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环境响应性纳米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04:27

  本文选题:囊泡 切入点:胶束 出处:《苏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环境响应性纳米载体,也称为智能化纳米载体,可在肿瘤微环境、细胞内环境或外源刺激下释放药物或增强成像信号,非常适合用于肿瘤治疗与成像。智能化的纳米载体所构建的纳米诊疗体系集多模式成像与协同治疗功能于一身,不仅实现了诊疗一体化和联合治疗的目的,而且由于其具备定时定点释放药物的功能,能够显著增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设计研究用于肿瘤精确探测和高效靶向治疗的新型功能化纳米载体。基于智能化纳米载体构建的诊疗一体化系统有望解决目前临床上面临的肿瘤成像灵敏度低、信号差、治疗模式单一、疗效不明显等问题。如何构建具有双重或者多重响应性的肿瘤靶向性诊疗一体化纳米载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环境刺激主要包括pH、氧化还原性、酶、温度、超声、光和射线等。环境响应性纳米粒能够灵敏、快速地响应靶部位特定生化环境或外源信号的刺激,在靶部位快速地释放化疗药物。本文围绕环境响应性高分子的设计与应用,构建了共载有机类碳菁类荧光探针分子吲哚菁绿(ICG)和化疗药物阿霉素(DOX)的响应性诊疗纳米粒,以ICG的荧光成像作为诊断指标,以ICG的光热治疗(PTT)协同DOX的化疗作为治疗基础,旨在探讨环境响应性纳米诊疗体系在体内外所呈现的相关响应性特征和生物应用的优势,最终实现对肿瘤的精确诊断和高效治疗。第一章:简要介绍纳米诊疗体系和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运用于肿瘤靶向给药的环境响应性纳米粒进行综述,以此为背景揭示本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第二章:以含半缩醛和二硫键的功能化星型高分子PEG45-PCL60-PNIPAM33作为载体,通过自组装包载ICG和DOX,形成具有pH和还原双重响应性的囊泡。囊泡的平均粒径为158 nm,粒径分布呈现单分散的特征,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囊泡在pH 5.0或还原性的环境下可以快速释放药物,具有明显的pH/还原双重响应效果。囊泡的结构有助于ICG局部浓度的提高,促使其光热转换效率大幅提升,进而实现增强的光热效应,可有效提升肿瘤热疗的效果。细胞研究发现,囊泡能够更多地被肿瘤细胞所摄取,并且在光照条件下具有增强的亚细胞转运能力。进入体内后,囊泡有一定的长循环效果,靶向性较好,能有效蓄积在肿瘤部位。因此,载ICG和DOX囊泡可实现超高对比度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和增强的热-化疗协同抗肿瘤效果。第三章:以含有单硒的有机高分子PEG-PUSe-PEG为载体,ICG和DOX为模型药物,利用溶剂透析法自组装,制备得到具有超快光响应性的纳米胶束体系(Se-NPs)。Se-NPs的平均粒径为109 nm,纳米粒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在体外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升温效果明显。在近红外光照射下,Se-NPs能够产生大量的单线态氧,使胶束迅速发生解离,促进DOX在细胞内快速释放。光照下,单线态氧同时具有破坏溶酶体膜作用,可有效促进胶束的亚细胞转运,有利于DOX从溶酶体进入到细胞核而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在肿瘤细胞内,DOX释放量的增加和亚细胞转运促使Se-NPs具有增强的细胞毒性。在动物体内,胶束靶向性较好,DOX在肿瘤部位蓄积量增多,可实现更好的抗肿瘤作用。这种光响应性的胶束在热化疗协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光照诱导药物的快速释放与转运,进一步提升了靶向快速给药的作用,最终实现肿瘤的消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R7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涛;胡小波;刘新星;童真;;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力学行为与刺激响应性[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05期

2 吕少一;邵自强;张振玲;王飞俊;王文俊;;新型刺激响应性纤维素基含能凝胶的流变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陈朝霞;张玉红;刘航;艾书伦;何培新;;环境响应性微球研究进展[J];粘接;2013年01期

4 马永翠;唐刚;闵晓燕;李杰;杨耀宗;毕韵梅;;温度响应性树枝化聚合物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3年04期

5 范会强,廖列文,涂星,管海凤;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化工;2003年06期

6 胡亚薇;王小涛;李振华;龚兴厚;叶晓铁;杜飞鹏;刘最芳;;基于控制释放的光响应性聚合物微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4年17期

7 闫强;赵越;;二氧化碳响应性聚合物及其应用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02期

8 汤飞;钟凯;郑新威;;刺激响应性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6期

9 周希蕊;陈龙;罗施中;;环境响应性多肽自组装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08期

10 崔莹莹;;用于药物载体的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及微凝胶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彦彦;刘利彬;乔从德;李天铎;;N-取代不同烷基聚氨酯膜的刺激响应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2 葛瑞;罗施中;;环境响应性高分子-多肽接合物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刘世勇;;响应性聚合物组装体的构筑与功能拓展[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大会邀请报告[C];2013年

4 李闯;杨忠强;刘冬生;;多重响应性、力学强度可调的Polypeptide-DNA水凝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5 王力彦;赵趱;殷亮;袁港;;两个温度响应性均聚物的层层组装和多层膜的低温溶解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黄娟;薛亚楠;张寒;温凯凯;罗晓刚;蔡宁;喻发全;;还原响应性海藻酸钠/四氧化三铁载药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7 余雷晓;关悦;刘洋;陈思,

本文编号:1559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559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