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循环lncRNAs作为潜在新型标志物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04 05:50
【摘要】:研究背景食管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约有477,900新发病例和375,000的食管鳞癌死亡患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食管鳞癌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临床上,用于食管鳞癌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钡餐、胃镜、组织活检及血清传统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目前,钡餐是食管鳞癌早期筛查最常用的手段,但由于其敏感性低不易发现食管内微小的病变,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食管鳞癌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方法的有创性限制了其在食管鳞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目前血清中SCCA和CYFRA21-1是临床常用于食管鳞癌检肿瘤标志物,但其对食管鳞癌早期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因此,寻找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好的可靠肿瘤标志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多种肿瘤组织及细胞中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失调,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同时,lncRNA可以外泌体(exosome)或蛋白复合物形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循环lncRNA被发现稳定存在于血清或其他人体体液。因此,这为寻找循环系统血清游离或exosomal lncRNAs作为肿瘤的无创诊断及预后监测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思路。本课题首先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与食管鳞癌相关差异表达的lncRNAs作为候选lncRNAs,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在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进行验证候选lncRNAs表达量,以筛选出差异明显的lncRNAs在血清及其exosome检测循环lncRNAs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筛选出食管鳞癌血清exosomal lncRNAs差异表达谱,结合回归分析构建食管鳞癌诊断模型并评价其在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同时通过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分别对食管鳞癌患者进行预后生存和独立因素分析;最后选取在血清exosome诊断价值最高的lncRNA UCA1在血清中检测其表达量并评估其在食管鳞癌的诊断效能。本研究将建立基于循环lncRNAs表达谱的食管鳞癌诊断模型并对其预后评估,为食管鳞癌的无创诊断及预后监测开辟新途径。第一部分基于血清exosomallncRNAs表达谱的食管鳞癌诊断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意义研究目的食管鳞癌是世界上常见的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用于早期诊断的高效标志物是迫切需要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xosomallncRNA可作为肿瘤诊断潜在稳定的标志物。本研究旨在筛选血清来源的exosomal lncRNA表达谱用于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监测。方法1.从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分离提取exosome,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印迹技术等多种方法鉴定exosome。2.筛选阶段,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qRT-PCR)在34对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及癌旁对照组织中检测筛选来自文献报道的24个食管鳞癌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s。3.确证阶段,将差异表达lncRNAs在202对食管鳞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exosome检测,建立食管鳞癌的诊断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效能。4.验证阶段,在另外111对血清exosome进一步验证lncRNAs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并评估预后独立因素。结果1.在食管鳞癌组织共筛选出20个差异表达lncRNAs。2.确证阶段,4 个 lncRNAs(UCAl、POU3F3、ESCCAL-1和PEG10)在食管鳞癌血清exosome均存在显著差异表达,且表达均上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UCA1、POU3F3、ESCCAL-1和PEG10诊断食管鳞癌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3(95%可信区间(CI)为0.687~0.776),0.717(95%CI 为 0.670~0.760),0.676(95%CI 为 0.628~0.720),0.648(95%CI 为0.599~0.69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基于4个lncRNAs表达谱的食管鳞癌血清exosome诊断模型,此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为0.844。3.验证阶段,通过qRT-PCR再次验证,食管鳞癌exosomal lncRNA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为0.853(95%CI为0.799~0.897),其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20%和80.20%。其对食管鳞癌TNMⅠ-Ⅱ、Ⅲ诊断AUC为0.820和0.935,显著高于SCCA 相应的 AUC:0.652 和 0.642(P0.001)。4.此外,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表达UCA1和POU3F3食管鳞癌患者比低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P0.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POU3F3可作为食管鳞癌独立预后因素(P=0.004)。结论1.血清 exosomal lncRNA 表达谱(UCA1、POU3F3、ESCCAL-1 和 PEG10)可作为食管鳞癌诊断的新型稳定肿瘤标志物。2.血清exosomalPOU3F3可用于食管鳞癌预后监测的独立因素。第二部分血清lncRNAUCAl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食管鳞癌是一种生长速度快且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多项研究表明,循环lncRNA可作为肿瘤预测的潜在新型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UCAl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表达及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6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样本,同时选取9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12例食管鳞癌患者行术前、术后比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UCAl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比较。分析食管鳞癌患者血清lncRNA UCA1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UCA1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食管鳞癌患者lncRNA UCA1的表达明显升高,且术后较术前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lncRNA UCA1诊断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其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和76.0%。此外,与SCCA(AUC=0.679)相比,lncRNAUCAl对食管鳞癌的诊断效能更高(P0.001)。结论血清lncRNA UCA1可以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及术后监测潜在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1;R730.43
【图文】:

循环lncRNAs作为潜在新型标志物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图1.血清外泌体的特征电子显微镜下exosome的图片(A);邋Zetasizer分析逡逑exosome的分布(B);流式细胞仪检测exosome表面分子(CD63和CD81)邋(C);逡逑

散点图,食管鳞癌,诊断价值,血清


图2NncRNA在食管鳞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外泌体的表达及诊断价值:确证阶段,逡逑运用qRT-PCR邋检测IncRNA邋UCA1邋(A),邋POU3F3邋(B),ESCCAL-1邋(C)邋and邋PEG10逡逑(D)在食管鳞癌患者(n=202)和健康对照组(n=202)血清外泌体的散点图,逡逑***p<0_001。ROC曲线分析UCA1邋(E),邋POU3F3邋(F),邋ESCCAL-1邋(G),邋PEG10邋(H)对逡逑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效能,***p<0.001。逡逑Figure邋2.邋The邋concentration邋and邋diagnostic邋values邋of邋candidate邋IncRNA逡逑biomarkers邋in邋serum邋exosomes邋for邋detecting邋ESCC.邋Scatter邋dot邋plots邋of邋UCA1邋(A),逡逑POU3F3邋(B).邋ESCCAL-1邋(C)邋and邋PEG邋10邋(D)邋IncRNA邋concentration邋analyzed邋by逡逑qRT-PCR邋and邋ROC邋curve邋analysis邋for邋the邋detection邋of邋ESCC邋using邋UCA1邋(E),逡逑POU3F3邋(F)?邋ESCCAL-1邋(G),邋PEG10邋(H)邋in邋healthy邋(n=202)邋and邋ESCC邋(n=202)逡逑patients5邋serum邋exosomes邋in邋training邋set,邋***p<0.001.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会娟;李建生;李道明;段艳峰;张志宇;曹静;李海梅;;Ang-2在食管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6年13期

2 章汴生;裴毅;;平阳霉素治疗晚期食管鳞癌21例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1987年04期

3 阿来日黑;曲木中国;;手术切除加电烙治疗右耳颞部鳞癌一例[J];实用肿瘤学杂志;1987年04期

4 张军;;人食管鳞癌的进一步扫描电镜观察[J];新疆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5 李长青;魏新林;;327例食管鳞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87年03期

6 赵镇清;张熙曾;刘亦庸;;贲门鳞癌[J];中国肿瘤临床;1987年04期

7 王宪国;食管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J];癌症;1988年05期

8 高东升;姜鲁宁;张修华;;气管内鳞癌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1988年11期

9 唐淑君;;642例梨状窝鳞癌的治疗[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8年01期

10 吴秋良,陆献瑜;直肠上部鳞癌一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明阳;;头部鳞癌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例[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曾蕾;曾珠;赵琼;;EGFR突变的女性鳞癌臀肌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3 俞新民;;鳞癌1例[A];2009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徐致祥;谭家驹;陈风兰;司建华;韩建英;;农家肥料污染水源诱发大小鼠前胃鳞癌[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胡伟汉;徐韬;伍国号;郭朱明;高远红;王芳;蔡修宇;;151例下咽鳞癌的治疗与预后[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贾志新;;西黄丸配合化疗治疗下咽鳞癌1例[A];西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09年

7 陈积愫;;阴茎鳞癌一例[A];2009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群;叶伟军;谢方云;李济时;;放疗在以手术为初治、完整切除的复发食管鳞癌中的治疗地位[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贾军;杨世勇;张志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黄俊星;李风月;宋振湘;肖蔚;;胸苷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龙华医院肿瘤科 王菊勇 副研究员;胃鳞癌的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张士舜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袁素 整理;抗鳞癌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3 闫茂慧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知晓五因素 远离食管鳞癌[N];保健时报;2015年

4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 李苏宜 整理 本报记者程守勤;食管鳞癌化疗释疑[N];健康报;2010年

5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高翠峰;食管鳞癌基因组研究告别“盲人摸象”[N];健康报;2014年

6 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科 周鹏翔;莫将鳞癌当疮疡[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吴一福;HSP70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发生发展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记者 陶婷婷;中美专家联手破解食管鳞癌高发“密码”[N];上海科技报;2018年

9 记者 田雅婷;8个与食管鳞癌相关基因突变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刘传书;我科学家发现食管鳞癌相关基因突变[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颖;IL-33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白雪;MMP-9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3 李世栋;KIF-15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4 吴园园;lncRNA CASC9促食管鳞癌生长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5 林青凤;KLK13下调促进食管鳞癌的侵袭和转移[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6 程慧娟;RAC1对下咽鳞癌增殖、侵袭影响的分子机制及其预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白鸽;PAQR3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功能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巧芳;食管癌根治性三维调强放疗生存预后分析及RNF2、P-AKT对食管鳞癌放疗的预后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9 齐晨;Shp2在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耐药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10 马建林;题目一:ZEB1诱导的miR-99b/let-7e/miR-125a基因簇促进食管鳞癌侵袭和转移 题目二:USP39促进食管鳞癌的生长并且预测不良预后[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昊;S100A8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张阳顺;Annexin A1蛋白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郭仲;乙二醛酶Ⅰ促进食管鳞癌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4 朱小茜;食管鳞癌PRL、PIGF、NGFR表达及意义[D];南华大学;2018年

5 王晓;预测食管鳞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差异蛋白ILK的发现及功能鉴定[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6 闫素真;循环lncRNAs作为潜在新型标志物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监测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8年

7 胡晓惠;CXCR-2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郑州大学;2018年

8 邢富臣;生长抑制因子2(ING2)敲低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的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9 张夏清;四硫代钼酸铵增强顺铂抗食管鳞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郑州大学;2018年

10 李彦桦;食管鳞癌相关微小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40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40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