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 锯齿状病变 检出率 增生性息肉 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 高危腺瘤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R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自1975年Muto提出了经典的"腺瘤-腺癌"途径,腺瘤曾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恶变潜能的息肉类型。现如今伴随内镜技术的发展、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及病理学诊断标准的改变,锯齿状病变在CRC发病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同于经典途径,锯齿状病变是通过锯齿状途径发展为CRC,其发生过程主要涉及CpG岛甲基化、微卫星不稳定性、BRAF及KRAS基因突变等分子机制。锯齿状病变是一组隐窝上皮存在锯齿状形态结构,具有异质性的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HP)、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和传统锯齿状腺瘤(TSA)。相比于HP,TSA和SSA/P更具有向恶性转化的细胞学特性,尤其是SSA/P。许多学者认为当前CRC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与内镜下对SSA/P的认识不足有关,因此,早期识别SSA/P并及时完全切除对预防CRC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对锯齿状病变报道相对较少,特别在临床实践中对SSA/P的识别缺乏经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锯齿状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并对不同亚型的内镜特点进行比较,同时探究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中锯齿状病变及SSA/P检出率的变化和不同亚型与高危腺瘤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相关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并确诊为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行χ2检验对HP患者和SSA/P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锯齿状病变不同亚型的内镜特点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伴与未伴有高危腺瘤的锯齿状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锯齿状病变检出率为3.2%(232/7332),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3.7%vs.2.4%,P=0.002),不同年龄组检出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5%vs.3.9%vs.4.1%vs.2.8%,P=0.005)。SSA/P检出率为1.1%(77/7332),不同年龄组检出率之间存在差异(0.8%vs.1.3%vs.1.7%vs.0.8%,P=0.038),而男女性检出率间无统计学差异(1.2%vs.0.9%,P=0.243)。2.232例锯齿状病变患者中,HP患者154例,SSA/P患者77例,TSA患者1例。HP与SSA/P患者在年龄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640;P=0.433)。3.共检出251枚锯齿状病变,HP、SSA/P和TSA分别为165枚(65.7%)、85枚(33.9%)和1枚(0.4%)。HP和SSA/P在息肉分布部位、大小及形态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85枚SSA/P中,伴和不伴细胞异型增生型分别为66枚(77.6%)和19枚(22.4%)。两者在息肉形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在息肉部位及大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211)。4.232例锯齿状病变患者,伴有高危腺瘤的5例,平均年龄(64.8±11.03)岁,未伴有高危腺瘤的227例,平均年龄(52.11±12.58)岁。锯齿状病变患者中高危腺瘤与直径≥10mm的SSA/P之间有相关性(P=0.019),与直径≥10mm的HP(P=1.000)及位于近端的SSA/P和HP之间均无相关性(P=0.215;P=1.000)。结论1.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临床相对少见,检出率偏低。2.锯齿状病变的分布由高比例的HP、SSA/P和低比例的TSA构成。HP和SSA/P有其自身的内镜特点,结合息肉部位、大小及形态有助于区分。而SSA/P不同病理分型的内镜特点,仍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3.直径≥10mm的SSA/P患者,更易同时伴有高危腺瘤。若在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考虑到SSA/P及高危腺瘤的高恶变潜能,应尽可能完全切除病灶,密切随访,及时安排复查。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linical ,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serrated lesions , the clinical ,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ith serrated le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HP , TSA and SSA / P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the saw - tooth lesions was 3.2 % ( 232 / 7332 ) , and the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s ( 3.7 % vs . 2.4 % , P = 0.002 ) .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 P = 0 . 01 , P = 0 . 1 . 3 % vs . 1.7 % vs . 0.8 % , P = 0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祥山;周晓军;;结直肠锯齿状病变[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2 周智勇;韩英;;大肠锯齿状病变的分子改变[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年05期
3 刘思德,姜泊,智发朝,陈村龙,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大肠锯齿状腺瘤7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陈颖;黄玮;吴云林;;大肠锯齿状腺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5 郭P;张丽华;;大肠锯齿状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6 张谦;栗兰芳;贾会兵;高淑娟;;大肠锯齿状腺瘤肠镜表现与病理形态对比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何康;薛林;张莉;;结直肠锯齿状病变92例临床病理观察及分类[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0期
8 王琳;王鲁平;;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临床病理学诊断进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9 徐升;王鲁平;;结直肠锯齿状腺癌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叶飞,来茂德;结直肠锯齿状息肉及其分子生物学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逵;;大肠锯齿状息肉[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王鲁平;陈健;宁浩勇;张新忠;程娟;李琳;王斌;代小娟;朱红艳;苗金红;王琳;丁华野;;北方五所医院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及恶性潜能的病理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斌;王鲁平;李琳;;RARα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多赏;;锯齿状缝扎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时创缘止血的应用[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管清友;长端利率将锯齿状下行[N];中国证券报;2014年
2 沈波峰;浅谈印刷纸张的鉴定[N];中国包装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智勇;散发性结直肠癌传统型锯齿状发生通路的部分临床特征及分子改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珊妍;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2 王斌;北京、河北五所医院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及7种与增殖和分化有关的抗体在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杨夏彤;WNT信号通路在大肠锯齿状癌变途径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琳;1.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RUNX3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的观察研究;2.结直肠纤维绒毛锯齿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方园;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Wif-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刘海燕;EphB/EphrinB在锯齿状息肉癌变途径中的作用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2年
7 贾兴芳;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癌变机制初步研究[D];滨州医学院;2009年
8 张玉萍;1、结直肠锯齿状病变RUNX3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意义2、结直肠SSA/P和TSA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许春伟;CDX2、MGMT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观察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9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1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