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7 16:16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旨在为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皮肤科经病理确诊的19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共191个患者,男84例,女107例,男女比例为0.79:1。发病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6.06±12.47岁,≥60岁者占73.30%,其中男女比例为0.69:1,发病年龄及男女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2.病程1个月-32年,中位数为3年。3.皮损以单发为主(100.00%),以鼻单位(31.41%)、眼单位(28.27%)和颊单位(34.55%)尤为常见,H区的肿瘤占有较高的比例(21.47%)。临床分型中以色素增加型(176例92.15%)及糜烂或溃疡型(132例69.11%)为主。肿瘤表面有无糜烂或溃疡的形成在不同性别间(P0.05)及不同年龄段间(P0.05)有显著差异。4.191例患者皮损经组织病理学HE染色后均证实为基底细胞癌。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可分为结节型、浸润型、微结节型、腺型、色素型、硬斑病样型,其中结节和浸润型占90.57%,剩余病理亚型所占比例小于10%,结节型和浸润型与其他类型BCC在不同性别之间(P0.05)和面部H区分布上(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1.面部基底细胞癌多伴有有色素沉着,糜烂或溃疡发生率较高,是临床表现上普遍存在的特征。2.本病以颊部、鼻部、眼部单位等部位最为多见。3.面部BCC组织病理学分型中以结节型和浸润型较为常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9.5
【图文】:
第 3 章 材料与方法单位。额部以发际线为上外侧界,以鼻上连线为下界;鼻部以鼻根为上界,颊与鼻;眼部以眉下缘和眶下壁为界,包含内、下,双侧耳前,下颌缘以上,鼻唇沟、鼻鼻小柱、鼻基底为上界,额唇沟下界,双。颏部以颏唇沟为上界,鼻-口角至下颌的耳部则以附近无发皮肤为边界(图 1)。位和唇部单位的上部以及额头、颊部单位)。
图 2 加黑部分为面部H区研究方法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病理检验申请单及报告书,对确诊为面部基底细胞组织病理切片调出复查,凡诊断有疑问的患者请院内大病理科医生会科临床医师共同做出明确诊断。按照年份依次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部位、数目、颜色、症状、病理诊断等录入数据库。凡有下一者均不纳入研究范围: 1 确诊后多次来院治疗或复查而多次行病理将第一次记入患者数(排除重复记数) ;2 组织病理诊断不明确者;3 不完整者。
图 4.1 不同年龄段男女患者数量4.2 病程病程的定义是从发现皮损到病理确诊的时间,患者的病程为 1 年,中位数为 3 ( 0.08,32) 年。4.3 发病年龄
本文编号:275965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9.5
【图文】:
第 3 章 材料与方法单位。额部以发际线为上外侧界,以鼻上连线为下界;鼻部以鼻根为上界,颊与鼻;眼部以眉下缘和眶下壁为界,包含内、下,双侧耳前,下颌缘以上,鼻唇沟、鼻鼻小柱、鼻基底为上界,额唇沟下界,双。颏部以颏唇沟为上界,鼻-口角至下颌的耳部则以附近无发皮肤为边界(图 1)。位和唇部单位的上部以及额头、颊部单位)。
图 2 加黑部分为面部H区研究方法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病理检验申请单及报告书,对确诊为面部基底细胞组织病理切片调出复查,凡诊断有疑问的患者请院内大病理科医生会科临床医师共同做出明确诊断。按照年份依次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部位、数目、颜色、症状、病理诊断等录入数据库。凡有下一者均不纳入研究范围: 1 确诊后多次来院治疗或复查而多次行病理将第一次记入患者数(排除重复记数) ;2 组织病理诊断不明确者;3 不完整者。
图 4.1 不同年龄段男女患者数量4.2 病程病程的定义是从发现皮损到病理确诊的时间,患者的病程为 1 年,中位数为 3 ( 0.08,32) 年。4.3 发病年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秀英;钱芳;;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表浅基底细胞癌患者的疗效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5年04期
2 郑瑞;桑洁玉;董志珊;冯艳;;皮肤基底细胞癌79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刘梅;朱红;尹新江;何春涤;;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6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4 周虹;唐静;徐文荣;赵珍;;皮肤基底细胞癌178例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焦大凯;徐凯;张辉;尚燕;郝平;;基底细胞癌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夏莉;张宁妹;张晓鸣;王乐;;皮肤基底细胞癌7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7 潘武辉,李顺凡;多发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震锋;激活转录因子3促进皮肤癌细胞增殖机制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2 李曼;SATB1及miR-34a对皮肤基底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聪;147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9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5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