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曲妥珠单抗联合唑来膦酸促进Vγ9Vδ2T细胞免疫治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3 16:14

  本文选题:Vγ9Vδ2T细胞 + 骨肉瘤 ; 参考:《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采用手术、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后,疗效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有30%-50%的局部骨肉瘤终将复发;对于复发性和转移性骨肉瘤,目前尚无有效方法,疗效极差。尽管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已可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60%一80%,但近30年来患者的生存率始终没有进一步的提高。骨肉瘤的治疗现状促使科学家们探索新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骨肉瘤的治愈率。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免疫治疗作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第四大治疗模式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被视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道曙光。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Vγ9Vδ2T细胞联合唑来膦酸在体内体外都可以有效杀伤骨肉瘤细胞,并详细研究了可能涉及的途径和机制。因而我们考虑将Vγ9Vδ2T细胞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效应细胞,探索骨肉瘤免疫治疗的新路径。本次研究主要分三部分:一、我们检测分析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ZOL和IL-2刺激下,Vγ9Vδ2T细胞扩增表型的变化。我们发现,体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经历了“量”和“质”的改变。在体外扩增的前期,Vγ9Vδ2T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数量和比例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并在12天至18天达到峰值。此时的Vγ9Vδ2T细胞杀伤活性最强而细胞数量十分充足,细胞表型为效应细胞表型,适合作为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二、我们研究了曲妥珠单抗TTZ介导的Vγ9Vδ2 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我们发现,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是TTZ结合到OS细胞上的先决条件,骨肉瘤U20S细胞系显示中度HER2表面表达,而HOS细胞系只有低度HER2表面表达。TTZ共培养在U20S细胞系中诱导ADCC,然而在HOS细胞系中(低HER2表面表达)没有观察到明显的ADCC效应。三、我们研究了曲妥珠单抗联合唑来膦酸刺激Vγ9Vδ2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发现体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具有ADCC潜能,并且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显著地被单克隆抗体(monoantibody, mAb)共培养的肿瘤细胞所增强。TTZ是一种人源化的mAb,可以结合HER2的细胞外区域。Vγ9Vδ2T细胞联合TTZ和唑来膦酸可以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产生更大的细胞毒性作用。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Vγ9Vδ2T细胞联合ZOL具有抑制骨肉瘤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可以被TTZ的联合应用所增强。这项研究可以提供Vγ9Vδ2T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OS,联合使用ZOL和TTZ的理论依据,为骨肉瘤的多途径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第一部分Vγ9Vδ2 T细胞的体外扩-增、纯化及表型鉴定目的:利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Vγ9Vδ2T细胞,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表型及纯度,利用免疫磁珠纯化细胞。方法: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Zol+IL-2刺激并体外扩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Vγ9Vδ2T细胞表型及纯度,用LDH法检测Vγ9Vδ2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培养,Vγ9Vδ2T细胞纯度、杀伤活性逐渐增加,细胞表型由幼稚型向效应性转变。体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经历了“量”和“质”的改变。12天到18天左右的Vγ9Vδ2T细胞杀伤活性最强而细胞数量十分充足,适合作为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结论:体外扩增Vγ9Vδ2T细胞经历了“量”和“质”的改变,表型和杀伤能力检测均表明12天到18天左右的细胞杀伤活性最佳,适合作为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第二部分曲妥珠单抗介导的Vγ9Vδ2 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能否增强Vγ9Vδ2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ZOL和IL-2体外扩增14天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Vγ9Vδ2T细胞纯度,并检测CD16在Vγ9Vδ2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检测骨肉瘤细胞表面分子HER2的表达水平。应用MTS法检测曲妥珠单抗刺激Vγ9Vδ2T细胞在体外杀伤骨肉瘤细胞系HOS和U20S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Vγ9Vδ2T细胞CD107a和胞内细胞因子IFN-γ水平。结果:骨肉瘤U20S细胞系显示中度HER2表面表达,而HOS细胞系只有低度HER2表面表达。在4小时MTS中观察到在0-400μg/ml的浓度范围,TTZ无法单独抑制Os细胞的增殖,即使到72小时也一样。TTZ共培养在U20S细胞系中诱导ADCC,然而,在HOS细胞系中(低HER2表面表达)没有观察到明显的ADCC效应。结论:TTZ能够增强Vy9Vδ2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在U20S细胞系可以诱发显著的ADCC效应,在HOS细胞系中没有诱发显著的ADCC效应。第三部分曲妥珠单抗联合唑来膦酸刺激Vγ9Vδ2 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唑来膦酸能否增强Vγ9Vδ2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并进行Vγ9Vδ2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的阻断机制研究。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唑来膦酸(ZOL)和IL-2体外扩增14天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Vγ9Vδ2T细胞纯度,并检测CD16、CD45RA、CD27在Vγ9Vδ2T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检测骨肉瘤细胞表面分子HER2的表达水平。应用MTS法检测曲妥珠单抗联合唑来膦酸刺激Vγ9Vδ2T细胞在体外杀伤骨肉瘤细胞系HOS和U20S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Vγ9Vδ2T细胞CD107a和胞内细胞因子IFN-γ水平。应用不同阻断剂分别阻断Vγ9Vδ2T细胞以观察其杀伤骨肉瘤细胞的机制。结果:我们模拟临床环境肿瘤细胞使用ZOL(可以达到肿瘤患者中16毫克ZOL输注达成的效果)预处理2小时,Vγ9Vδ2T细胞介导ZOL致敏U20S目标细胞的死亡率平均为32.0%,与单独ZOL预处理组的比值为5:1。TTZ增强了Vγ9Vδ2T细胞对ZOL致敏U20S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TTZ明显增强Vγ9Vδ2T细胞中的CD107a表达。这些数据表明,Vγ9Vδ2T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可以进一步通过TTZ和ZOL来提高。在共培养前30分钟将抗体加入到Vγ9Vδ2T细胞。使用CMA和抗泛γδ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的治疗中发现,Vγ9Vδ2T细胞的细胞毒性是TCR依赖和穿孔素介导的(分别78.4%和83.4%的抑制率)。使用抗NKG2D抗体只能减少6.9%的细胞毒性作用,表明NKG2D不是TTZ和ZOL增强Vγ9Vδ2T细胞毒性作用的原因。结论:TTZ联合ZOL能够增强Vγ9Vδ2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并且Vγ9Vδ2T细胞的细胞毒性是TCR依赖和穿孔素介导的,NKG2D不是TTZ和ZOL增强Vγ9Vδ2T细胞毒性作用的原因。
[Abstract]:Osteosarcoma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malignant bone tumor . After surgery ,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tocols , the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ly improved , but still 30 % -50 % of the local osteosarcoma will relapse ;
In this study , we have studied the effect of V纬9V 未2T cells on osteosarcoma cells in vitro . In vitro amplification of V.纬9V未2T cells showed the best cytotoxicity against osteosarcoma cells .
In vitro killing effect of V.纬V未2T cells on osteosarcoma cells was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toxicity of V.纬V未2T cells was 32.0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V.纬9V未2T cells on ZOL - induced cytotoxicity was increased by using different blocking agen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toxicity of V.纬9V未2T cells was increased by 60.9 % . Conclusion :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V纬9V未2T cells on the cytotoxicity of V纬9V未2T cells was enhanced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郭卫,杨荣利,曲华毅,樊瑞峰;影响骨肉瘤预后因素的探讨[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年06期

2 鲍同柱,赵红卫,郑启新,刘万军,刘勇;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对骨肉瘤细胞表达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3 牛聚伟;吴刚;祝少博;漆白文;钱炜;喻爱喜;;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与骨肉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4 孟令祥,于锡欣,杜德利,王冠忠;P~(16)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J];山东医药;1999年06期

5 林娜,蔡宣松,梅炯;骨肉瘤预后因素探讨[J];实用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6 姜文学,董天华,吴士良,马文雄;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诱导及其抗肿瘤特性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1期

7 马忠泰,栗怀广,施学东;骨肉瘤的化疗与疗效判断[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S1期

8 岳文,杨连甲,马明,董绍忠;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骨形成蛋白在骨肉瘤中的作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9 姜文学,董天华,吴士良,马文雄;体外诱导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10 郭乔楠,陈意生;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龙勉;;力学微扰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金先庆;罗小辑;;骨肉瘤细胞骨分化标志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进;杨述华;邹利军;邵增务;廖翔;;单启动子双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的构建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进;杨述华;邹利军;邵增务;廖翔;;单启动子双表达载体pIRES-p14ARF-p53的构建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胡宏伟;孙其志;;骨肉瘤的治疗进展[A];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于秀淳;王伟;;影响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多因素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7 张瑶;;四肢长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瑶;;四肢长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A];全国第八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志明;;外伤诱发骨肉瘤一例分析[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10 杨迪生;解先宽;叶招明;陶惠民;;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骨肉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任勇 李运红 胡颜;莫名关节痛青少年警惕骨肉瘤[N];天津日报;2006年

2 黄金昶;骨肉瘤可试用斑蝥治疗[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巍;UHRF1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杰;HDAC5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马万里;miR-148a在骨肉瘤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功能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田吉光;CD271~+骨肉瘤干细胞特性研究及以DNA-PK为靶点逆转骨肉瘤化疗耐药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成功;内脏脂肪素对U2OS细胞株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方永超;环氧化酶-2和miR-14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健;microRNA-21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8 韩康;microRNA-194在骨肉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9 朱U,

本文编号:1925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925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