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阳性率研究及多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2 00:55

  本文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感染 胆汁微生物培养 高危因素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的阳性率,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构成,继发胆道感染的发病率,筛选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MOJ患者的抗菌素使用策略。方法:挑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一科收治的156例MOJ并无胆道感染症状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66例,年龄35岁-74岁,中位年龄61岁。血清总胆红素(TBIL)平均值(328.4±98.7)umol/L,黄疸病史7-25天。所有病例均经过病史、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胆管癌92例,肝癌26例,壶腹及胰头癌38例。术中(手术切除、胆道肠道吻合、PTCD,ERCP患者不纳入本组)分别取出5ml胆汁送检。所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等检查。收集患者性别、年龄(㩳60岁、≥60岁)、黄疸时间(㩳2周、≥2周)、肿瘤梗阻部位(高位梗阻、低位梗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㩳300umol、≥300umol)、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㩳370umol、≥370umol)、Child-Pugh评分(㩳11分、≥11分)、胆汁细菌培养结果等作为研究参数。应用SPSS for Windows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定义P㩳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6例患者中胆汁培养阳性61例,占全组的39.1%,共培养出微生物62株,同一患者标本培养出多株微生物的为2例。在所培养出的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2.6%),革兰氏阳性菌占(24.2%)。真菌(3.2%)。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共34例,占全组患者的21.8%。在培养出的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式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耐药性结果显示,我中心此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较为敏感;而革兰式阳性球菌主要有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此类菌多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较为敏感。对研究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设定p㩳0.05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与胆道感染相关的因素有年龄≥60岁(X2=6.609,p=0.010)、低位梗阻(X2=6.511、p=0.011)、Child评分(X2=4.078、p=0.043)、胆汁细菌培养阳性(X2=18.099、p0.001)是患者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高危因素。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肝脏Child评分≥11、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是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阳性率为39.1%。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发病率为21.8%。而主要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我中心此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较为敏感;而革兰式阳性球菌主要有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此类菌多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较为敏感。年龄、低位梗阻、Child≥11评分、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是患者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高危因素。而肝脏Child≥11评分、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是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此类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完善的针对患者术后继发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办法。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positive rate of bile bacteria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 the incidence of secondary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 and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antibiotic use for patients with MOJ . The positive rate of Gram - negative bacteria was ( 72.6 % ) , Gram - positive bacteria ( 24.2 % ) , Gram - positive bacteria ( 24.2 % ) , Gram - negative bacilli ( X2 = 6.511 , p = 0 . 011 ) , Child score ( X2 = 4.078 , p = 0.043 )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承宏,史留斌,彭淑牖;恶性梗阻性黄疸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年08期

2 龙宏纲,张辉,邝伟明,关家龙;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3 杨冬艳,王辉,伊莲花,周金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年02期

4 俞进友,杨钧,薛如琴,管萍,夏曙祥,赵明宏,颜庭华,周雪娥,王静;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综合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年05期

5 刘志海;恶性梗阻性黄疸25例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5年04期

6 史海安;;努力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治水平[J];腹部外科;2007年03期

7 闫绍宏;;恶性梗阻性黄疸149例诊治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年02期

8 谢清贵;郭仪;杜音林;罗剑平;曹晓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体会(附43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9 李胜元;周龙兴;王蕾;唐鑫;高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7例疗效分析[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常杰;范和平;;恶性梗阻性黄疸21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钦义;陈凤云;;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黄勇慧;杨建勇;陈伟;庄文权;余深平;;三种介入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邹英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A];第三届全国肿瘤介入大会暨肿瘤介入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唐延卫;陈新建;吴升斌;;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邹英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6 严茂军;惠广学;;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体会[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何玉;张孟增;;介入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冯文明;唐成武;鲍鹰;陶玉龙;;结构脂肪乳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中的应用[A];2012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晓阳;李天晓;王振豫;曹会存;曹广劭;刘健;王玉丹;刘建文;;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综合介入治疗[A];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0 严茂军;孙庆旭;;老年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体会[A];山东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秦嗣萃 姜微;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秦嗣萃 姜微;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取得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淑芳;艾迪联合碘-125粒子胆道腔内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丹;恶性梗阻性黄疸不同姑息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唐雪婵;MUC2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表达改变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康付平;胆肠架桥内引流与胆肠Roux-en-Y吻合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相关指标对比[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明武;经皮肝穿金属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袁兴领;PTBD联合体外辅助胆汁入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7 李学峰;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阳性率研究及多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玉松;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对手术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马瑞珩;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研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赵洪伟;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3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23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