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学性微环境中奥沙利铂对肝细胞癌细胞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20:33
【摘要】:背景与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中排名第二。奥沙利铂(oxliaplatin,L-OHP)是一类新的铂类化疗药,通过形成烷化结构使DNA发生链内与链间交联,阻断细胞DNA复制和转录,从而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近年临床文献表明,以L-OHP为主的化疗方案对HC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高,不良反应轻。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由肿瘤细胞周围的活性因子(如细胞因子)、化学物质(如葡萄糖、氧分子、氢离子)、非恶性细胞(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结构成分(如细胞外基质)等构成的局部内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涉及肿瘤发生、转移及耐药机制。微环境化学因素对L-OHP的HCC细胞生物效应究竟有无影响及其机制如何,目前尚缺乏报道。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旨在为改良HCC局部化疗方法提供相应的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实验方法1.选择SMMC-7721 HCC细胞株,体外培养与分组。将葡萄糖(glucose)、氧(O2)、乳酸(lactic acid)、碳酸氢盐(bicarbonate)各浓度作为肿瘤微环境变量因素对培养细胞进行不同组合的处理,其中高糖(high glucose,含4.5 g/L葡萄糖)培养8组:高糖常氧(normoxia,20%O2培养)、高糖缺氧(hypoxia,1%O2培养)、高糖常氧乳酸酸中毒(培养基加纯乳酸至终浓度20 mmol/L,p H 6.7)、高糖缺氧乳酸酸中毒、高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培养基加5%碳酸氢钠溶液,p H 8.0)、高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高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培养基p H调至7.0)、高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糖(low glucose,含1.0 g/L葡萄糖)培养8组:低糖常氧、低糖缺氧、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低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与生长状态。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0 h、24 h、48 h、72 h、96 h、120 h的OD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百分含量;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数;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通过上述研究观察微环境中不同化学因素对HCC细胞的生物效应。2.选择对HCC细胞影响显著的微环境化学因素作为培养条件,并选取0.625μg/ml、1.250μg/ml、2.500μg/ml、5.000μg/ml、10.000μg/ml、20.000μg/ml、40.000μg/ml、80.000μg/ml和160.000μg/ml 9个不同L-OHP终浓度处理SMMC-7721 HCC细胞24 h、48 h、72 h,采用CCK-8法检测OD值,观察该化学性微环境中L-OHP半数致死浓度,确定后续实验采用的L-OHP浓度。3.应用选定的L-OHP浓度,在观察到的微环境中不同化学因素对HCC细胞生物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分组处理细胞。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与生长状态。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处理后0 h、24 h、48 h、72 h、96 h、120 h的OD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L-OHP处理组细胞周期百分含量;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各L-OHP处理组凋亡细胞数;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各L-OH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L-OHP处理组细胞迁移率。通过这些实验观察微环境不同化学因素对L-OHP的HCC细胞生物效应的影响。4.选择对HCC细胞影响显著的微环境因素,并采用选定浓度的L-OHP分组分别处理SMMC-7721株与Bel-7404株HC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内SET7/9、p53、p65表达,初步探讨微环境不同化学因素影响L-OHP的HCC细胞生物效应的机制。实验结果1.光镜下可见,各高糖处理组细胞皆呈三角形贴壁生长;各低糖处理组中,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组细胞变长,贴壁生长,而低糖常氧、低糖缺氧、低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时细胞于72 h漂浮死亡。2.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的HCC细胞受低糖与缺氧组合影响较为显著,故选择低糖缺氧(Control)、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Lactic acidosis+Metabolic alkalosis)4组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Transwell小室与划痕实验结果分别显示:与低糖缺氧组(Control)比较,Lactic acidosis组、Lactic acidosis+Metabolic alkalosis组G1期细胞百分含量增加、凋亡数与凋亡率降低或明显降低、细胞迁移率明显增加,Metabolic alkalosis组细胞凋亡数与凋亡率明显增加或增加、细胞迁移率降低。3.CCK-8法实验结果显示,在低糖与缺氧组合培养条件下,L-OHP处理HCC细胞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增殖抑制效应,其中10μg/ml L-OHP作用48 h HCC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0%。选取该L-OHP浓度分别处理低糖缺氧(L-OHP)、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OHP)、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L-OHP)、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Lactic acidosis+Metabolic alkalosis+L-OHP)4组HCC细胞。细胞培养48 h后,光镜下可见未加用L-OHP的低糖缺氧组(Control)细胞皱缩变圆,Lactic acidosis+L-OHP组和Lactic acidosis+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细胞变长贴壁生长,L-OHP组与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细胞大量死亡、漂浮。CCK-8法检测结果还显示与未加用L-OHP的低糖缺氧组(Control)比较,加用L-OHP各组24 h、48 h、72 h OD值均显著下降;与L-OHP组比较,加用L-OHP的其它3组OD值呈不同程度变化: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OD值下降,Lactic acidosis+L-OHP组与Lactic acidosis+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OD值增加、尤其前者。4.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未加用L-OHP的低糖缺氧组(Control)比较,L-OHP组与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S期细胞百分含量增加。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未加用L-OHP的低糖缺氧组(Control)比较,L-OHP组细胞凋亡数与凋亡率增加,细胞迁移率降低;与L-OHP组比较,Lactic acidosis+L-OHP组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迁移率增加,而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细胞凋亡数与凋亡率增加、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低糖、缺氧条件下,不同微环境化学因素组合处理SMMC-7721、Bel-7404两株细胞,与低糖缺氧组(Control)比较,Lactic acidosis组细胞内SET7/9表达明显增高,Metabolic alkalosis组SET7/9表达则明显降低;p65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相同条件联合L-OHP分组处理两株细胞时,与未加用L-OHP的低糖缺氧组(Control)比较,L-OHP组SET7/9表达明显降低(SMMC-7721细胞)或降低(Bel-7404细胞);与L-OHP组比较,两株细胞Lactic acidosis+L-OHP组SET7/9表达皆明显增加,Lactic acidosis+Metabolic alkalosis组都有所增高,而Metabolic alkalosis+L-OHP组SET7/9表达都降低;p65表达也未见明显变化。上述两种情况下两株HCC细胞皆未检测到p53表达。结论1、本研究所观察的微环境化学因素中,低糖与缺氧组合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效应最明显。此时,乳酸酸中毒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而抑制凋亡,代谢性碱中毒则呈现相反作用。2、在本研究低糖、缺氧条件下,一定浓度L-OHP能抑制HC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与降低细胞迁移率,这种效应被微环境中乳酸酸中毒削弱,但代谢性碱中毒有协同作用。3、在本研究低糖、缺氧条件下,一定浓度L-OHP在抑制H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同时会使胞内SET7/9表达下调,这种效应受微环境中代谢性碱中毒加强,却受乳酸酸中毒明显逆转。提示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7/9介导的胞内信号通路与L-OHP抗HCC细胞效应机制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图文】:
第二章 实验结果缺氧、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低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表一和表二)。光镜下可见,各高糖处理组细胞皆呈三角形贴壁生长;在低糖处理 72 h时,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组、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组、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组、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组细胞变长,贴壁生长,,而低糖常氧、低糖缺氧、低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组时细胞于培养 72 h后细胞形态变圆,呈现大面积漂浮死亡现象(图 2-1)。可见葡萄糖含量对细胞生长状态起决定作用,低糖状态下,乳酸酸中毒促进 HCC 细胞生长,代谢性碱中毒则抑制 HCC 细胞存活、生长。
细胞增殖抑制效应最为明显(图 2-2)。在观察范围内,微环境无论常氧或缺氧,也无论乳酸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高糖环境都能维持 HCC 细胞生长,虽然缺氧或缺氧合并乳酸酸中毒时癌细胞增殖能力不及常氧时(图 2-2 a-d)。低糖状态下,无论常氧或缺氧,与高糖培养(图 2-2 a)相比,96 h~120 h时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图 2-2 e);但如果合并乳酸酸中毒,细胞却能继续增殖,虽然增幅不及高糖合并乳酸酸中毒,也呈现缺氧时细胞增殖受抑比常氧时明显(图 2-2 f);如果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细胞 48 h 后也出现细胞增殖受抑,与未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图 2-2 e)比较,细胞增殖受抑情况明显提前,以合并缺氧时受抑效应更显著(图 2-2 g);如果同时合并乳酸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图 2-2 h),可见细胞增殖受抑效应变小,其变化类似合并乳酸酸中毒者,缺氧时细胞增殖受抑明显高于常氧时。这些结果多数同样提示葡萄糖对 HCC 生长起关键作用,乳酸酸中毒能增加细胞对微环境中葡萄糖缺乏的耐受性,而代谢性碱中毒则降低了细胞对葡萄糖缺乏的耐受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7
本文编号:2695361
【图文】:
第二章 实验结果缺氧、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低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表一和表二)。光镜下可见,各高糖处理组细胞皆呈三角形贴壁生长;在低糖处理 72 h时,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组、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组、低糖常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组、低糖缺氧乳酸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组细胞变长,贴壁生长,,而低糖常氧、低糖缺氧、低糖常氧代谢性碱中毒、低糖缺氧代谢性碱中毒组时细胞于培养 72 h后细胞形态变圆,呈现大面积漂浮死亡现象(图 2-1)。可见葡萄糖含量对细胞生长状态起决定作用,低糖状态下,乳酸酸中毒促进 HCC 细胞生长,代谢性碱中毒则抑制 HCC 细胞存活、生长。
细胞增殖抑制效应最为明显(图 2-2)。在观察范围内,微环境无论常氧或缺氧,也无论乳酸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高糖环境都能维持 HCC 细胞生长,虽然缺氧或缺氧合并乳酸酸中毒时癌细胞增殖能力不及常氧时(图 2-2 a-d)。低糖状态下,无论常氧或缺氧,与高糖培养(图 2-2 a)相比,96 h~120 h时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图 2-2 e);但如果合并乳酸酸中毒,细胞却能继续增殖,虽然增幅不及高糖合并乳酸酸中毒,也呈现缺氧时细胞增殖受抑比常氧时明显(图 2-2 f);如果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细胞 48 h 后也出现细胞增殖受抑,与未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图 2-2 e)比较,细胞增殖受抑情况明显提前,以合并缺氧时受抑效应更显著(图 2-2 g);如果同时合并乳酸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图 2-2 h),可见细胞增殖受抑效应变小,其变化类似合并乳酸酸中毒者,缺氧时细胞增殖受抑明显高于常氧时。这些结果多数同样提示葡萄糖对 HCC 生长起关键作用,乳酸酸中毒能增加细胞对微环境中葡萄糖缺乏的耐受性,而代谢性碱中毒则降低了细胞对葡萄糖缺乏的耐受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钱军;秦叔逵;杨爱珍;徐海军;华海清;刘沈林;;不同铂类药物对人肝癌细胞株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年05期
2 孙永臣;钱晓萍;刘宝瑞;胡静;胡文静;禹立霞;;小剂量奥沙利铂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3 刘利珍;简捷;吴建兵;黄龙璋;史芳;;Nimesulide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36期
4 钱洪;金涌;;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7年07期
5 王芳;柳江;阿依夏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J];中国癌症杂志;2006年10期
6 范平生,谢钊,吴志丽,冯克海,尹莉,李继德,季楚舒,胡冰,林新民,庄建生;经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提高部分抗肿瘤药物疗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69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69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