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体外抑制肿瘤侵袭迁移作用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PHII-7体外抑制肿瘤侵袭迁移作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年
PHII-7体外抑制肿瘤侵袭迁移作用机制研究
高雪
【摘要】:背景:肿瘤侵袭迁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肿瘤复发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针对肿瘤侵袭迁移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当归龙荟丸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活性成分靛玉红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室以靛玉红的分子结构为模板,设计、合成并筛选出一种有较高抗肿瘤活性、较低毒性的衍生物,将其命名为PHII-7。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PHII-7呈现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k562/A02(k562多药耐药细胞株),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株HL60和HL60/ADR (HL60多药耐药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CF-7/ADR (MCF-7多药耐药细胞株)等有明显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本文主要探究PHII-7体外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本文以3株高侵袭迁移细胞株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株)和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对PHII-7体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实验方法如下:通过MTT法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检测;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速率;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通过realtimePCR实验检测基因mRNA水平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蛋白水平表达。实验结果为3次重复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和Graphpad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首先,实验发现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相比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迁移性,其上皮-间质转化现象(EMT)特征明显,EMT标记物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而Slug, β-catenin和vimentin表达明显增强。其次,PHII-7在低浓度条件下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HII-7在高浓度条件下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对细胞生长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HII-7能诱导高侵袭迁移性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经典信号通路caspase家族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PHII-7抑制侵袭迁移作用机制与EMT过程有关,PHII-7作用侵袭迁移性肿瘤细胞能有效增强其上皮细胞相关基因表达,降低间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其中包括EMT标记基因E-cadherin, Slug, β-catenin和vimentin,表明PHII-7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主要通过调控EMT相关基因表达实现。 结论: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手段,但其毒副作用较大。目前急需加快抗肿瘤药物研发,完善临床治疗策略。PHII-7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抗肿瘤衍生物,PHII-7不仅能增强耐药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体内外对肿瘤细胞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PHII-7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研发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辅助治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提供重要数据。 背景: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尤其是针对有效靶点的抗肿瘤药物。PHII-7是以传统中药当归龙荟丸的活性成分靛玉红为模板设计、合成的抗肿瘤衍生物。PHII-7体外有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活性,能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和耐药细胞生长,但PHII-7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实验室前期对PHII-7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化学修饰和蛋白组学方法研究发现,PHII-7氨烷基侧链衍生物体外可以与k562细胞裂解物中的α-烯醇化酶(ENO1)结合。为进一步探究PHII-7与其特异性结合的靶蛋白ENO1的关系,前期构建和筛选了稳定干扰ENO1的k562细胞系k562-shENO1及其对照细胞系k562-shC()N,本文对稳定干扰ENO1细胞株进行了鉴定,旨在探究PHII-7作用机制及干扰ENO1后对PHII-7作用的影响。 方法:本文以2株稳定干扰细胞株k562-shCON和k562-shENO1作为研究对象,对PHII-7体外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实验方法如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检测;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通过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群中干细胞比例;通过realtimePCR实验检测基因mRNA水平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蛋白水平表达;通过动物体内肿瘤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和干性。实验结果为3次重复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和Graphpad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稳定干扰细胞株k562-shCON和k562-shENO1与k562细胞相比,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生长为正常悬浮状态。实验发现稳定干扰ENO1后,k562细胞对PHII-7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更为敏感。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发现稳定干扰细胞株k562-shCON和k562-shENO1生长速率无明显差异,但k562-shENO1对低浓度PHII-7抑制生长作用更敏感。PHII-7能诱导k562-shCON细胞和k562-shENO1细胞凋亡,主要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经典信号途径caspase家族实现。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HII-7能诱导k562-shCON细胞核和k562-shENO1细胞核裂解,且k562-shENO1细胞核裂解更明显。动物体内肿瘤形成实验发现,k562-shCON实验组裸鼠肿瘤全部形成,且瘤体积较大;k562-shENO1实验组裸鼠肿瘤形成比例较小,且瘤体积较小。 结论:通过化学修饰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发现,PHII-7体外能与ENO1结合。通过进一步体外细胞学实验发现,在k562细胞内干扰ENO1表达,能显著增强PHII-7对细胞的杀伤作用,表明PHII-7在细胞内的作用可能首先是通过抑制或影响ENO1功能实现,但PHII-7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还需进一步研究。对PHII-7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的研究,将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重要的数据,并有利于对传统抗肿瘤药物当归龙荟丸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背景:药物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常用方法之一,目前部分抗肿瘤药物会产生耐药现象,如乳腺癌常用抗肿瘤药物他莫昔芬。肿瘤耐药的产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难题。研究表明,α烯醇化酶(ENO1)与肿瘤细胞耐药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耐药肿瘤细胞中ENO1常呈异常表达状态。本实验旨在研究ENO1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稳定转染,将pSilencer U6-shCON质粒和pSilencer U6-shEN01质粒转入k562/A02细胞中,利用筛选标记潮霉素进行筛选和单克隆细胞培养,构建稳定干扰ENO1的k562/A02-shENO1细胞株和对照k562/A02-shCON细胞株;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检测;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通过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通过realtime PCR实验检测基因mRNA水平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蛋白水平表达。实验结果为3次重复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和Graphpad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敏感性细胞株k562相比,ENO1在耐药细胞株k562/A02表达增高,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增高(2.85±0.56)倍和(1.43±0.05)倍。k562/A02细胞生长速率与k562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成功筛选3株稳定干扰ENO1的细胞株k562/A02-shENO1和对照细胞系k562/A02-shCON。3株k562/A02-shENO.1细胞与对照组k562/A02-shCON细胞相比生长速率均降低,对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阿霉素的敏感性均增强。k562/A02-shENO1细胞对罗丹明123蓄积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增强,同时k562/A02-shENO1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表达水平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降低。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发现,k562/A02-shENO1细胞中细胞克隆能力明显降低。 结论:稳定干扰ENO1表达不仅能抑制k562/A02细胞生长和降低细胞群中干细胞比例,还能增强k562/A02细胞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降低其MDRl基因表达。实验表明,ENO1与k562/A02细胞耐药基因表达相关,ENO1可以作为k562/A02细胞克服耐药的靶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莹;李敏;刘宇;韩迺珺;张开泰;肖汀;程书钧;高燕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血浆中ENO1蛋白水平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0年12期
2 周鑫;张莹;韩廼珺;郭素萍;肖汀;程书钧;高燕宁;张开泰;;烯醇化酶ENO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J];中国肺癌杂志;2013年05期
3 曹兰琴;黎欣;张怡;彭芳;易红;许艳;李新国;王前;;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4 张睿;;四种药用真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家伟;胡长庚;于磊;;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周鑫;张莹;韩廼珺;郭素萍;肖汀;程书钧;高燕宁;张开泰;;烯醇化酶ENO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J];中国肺癌杂志;2013年05期
3 于晓娜;邵顺子;沈才飞;张昊翔;王璞;夏一菊;李靖文;张安然;徐胤;彭贵勇;房殿春;;大肠息肉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29期
4 战妍;王鹤鸣;周欣;孙建广;尹静;詹亚光;;林木组织内生真菌研究及应用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
5 董秋霞;黄镜;;FOLFOXIRI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4年05期
6 褚文静;常福厚;于东升;白图雅;吕晓丽;胡玉霞;;苯并芘的致癌机理及抗烟毒中草药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5年01期
7 唐娟;曹兰琴;易红;汤参娥;;Prohibitin蛋白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12期
8 张莉莉;郝露;左威;马维佳;刘洋洋;刘莹;;ENO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J];免疫学杂志;2014年07期
9 邹玲芝;曹兰琴;易红;;Annexin A1在紫杉醇耐药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8期
10 钱晓燕;石远凯;韩晓红;;中国肺癌的驱动基因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4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刚;李琳;;2013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艳琦;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2 谢海青;龙荟丸质量标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磊;TP53、BIRC7、ANXA1和ENO1血清自身抗体在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上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钟馨;耳穴贴压治疗肺脾气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牟迪;便秘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张柱仁;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唐梦婷;HMGB1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唐娟;Prohibitin蛋白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段高峰;疏肝理脾润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肝脾气滞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吴琼;电针合穴、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培峰;浦冠勤;;中国药用真菌研究进展[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何茵芳,吴智玉,韩钦玮;卵巢上皮性癌PTEN和PCNA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9期
3 张莹;李敏;刘宇;韩迺珺;张开泰;肖汀;程书钧;高燕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血浆中ENO1蛋白水平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0年12期
4 吴锦忠,李向高,杨继祥;红参与鲜人参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J];海峡药学;1996年01期
5 闫雪冬;李旻;张明伟;潘凌亚;;不同方式诱导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的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3期
6 陈凤毛;;真菌ITS区序列结构及其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志山,,沃兴德;细胞调亡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1期
2 李妍;纪朋艳;张巍;彭顺利;吕士杰;;柴胡皂苷d对SH-SY5Y细胞ERK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3 严银芳,陈晓,杨小清,闫远芳;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减毒株S_(79)在几株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增殖的比较研究[J];肿瘤;2003年06期
4 刘功让;管培中;宋淑亮;逯素梅;冯玉新;辛华;;绞股蓝多糖对四氯化碳损伤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J];山东医药;2007年31期
5 张运涛,刘凡,姜茹,谷仲平,汪涌,张顺,刘荣福,李玉梅;外源性p27与GRC-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09期
6 石和元;王平;胡永年;邱幸凡;田代志;;温胆汤改良方对Aβ_(25-35)诱导AD细胞模型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7 肖东杰,汪运山;B细胞被动凋亡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5期
8 孟威宏;王强;王虹蛟;颜炜群;;牛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8年04期
9 张晨,黄世林,马东初,孙英慧,马小锋;硫化砷诱导NB_4细胞调亡[J];白血病;2000年06期
10 马安德;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徐伟;文晓芸;余乐;吴曙光;;一种新的蝮蛇蛇毒磷脂酶A2同源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对Hep3B细胞基因谱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来源膜微粒的特征及生物学作用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蒋争凡;卞婕;翟中和;;非细胞体系诱导小鼠肝细胞核凋亡的超微观察[A];第十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Ⅰ)[C];1998年
3 陈卫银;祝彼得;刘福友;冯雪梅;;参芎滴丸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细胞调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谢晶日;李威;梁国英;杨丰源;;胃灵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细胞调亡基因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綦淑芬;万瑞香;姚如勇;;扇贝多肽对Hela细胞在紫外线损伤下的保护作用[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余珂;王敬贤;周炳升;;多溴联苯醚诱导人神经SK-N-SH细胞调亡的机理[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吴李君;裴蓓;王顺昌;王军;汤明礼;;砷和镉暴露诱导秀丽小杆线虫生殖腺细胞调亡及其信号通路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冉新泽;郑怀恩;王艾平;王锋超;韩京;;他汀对内皮细胞辐射损伤组织因子与细胞调亡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崔承彬;闫少羽;蔡兵;赵庆春;姚新生;曲戈霞;;黑果黄皮Clausena dunniana Levl中咔唑生物碱类新细胞周期抑制剂及细胞调亡诱导剂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吴耀辉;邹萍;;Sunrivin基因沉默对K562细胞调亡影响的研究[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田勘;[N];中国人口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燕;热休克蛋白60在凋亡细胞和大肠杆菌的表面表达及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刘澜涛;辐射诱导调节性T细胞表型改变及其分子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3 秦勇;细胞内ROS水平改变对细胞活性及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4 龚平生;RNA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增强HeLa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鹏;RING结构泛素连接酶RNF186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李覃;微囊藻毒素LR刺激HEK293细胞产生的PP2A调节机制及其对细胞凋亡命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7 毕嘉成;NK细胞抑制性受体TIGIT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王明明;AT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吴康妮;Vγ9Vδ2T细胞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张晶晶;基于碳纳米管的肿瘤细胞电化学传感及凋亡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晶;TIP30感受细胞氧化应激诱导p53依赖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李咏;苹果酸、γ-氨基丁酸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余志坚;P糖蛋白对MCF-7/ADR细胞辐射敏感性负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孙毅;亚硒酸钠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其凋亡的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5 黄风迎;细胞松驰素D聚乙二醇脂质体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6 聂建增;家蝇蛹凝集素对HepG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超;鸡NK细胞的分离鉴定及靶细胞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8 吴云霞;光动力学疗法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坤;二甲基亚砜抑制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殷楚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侧群细胞的分选、鉴定与富集[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PHII-7体外抑制肿瘤侵袭迁移作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1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