;袁海霞;王文平;;灰阶超声即时评价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范围的可行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盛林;翟伟明;卜云芸;;超声引导下计算机辅助微波消融肝癌的临床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梁萍;王e,

本文编号:102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02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