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胸腔积液沉淀物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8-11-25 15:26
【摘要】: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原发于胸膜或转移至胸膜的恶性肿瘤造成的胸腔积液。MPE患者预后差,应在减少病人痛苦的前提下,准确而快速的明确MPE的性质及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103例患者应用自然静止法或血凝集法制得胸水沉淀物,结合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MPE上与其他方法相比较。结果 103例MPE中,胸腔积液沉淀物方法确诊90例(诊断率87.4%);32例仅通过沉淀物诊断,74例指出病理类型,23例明确原发灶;与71例同时行有创方法比较,诊断率为81.7%与87.3%;对比液基细胞学,检出率为86.7%和44.0%。结论胸腔积液沉淀物方法不仅可以增加细胞学诊断率且与其他有创方法诊断率近乎一致,同样可确定MPE病理类型及原发灶,是有创方法的较佳补充,甚至对于部分患者胸水沉淀物是唯一确诊方法。
[Abstract]:Background & objective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 is a kind of pleural effusion caused by pleural cancer or metastatic to pleura.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PE is poor. To identify the nature and etiology of MPE accurately and quickly, and to provide effective basis for subsequ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leural effusion sediment was obtained by natural static method or blood agglutination method in 103 patients,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in diagnosis of MPE with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among the 103 cases of MPE, 90 cases (87.4%) were diagnosed by pleural effusion sediment method, 32 cases were diagnosed only by sediment, 74 cases indicated pathological type, 23 cases identified primary lesions. The diagnostic rate was 81.7% and 87.3%, and the detectable rate was 86.7% and 44.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pleural effusion sediment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cytology, but also confirm the pathological type and primary lesion of MPE, which is a good supplement to the invasive method. Even for some patients, hydrothorax sediment is the only diagnostic method.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
【分类号】: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秋娟,谷永强;白介素Ⅱ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体会[J];山西临床医药;2000年10期

2 李红霞;沈琪;;恶性胸腔积液98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0年05期

3 闫培清,于晓红,于卫东;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1期

4 许世宁,许世宏;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观察[J];山东医药;2001年17期

5 王优,林爱俊,林涛;闭式经皮胸膜刷检诊断恶性胸腔积液35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04期

6 孙秀威,冯占军,曹凤琴,马文杰,叶大勇;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黑龙江医学;2001年06期

7 周芳,马树勋,王自玲;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3期

8 方修平;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3期

9 时 军,张莉峰,唐学义,樊和明;康赛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2例疗效观察[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2期

10 周维国,赵丽波,朱春凤,于敏;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J];吉林医学;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良兴;陈伟训;吴军;陈少贤;黄晓颖;陈彦凡;;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沈凌;王利民;任振义;;骨桥蛋白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A];华东地区第13届中青年呼吸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严文跃;钱晓萍;刘宝瑞;;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4 于双杰;娄晓光;孙中兴;田玲玲;丁娟;;中西医整合冲击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远航;梁国强;陈炳贵;;腔内交替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疗效分析[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6 山广志;;恶性胸腔积液的腔内治疗与中药治疗相结合的临床观察[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陈小冰;吕江清;李德宪;陈志宏;谭毅刚;;三组药物腔内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韩力群;李玉芳;历为良;;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小平;;纤支镜在恶性胸腔积液检查中的应用价值[A];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凡瞿明;罗光成;;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副主任医师 徐榕;恶性胸腔积液可以治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魏慎海;恶性胸腔积液首选胸腔镜治疗[N];健康报;2006年

3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教授 金发光邋朱立明 整理;微创置管+药物灌注恶性胸腔积液有治[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束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2 吕明明;MiR-141-CXCL1调控Treg机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李际强;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李诗;白介素-27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调节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欠欠;TLR4通过调节TH1/Th17细胞反应抑制恶性胸腔积液形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周明;胸腔内药物注射对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田莉;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内活性IL-16水平的改变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林桦;Th1细胞和Th17细胞在小鼠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相互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珏;泻肺逐饮汤对恶性胸腔积液大鼠TGF-β1、AQP1、CTLA-4和PFP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宏扉;恶性胸腔积液中VEGF、MMP-9、CD44和miRNA的表达[D];遵义医学院;2015年

2 韩厅蓄;5种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估[D];贵阳医学院;2015年

3 许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顺序观察及恶性胸腔积液特异性多肽标志物探索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4 袁杰清;TXNIP和CE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胡婕;MACC1和c-MET检测在肺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宋显贵;恶性胸腔积液VEGF变化与恩度联合顺铂的疗效关系比较[D];南昌大学;2016年

7 徐敏;肿瘤标志物联合炎性指标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杨洪静;中医综合方案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牛永亮;恶性胸腔积液中TAMs极化状态及ANGPTL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6年

10 翟萍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56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356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