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在血液肿瘤患儿感染中诊断作用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感染 + 降钙素原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感染是血液肿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临床问题。儿童血液系统肿瘤化疗期免疫力低下,尤其在粒缺时易发生各种感染,且表现多不典型。寻找正确、快速、量化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感染的早期诊断并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感染相关性炎症指标。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采用流式细胞仪微球阵列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细胞因子在鉴别革兰氏阴性菌(G-菌)和革兰氏阳性菌(G+菌)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细胞因子与降钙素原在血液肿瘤患者感染中作用的比较国内外尚未进行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大样本比较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在血液肿瘤患儿感染中诊断作用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本院血液肿瘤科血液肿瘤病例共3023例次,共来自992例患儿。依据国际"STARD 2015"诊断研究标准流程,我院血液肿瘤科专家作出疾病最终诊断,病人被分成5组:(1)血培养阳性脓毒症组:基于急性系统性炎症症状及微生物血培养阳性确诊;(2)临床诊断脓毒症组:基于临床症状而微生物血培养阴性;(3)非脓毒症普通感染组:基于临床感染证据和/或影像学征象;(4)病毒感染(EBV、CMV感染等)组;(5)系统性真菌感染组。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为严重感染和轻症感染两组。严重感染组包括脓毒性休克、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病例。采用CBA技术快速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常规进行血PCT、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范围)表示。两组间连续性变量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及以上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细胞因子和PCT预测病情准确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细胞因子与PCT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分析法。影响脓毒性休克病例结果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液肿瘤感染发热患儿病例特征2819例次(共来自828例病人)感染发热患儿依据病原学、影像学、感染部位等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室确诊脓毒症320例次,临床诊断脓毒症1155例次,普通感染1324例次,病毒感染16例次,系统性真菌感染4例次。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为严重感染165例次,轻症感染2654例次。对照组为血液科同期收住无发热无感染普通血液肿瘤科患儿检测细胞因子204例次。2.不同感染类型疾病细胞因子与PCT水平比较血培养阳性脓毒症组IL-6、IL-10比对照组不同程度升高,且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普通感染组;血培养阳性脓毒症组血清PCT及CRP均明显升高。依据粒细胞计数分组除PCT外,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FN-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临床诊断脓毒症依据感染部位分组仅IL-6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示在G-菌感染组中IL-6、IL-10和PCT的AUC分别为0.686,0.747和0.657。当IL-6、IL-10和PCT的cut-off值分别设为302.3pg/mL、69.5pg/mL和0.48ng/mL时,G-菌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3.5%和76.8%,53.5%和80.8%,53.5%和72.0%。在严重感染组中IL-6、IL-10和PCT的AUC分别为0.875,0.839和0.726(P值均0.001)。3.细胞因子谱与PC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脓毒症中诊断作用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热抽血前激素使用情况明显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激素应用,后者脓毒性休克发生率7.7%,较前者脓毒性休克发生率11.7%低(P值均0.05)。ALL合并脓毒症组IL-10和TNF-α中位值均高于AML合并脓毒症组,PCT在两组中未见显著性差异。ALL和AML血流感染G+IL-10和TNF-α中位值及超过正常值高限有统计学差异;ALL和AML血流感染G-菌IL-10和TNF-α中位值及超过正常值高限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4.细胞因子谱与PCT在脓毒性休克疾病中作用比较脓毒性休克死亡病例组及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组细胞因子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而PCT水平在死亡与存活组中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在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组PCT水平明显升高。脓毒性休克病人中IL-6与PCT、IL-10与PCT、IL-6与IL-10、IL-6与TNF-α、IL-10与TNF-α呈正相关。当IL-6、IL-10和PCT的cutoff值分别设435.9pg/mL,50.0pg/mL,1.0ng/mL时各指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6.6%和89.7%,54.5%和89.9%,42%和89.7%。脓毒性休克病人中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示IL-6、IL-10(OR 1.000 vs.0.999,P值0.025 vs.0.015)水平与死亡正相关;PCT水平与死亡无显著相关(P=0.665)。结论1.血液肿瘤粒缺合并脓毒症(实验室确诊)患儿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IL-6和IL-10鉴别G-菌感染特异性高于PCT,预测严重感染疾病敏感性高于PCT。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激素应用)粒缺合并脓毒症时IL-10和TNF-α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激素应用较少或无)粒缺合并脓毒症组,PCT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脓毒症中无明显升高。提示糖皮质激素应用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能导致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升高,ALL发生感染时更应注意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3.脓毒性休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组IL-6、IL-10和PCT三者水平均升高。脓毒性休克死亡患儿IL-6和IL-10水平较存活病例组明显升高,而PCT水平在死亡与存活组中未见明显变化,提示IL-6和IL-10在脓毒性休克死亡预测能力高于PCT。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ytokines and calcitonin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blood tumor . The levels of IL - 6 , IL - 10 and P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晓丹;刘启发;;细胞因子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3期
2 李晓红;盛光耀;;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测定价值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5期
3 曹雪涛;第二届国际细胞因子会议评介[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0年03期
4 曹雪涛,叶天星,杜平;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基础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年05期
5 曹雪涛,叶天星,杜平;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年05期
6 史久华;细胞因子与疾病[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3年05期
7 刘卫京,吕秋军;细胞因子小分子模拟物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0年11期
8 孟宪钧;外科感染和细胞因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12期
9 ;《细胞因子研究方法学》工具书出版[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赵武述;细胞因子研究的临床意义及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国;陈波;肖亮;张颢;展昭民;张伯龙;马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凤蕴;吕雪莹;于伟玲;王丽群;王琳;李殿俊;;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6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遂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疗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占国;袁小彭;罗宇维;何懿;孙尔维;;通过细胞因子谱评估免疫抑制剂对人免疫状态的作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仇逸;口服细胞因子治疗肿瘤将获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通讯员 何育萍 记者 王玉华;我省细胞因子研究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1年
3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张鲁勤;白介素18等细胞因子在非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N];徐州日报;2005年
4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伟 王华 吴成义 李常玉;细胞因子是柄双刃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志军;向一个个“第一”冲击[N];解放军报;2002年
6 王振坤;人体的血液防线之一[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独辟蹊径 追根溯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9 王苏平;探究中医证本质[N];健康报;2004年
10 清华;世界多肽药物的研发概况[N];中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军;白细胞介素-2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王婧瑶;卵巢癌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徐金成;环意大利公路自行车赛中能量代谢与肌损伤及细胞因子相关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关连越;胰蛋白酶抑制剂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机制和影响肝移植物存活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佳;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董海平;结核患者血浆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表型及结核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夏添;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在血液肿瘤患儿感染中诊断作用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杨彬珧;血浆细胞因子与心率变异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石一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炎前细胞因子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10 牛忠英;三种细胞因子对牙周膜纤维细胞功能和基因调节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树玉;复方补筋片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浆中性激素与细胞因子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高雁怩;ALV-J感染后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促进IL-6产生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陈姣;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负调控分子PD-1和CTLA-4表达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黄琼;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效应的体内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于炳旗;恶性肿瘤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牛小慧;双氢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荷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孙聪聪;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突变及IL-6、TNF-α、IL-32、IL-37的定量测定及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少慧;乳酸杆菌对细胞因子及TLR-NF-κB途径的调节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董杰;多肽及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李健;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6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7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