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中国人群中验证肝癌诊断模型GALAD(由性别、年龄、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和异常凝血酶原组成)的效能;探索新的肝癌诊断模型并验证。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住院的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人共641例,包括254例HCC患者,334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CLD),和53例健康对照(HC)。334例CLD患者分为三个亚组:188例肝硬化(Cirrhosis),96例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50例其他的肝脏恶性肿瘤(OMT)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及肝转移瘤(MT)患者。检测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也叫异常凝血酶原、DCP)的水平,并进行单独、联合分析,并模拟GALAD模型建立新的GALAD-C模型(C代表China)、GAAP模型(与GALAD模型比较,不含AFPL3)对HCC进行诊断分析。另收集2015年-2016年同一医院住院的169例HCC患者和139例CLD患者,对新建的GAAP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第一部分:AFP、PIVKA-Ⅱ与AFP-L3组间比较1.AFP中位水平在HCC组、Cirrhosis组、Chronic Hepatitis组、OMT组、HC组依次为34.00 ng/m L、4.07 ng/m L、6.73 ng/m L、2.76 ng/m L和2.74 ng/mL。HCC组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均0.001);Cirrhosis组与Chronic Hepatiti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显著高于OMT组和HC组(P均0.001);OMT组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VKA-Ⅱ在HCC组、Cirrhosis组、Chronic Hepatitis组、OMT组、HC组的中位水平依次为201.4mAU/mL、18.42mAU/m L、23.84 mAU/m L、37.43 mAU/mL和24.60 mAU/mL。HCC组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均0.01);Cirrhosis组、Hepatitis组及H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MT组显著高于Cirrhosis组、Hepatitis组及HC组(P均0.01)。HCC组AFP-L3的阳性率(AFPL310%)明显高于CLD组及HC组(分别为37%、3%和0%,P均0.001)。2.AFP中位水平在HBV相关HCC组与HCV相关HCC组之间(29.79ng/m L vs.34.93 ng/m L)、HBV相关Cirrhosis组与HCV相关Cirrhosis组之间(3.62 ng/m L vs.5.24 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组均高于Cirrhosis组(P均0.001);HBV相关HCC组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组之间(29.79 ng/m L vs.12 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B组高于慢性丙型肝炎(CHC)组(4.2 ng/m L,P0.05)和HBV相关Cirrhosis组(3.62 ng/m L,P0.01)。PIVKA-Ⅱ中位水平在HBV相关HCC组与HCV相关HCC组之间(132.70 m AU/m L vs.435.5m AU/m L)、HBV相关Cirrhosis组与HCV相关Cirrhosis组之间(18.16 m AU/m L vs.20.02 m AU/m L)、CHB组与CHC组之间(24.17 m AU/m L vs.22.66 m AU/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组高于Cirrhosis组、CHB组和CHC组(P均0.001);Cirrhosis组与CHB组、CHC组无差异。3.AFP、PIVKA-Ⅱ、GALAD-C模型、GAAP模型的中位数在有门脉癌栓组明显高于无门脉癌栓组(P均0.001)。第二部分:相关性分析AFP与谷丙转氨酶(ALT)有相关性(Spearman r=0.2067,P0.001);而PIVKA-Ⅱ与ALT无相关性(Spearman r=0.0229,P=0.591)。AFP与PIVKA-Ⅱ呈弱相关性(在HCC患者和CLD患者中Spearmanr分别为0.2869和-0.0382,P值分别为0.001和0.487)。AFP、PIVKA-Ⅱ、GALAD-C模型和GAAP模型与肿瘤最大直径呈明显正相关(Spearman r分别为0.1836、0.6381、0.5914、0.6002,P值均0.01)。第三部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1.GALAD-C模型鉴别HCC与CLD时,AUC值明显高于AFP、PIVKA-Ⅱ、AFP-L3、AFP+PIVKA-Ⅱ、AFP+AFP-L3、AFP+PIVKA-Ⅱ+AFP-L3(AUC值依次为0.905、0.769、0.844、0.665、0.713、0.710和0.715,P均0.01),与GAAP模型(AUC=0.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表示“或”的关系)2.GALAD-C模型鉴别HCC与Cirrhosis时,AUC值明显高于AFP、PIVKA-Ⅱ、AFP-L3(AUC依次为0.914、0.773、0.876、0.668,P值均0.01),与GAAP模型(AUC=0.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GALAD-C模型鉴别米兰标准HCC与CLD,AUC值明显高于AFP、PIV KA-Ⅱ、AFP-L3(AUC依次为0.817、0.702、0.765、0.560,P值均0.01),与G AAP模型(AUC=0.8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4.GALAD-C模型鉴别HCC与健康人,AUC值明显高于AFP、PIVKA-Ⅱ、AFP-L3(AUC依次为0.985、0.919、0.884、0.680,P值均0.01),与GAAP模型(AUC=0.9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第四部分:验证试验对于308例验证数据,GAAP模型鉴别HCC与CLD的敏感度86%,特异度86%,假阳性率14%,假阴性率14%,准确率86%。结论GALAD-C模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均优于单个血清学标志物,或血清学标志物的简单联合,与GAAP模型无差异。验证数据证实GAAP模型对于中国人的HCC诊断有很好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雯;钱金雄;肖彦革;陈缵光;;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3期
2 尤慧明;赵念博;陈祖华;;AFP-L3阳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碘油沉积与AFP-L3%下降相关性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年10期
3 陈祖华;陈瑶;高智峰;徐爱芳;李运江;;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与AFP-L3%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07期
4 韩鹏;褚瑞海;张彩彩;郭欣;;AFP-L3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5 何兰香;毛智趣;黄海深;江伟河;唐光定;;AFP-L3对肝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年03期
6 王丽娟;;超声、D-二聚体和AFP-L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年08期
7 肖伟利;任志宏;丁海涛;;肝细胞癌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年S8期
8 张玉敏;李玉柱;寇永妹;韩龙才;;AFP-L3、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9 谭天照;;血清GP73、AFP及AFP-L3联合检测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10期
10 孙艳华;李静;刘清源;王宁;;血清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18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伯安;周振伟;李永利;史佳彬;刘爱霞;郭静霞;毛远丽;;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周莹;张莹;;AFP、AFP-L3及G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3 詹爱霞;祝光耀;;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鉴别良恶性肝病中的作用[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詹爱霞;祝光耀;;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鉴别良恶性肝病中的作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顾志冬;陈诗凯;郭平;樊绮诗;;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AFP-L3%)及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杨先照;江锋;刘蕊洁;叶永安;;抗纤抑癌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AFP和AFP-L3的影响[A];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7 赵睿;王启之;郑海伦;;联合检测AFP-L3和GP7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李苗;徐鑫;张岚;王妍;陈漪;干育红;张博恒;任正刚;葛宁灵;叶胜龙;;AFP、AFP-L3和PIVKAII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A];第十五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9 王健;张慧;;AFP-L3、AFP、SF、β2-MG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李伯安;徐军;郭静霞;刘佳;毛远丽;;AFP、AFP-L3、GP73联合检测对HBV感染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素红;人血清AFP-L3的凝集素亲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的建立[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2 刘苗霞;血清标志物AFP、PIVKA-Ⅱ、AFP-L3及其相关模型对中国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作用[D];吉林大学;2018年
3 郑瑞琦;AFP、AFP-L3、GP7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诊断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吴旭;AFP、DCP、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及回顾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5 魏建筑;AFP-L3比率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TACE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D];蚌埠医学院;2013年
6 吴波明;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12年
7 黄天从;AFP-L3、AFP、VEGF联合检测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及TACE术后的疗效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8 丁鹏鹏;AFP、AFP-L3%、GP73及IL-6在肝硬化人群中诊断肝癌的价值和cGAMP检测方法初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9 张延强;AFP-L3、MMP-9、TNF-α、ICAM-1、IL-18在原发性肝癌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10 陈祖华;肝细胞癌CT征象与AFP-L3%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本文编号:
269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9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