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具有自身骨靶向能力及多功能潜能的超小光热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光热治疗骨肿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6 03:54
【摘要】:一、研究目的骨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包括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其中后者更为常见。骨是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约60-80%的恶性肿瘤患者后期会出现骨转移。骨肿瘤患者常常忍受持续性疼痛,面临着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所致瘫痪等严重的骨相关并发症,大大降低了生存质量,缩短了生存时间。然而,当今针对于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尚存在各自的不足: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亦不适用于多发性转移患者。同时,骨髓“肥沃的”微环境不仅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而且对癌细胞产生保护性的屏障作用,大大降低了常规放、化疗的效率。因此,针对这样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疾病,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并发现更加新型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基于纳米材料的光热治疗因具有针对肿瘤病灶的特异性杀伤和时空上的可控性,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景的骨肿瘤的治疗手段。目前,光热治疗已经在动物水平上证实了对多种肿瘤的可靠疗效。但是,其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些距离。部分原因在于纳米材料的尺寸太大且难以简单有效地实现材料的多功能化。研究表明,长径超过40nm的材料难以穿透、到达深部肿瘤组织,且难以在治疗后及时地被体内清除,从而产生毒副作用。另外,如果缺少多功能修饰赋予光热材料的辅助成像、靶向递送、协同化疗药物递送等功能带来的协同治疗作用,光热治疗的疗效也显著降低。而实现多功能化往往意味着额外的、复杂的合成步骤,以及材料合成成本的大大提高。再者,由于骨组织渗透性差,通过传统的给药方式,药物很难抵达并积聚于骨肿瘤部位,从而降低了治疗效率。骨靶向性材料的应用可有效地解决治疗效率低这一难题。Yadav等研究发现带负电荷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主动靶向骨缺损部位的能力,这为设计更加理想的具有自身骨靶向性能的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课题利用具有可控尺寸及大量的表面功能基团的树形高分子为模板及稳定剂合成具有光热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树形高分子-铂纳米颗粒,探索树形高分子末端官能团种类对骨靶向能力的影响,并利用该材料对骨肿瘤进行光热治疗。二、研究方法本课题以末端基团不同的树形高分子作为单分散模板和稳定剂,加入适量K2PtCl6,充分反应后用NaHB4对Pt离子进行还原,合成末端基团分别为羧基(带负电荷)、氨基(带正电荷)和乙酰化氨基(不带电荷)的树形高分子-铂光热纳米材料:g4.5-cooh-pt、g5-nh2-pt和g5-nh2-ac-pt,分别作为实验组和两组对照组。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等方式对三种光热纳米材料进行表征。接下来,本课题通过体外纳米人工骨吸附实验和体内分布实验验证材料的骨靶向性能;体外光照升温实验验证材料的光热性能;细胞毒性实验和血清稳定性实验验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最后,建立裸鼠胫骨肿瘤的动物模型,并分别应用三种光热材料对裸鼠进行光热治疗。整个疗程包括三次光热纳米材料的尾静脉注射,每次注射后于12小时和24小时进行两次10分钟的近红外光照射治疗。通过比对胫骨肿瘤最大周长、治疗前后肿瘤荧光量的变化以及治疗后micro-ct三维重建计算骨体积、骨表面积、骨小梁数及骨小梁间距等相关骨结构参数从而准确比较三种光热纳米材料在骨肿瘤中治疗的疗效差异。三、研究结果(一)具有自身骨靶向能力及多功能潜能的超小光热纳米材料合成及表征我们成功合成末端基团分别为羧基(带负电荷)、氨基(带正电荷)和乙酰化氨基(不带电荷)的树形高分子-铂光热纳米材料:g4.5-cooh-pt、g5-nh2-pt和g5-nh2-ac-pt。tem显示合成的三种光热纳米材料均有相似的形貌和均一的尺寸,直径均介于1-2nm。dls显示三种材料的水合直径均约为10nm,且g4.5-cooh-pt带负电荷,g5-nh2-pt带正电荷,g5-nh2-ac-pt带少量正电荷。(二)具有自身骨靶向能力及多功能潜能的超小光热纳米材料骨靶向性能、光热性能、生物相容性研究体外纳米人工骨吸附实验和体内分布实验均证实g4.5-cooh-pt组吸附骨组织的铂含量远远高于其他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体外光照升温实验证明三种材料均具有光照转化性能,由于g4.5-cooh-pt组吸附于纳米人工骨的铂含量较其他两组高,因此光照时升温更快,温度更高,照射1分钟后材料温度即上升至45℃,最高温度可达近70℃。细胞毒性实验证实g4.5-cooh-pt和g5-nh2-ac-pt组在在材料浓度为300?m的培养环境中培养,细胞存活率仍高于90%,g5-nh2-pt细胞存活率约80%。血清稳定性实验证明了三种材料溶于50%血清50%pbs溶液中72h后尺寸均无变化。(三)具有自身骨靶向能力及多功能潜能的超小光热纳米材料裸鼠体内光热治疗胫骨肿瘤的研究光热治疗过程中,肿瘤部位温度由高至低依次是G4.5-COOH+NIR组,G5-NH2-AC+NIR组,G5-NH2+NIR组和PBS组。其中G4.5-COOH+NIR组照射后2分钟即可达到最高温度,为45℃(12小时)、44℃(24小时)。G5-NH2-AC+NIR组最高温度为41℃,G5-NH2+NIR组为40℃,PBS组为39℃。治疗结束后,活体荧光成像显示G4.5-COOH+NIR组治疗后的荧光量约为治疗前的2.5倍;而其余对照组治疗后荧光量为治疗前的12.5-15倍(***P0.001)。胫骨肿瘤最大周长测量及重量称量显示G4.5-COOH+NIR组肿瘤最大周长和重量均远小于其余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cro-CT三维重建测定骨参数表明,G4.5-COOH+NIR组裸鼠治疗后平均胫骨体积、平均胫骨表面积、平均骨小梁数量均明显大于其余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而平均骨小梁间隔明显小于其余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结论我们应用树形高分子和铂纳米颗粒成功合成了超小光热纳米材料。其中末端基团为羧基(带负电荷)的材料:G4.5-COOH-Pt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自身骨靶向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同时在动物水平上也展示出其针对骨肿瘤的突出的治疗效果。总之,本课题制备出具有自身骨靶向能力及多功能潜能的超小光热纳米材料,并成功应用于骨肿瘤的光热治疗中,为骨肿瘤的治疗的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图文】:

示意图,光热,靶向,潜能


图 1 具有自身骨靶向能力及多功能潜能的超小光热纳米材料合成示意图二、课题总体设计本课题首先以 G4.5 代最外层基团为羟基(带负电荷)PAMAM 树形高分子

示意图,总设计,课题,示意图


课题总设计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子宏;王翔;贾光;;纳米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其负面效应[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5期

2 杨辉;刘超;;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7年03期

3 田志环;;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8期

4 李淼;金义光;;纳米材料毒性的体外评价[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1期

5 王翔,闫蕾,贾光,王生;纳米材料潜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6 黎燕;卢伟;;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3期

7 张静姝;乔珊珊;;纳米材料风险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年04期

8 夏萍萍;郭新彪;;纳米材料安全性的国内外研究动向[J];中国职业医学;2007年05期

9 贾光;郑玉新;;充分认识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意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刘扬;高愈希;吴刚;陈春英;;典型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研究的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61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561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