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和平行反应监测的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用于肝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验证

发布时间:2018-05-30 12:09

  本文选题:蛋白质组学 + 稳定同位素标记 ; 参考:《色谱》2017年09期


【摘要】: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极低,及早地发现与诊断对肝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体外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组学相对定量技术和基于平行反应监测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建立了一种癌症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验证方法。该方法被用于肝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和后期验证,共筛选到70个在癌组织中显著变化的蛋白质,并对其中7个蛋白质进行了验证。所验证的蛋白质包括已在临床使用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文献报道的潜在肝癌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HSP90)、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和乙醇脱氢酶4(ADH4),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文所筛选的差异蛋白质可以为肝癌生物标志物研究和临床验证提供参考;该方法还可用于其他癌症样品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和验证。
[Abstract]: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fifth largest malignant tumor in the world, and its 5-year survival rate is very low.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HCC. A screening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cancer biomarkers wa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the relative quantitative technique of proteomics with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in vitro and the targeted proteomics quantitative technique based on 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 The method was used t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liver cancer tissues and later validation. A total of 70 proteins with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ancer tissues were screened and 7 of them were verified. The verified proteins include AFP (a fetoprotein), HSP90, FABP5 and 4ADH4, which are the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HCC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hich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thod.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s screen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and clinical verification of liver cancer biomarkers, and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screen and verify differential proteins in other cancer sample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峰;杨芳;肖志强;陈主初;;临床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年01期

2 赵桂华;尹淑霞;郝万东;仲维霞;;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3 赖百塘;蛋白质组学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肺癌杂志;2004年02期

4 苏坚;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5 侯振江,王秀文;蛋白质组学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9期

6 俸家富;涂植光;;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04期

7 常金;刘珊珊;;蛋白质组学在肺癌研究及放疗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年04期

8 眭维国;黄礼玲;陈洁晶;黄河;戴勇;;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癌症相关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年23期

9 薛振伟;周小林;刘占旗;;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03期

10 梁冠男;周建华;;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的启示[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海;;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第一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研讨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春海;;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药物分子靶点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李春海;;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筛查及研究中应用[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4 卢朝辉;陈杰;;蛋白质组学与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靳胜;张曼;;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娄晓敏;肖汀;赵康;舒绍坤;高燕宁;程书钧;刘斯奇;徐宁志;;不同代龄的M-BE细胞的游离蛋白质组学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闵凌峰;陈琼;;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继续吸烟导致肺癌患者进展的分子机制[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8 田美;崔亚洲;宗美娟;;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广博;;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仇晓燕;刘宁;刘淑莹;刘志强;;肿瘤细胞耐药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蛋白质组学:为癌症早期诊断带来希望[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尧;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肝细胞癌亚型的分子标志物筛选与临床验证[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2 陈滨;人HCC侵袭、复发相关分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S100A9蛋白的表达验证[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3 胡集yN;基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吸烟与肺癌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侯文丽;鉴别人肺clara样癌细胞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样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林建峰;基于凝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6 李睿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黄卫国;鼻咽癌14-3-3σ蛋白的靶向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金红;妊娠高血压和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姜玉杰;阿霉素及射线对Raji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影响及化学耐药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军政;喉癌及下咽癌血浆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及验证[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湛玉晓;乳腺癌血清蛋白标记物的筛选及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2 林丛;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构建与HBx通过调控PDK1磷酸化参与HCC发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3 向伟;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机制的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杨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5年

5 徐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小板蛋白质组学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6 刘宝阳;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改进及对肝细胞肝癌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7 陈刚;蛋白质组学中的多维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及其在胰腺癌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8 衣泰龙;定量蛋白质组SILAC内标制备技术和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磊;17-DMAG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凋亡影响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王宁;热杀伤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55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955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