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BTK激酶抑制剂QL47的新靶点发现及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1:39
【摘要】:热休克蛋白是维持肿瘤细胞内稳态的重要组分,通过稳定多种导致癌症的原癌蛋白如激酶和转录因子的三维结构,从而平衡癌症细胞的内环境,促进癌症发生发展。靶向于热休克蛋白能够干扰其客户蛋白的结构,造成其不稳定进而被泛素化标记,最终经由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目前针对热休克蛋白抑制剂的研究多集中于HSP90和HSP70,多数的HSP90抑制剂结合于HSP90的N端结构域,通过与ATP竞争结合HSP90来发挥作用,但是这类抑制剂会引发HSF1转录因子激活,造成热休克家族蛋白的转录水平升高,这种负反馈会减弱HSP90打击肿瘤细胞的效果。HSP70作为HSP90的伴侣蛋白,参与体内新生蛋白的折叠,维持蛋白的结构稳定,同时HSP70还具有抗凋亡的作用,能够帮助癌症细胞抑制凋亡的发生。双重抑制诱导型的HSP70和持续表达的HSC70能够阻断HSP90的功能,导致原癌蛋白的降解,同时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基于此,开发新型HSP70抑制剂将为癌症的诊疗增加新的手段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内的多种蛋白,尤其是大量促进或驱动癌症的蛋白有相互作用,因此,建立基于HSP90的蛋白相互作用检测体系,能够检测热休克蛋白与客户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表征小分子的结合强弱,可覆盖大部分在研的临床靶点,并且实现对一些无法开发生化检测手段的靶点进行检测。该体系的开发将有助于新药的研发和老药新用的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EGFR胞外区结合,导致其自磷酸化激活,并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在我国致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是肺癌,非小细胞型肺癌约占我国肺癌发病率的80%,而在10%-3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会出现EGFR的突变,主要为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以及L858R点突变,这两种突变都会造成EGFR非依赖EGF的异常活化,持续驱动肿瘤的发生发展。针对EGFR活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第一代的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持续用药会诱发EGFR的T790M突变的产生,这种突变会导致患者对一代抑制剂产生耐药性。因此开发EGFR T790M的不可逆的高选择性抑制剂可以克服耐药性,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用药选择。第一部分:BTK抑制剂QL47的新靶点发现QL47为激酶BTK的不可逆抑制剂,在进行高通量筛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QL47在抗增殖实验筛选中对于FLT3-ITD突变型的AML细胞具有很强的效果,而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敲除BTK对于FLT3-ITD突变的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怀疑QL47具有其他的靶点,检测FLT3信号通路,我们发现FLT3-ITD在QL47作用下,蛋白发生降解,我们怀疑QL47是通过干扰了热休克蛋白辅助蛋白折叠的功能,影响了FLT3-ITD蛋白的稳定性导致其降解。我们利用47-Biotin探针发现QL47结合HSP70蛋白的N端结构域,通过LC-MS验证了 QL47不可逆结合于HSP70的C267位点。QL47能够影响HSP70的蛋白重折叠功能,但是对于HSP70的ATPase功能没有抑制,这表明QL47与HSP70的结合方式有别于传统的HSP70抑制剂VER155008,是一种新型的HSP70抑制剂。QL47作为新型的HSP70抑制剂,为今后的HSP70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和结构基础,第二部分QL47针对FLT3突变白血病的抗肿瘤机制研究QL47抑制了FLT3突变的白血病细胞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导致FLT3突变蛋白的降解,进而抑制下游的STAT5-MYC信号通路,从而体现了良好的FLT3突变的白血病细胞系的抗增殖效果。同时HSP70在肿瘤细胞内起到重要的抗凋亡作用,抑制了 HSP70能够导致抗凋亡因子XIAP的降解,进而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且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期。我们在BAF3-FLT3 mutant转基因细胞系上测试了QL47对于FLT3各种突变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QL47不仅能够降解FLT3-ITD蛋白,并且对于各种激活突变以及耐药性突变也都有较强的降解作用比如N676D和F691L。最后,我们在原代病人细胞以及小鼠移植瘤模型上都观测到了QL47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的增殖。因此,QL47为FLT3-ITD突变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并且在克服激酶耐药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第三部分:基于HSP90的蛋白相互作用检测体系的建立评估药物与其靶点在生理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是临床前药物研究中的需要面对的重要一环。鉴于HSP90在细胞中与多数激酶都有相互作用,并且稳定其结构,而小分子结合激酶后能够降低激酶与HSP90的结合。基于此原理,我们拟建立基于HSP90的蛋白相互作用检测体系,此体系以Split 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assay为基础,以荧光素酶的活性表征HSP90与激酶之间相互作用强弱,此体系能够覆盖多数与癌症相关的激酶靶点以及部分转录因子靶点,能够实现高通量筛选以发现有结合的小分子,并且能够对其结合力进行定量分析,是课题组已经建立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BaF3高通量细胞筛选库的补充和拓展,为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新的手段,能够提高老药新用以及新药筛选的效率。第四部分:EGFR选择性抑制剂CHMFL-EGFR-26的发现及研究研究团队在之前的研究中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BTK激酶抑制剂依鲁替尼具有一定的EGFRT790M的抑制活性,以此结构为基础,研究团队对依鲁替尼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靶向于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L858R点突变以及T790M突变型的EGFR不可逆抑制剂CHMFL-EGFR-26,该化合物采用一种新型的DFG-in-cHelix-out结合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系上的测试结果显示,CHMFL-EGFR-26在EGFR野生型及突变型细胞系之间取得了较好的选择性,在不影响EGFR野生型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突变型细胞的增殖并且导致细胞凋亡的产生,同时小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CHMFL-EGFR-26能够明显抑制两种EGFR驱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移植瘤的生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4.2
【图文】:

序列,结构示意图,分子伴侣蛋白,蛋白


,常的代谢和生存。同时HSPs在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转运等方面也发挥作用。HSP70以及HSP27同时还与关键的凋亡因子有相互作用,在细胞亡的发生[2]。目前,研究的最为深入的热休克蛋白为HSP90。逡逑SP90为依赖ATP的分子伴侣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与多种细胞有相互作用,并帮助稳定其三维结构,这类与HSP90有相互作用并依稳定其结构的蛋白称之为HSP90的客户蛋白。HSP90蛋白在进化中高度哺乳动物细胞中,HSP90可以划分HSP90A,HSP90B以及TRAP三个家中研宄最为深入的是HSP90A家族的蛋白,其编码基因表达两种HSP9090a和HSP90p邋),其中,HSP90a为诱导表达型,HSP90P在细胞中3]。HSP90a和HSP90p在序列上有85%的保守性,结构上分为三个结构构域(N-Terminal邋domain,邋NTD),中部结构域(Middle邋domain,邋MD)域(C-Terminal邋domain,邋CTD)邋[4](图1.邋1)。其中N-端结构域包含了邋A点,用于HSP90结合ATP,行使其ATPase活性。中部结构域用于识别种客户蛋白以及分子伴侣蛋白,同时调控ATPase的活性。而C末端结形成HSP90的二聚体[4]。逡逑732逡逑

热休克蛋白,图文,核酸,结构域


element(HSF)调控,当细胞受到外界压力下,HSF1激活,结合HSE,促进HSP72逡逑的转录表达,帮助细胞应激,维持细胞内稳态[5]。逡逑HSP70家族蛋白保守型较高,HSP70的结构包括两个结构域(图1.3),N逡逑端的ATPase结构域(ABD)和C端的底物结合结构域(PM),其中PBD含有EEVD逡逑motif,行使结合底物的功能和折叠功能,而N端的ATPase结构域利用ATP的水逡逑解循环为蛋白的折叠及释放提供能量[6](图1.2)。逡逑385逡逑N逦ATPase邋Domain逦Substrate邋Binding邋Domain逦Lid逦Q逡逑1逦537逦638逡逑Linger逡逑i逦^逦i逦i逦i逡逑Nucleotide邋binding邋domain/逦Substrate邋binding邋domain逡逑ATPase邋Domain逡逑图1.2HSP70结构示意图逡逑图文来源(Balchin,et邋al.邋2016)逡逑热休克蛋白HSP40以及核酸交换因子(nucleotide邋exchange邋factors,邋NEFs)逡逑严格调控HSP70的功能。HSP40能够识别并将底物转运给结合ATP状态的HSP70,逡逑这种状态下的HSP70两个结构域之间的连接区与PDB结构域的a-螺旋盖以及ABD逡逑结构域相互靠近,PDB结构域处于开放构像,使得客户蛋白易于和HSP70结合,逡逑在这种状态下与底物的结合和解离常数都较高,而HSP40与HSP70的结合能够大逡逑大促进ATPase的酶活

示意图,热休克蛋白,图文,来源


HSP70,促进ADP-ATP进行交换,打开PDB结构域的a-螺旋盖,释放完成折叠的逡逑底物,或者将其呈递给下游的HSP90进行折叠,或是进行泛素化标记经蛋白酶体逡逑途径发生降解(图1.3)。逡逑QLiD逦folding逡逑native逦intermediate逡逑洕邋Hsp70逡逑other逦high邋k0r邋and邋koff逡逑chaperone逦t逦for邋substrate逡逑systems逦ADP^逦I逡逑N.邋non-native逡逑孤-?邋i邋—逦y逡逑V邋J邋low邋kor,邋and逦J逡逑for邋substrate逦/逡逑\逦c邋opey逡逑图1.3HSP70/90辅助蛋白折叠示意图逡逑图文来源(Balchin,邋et邋al.邋2016)逡逑1.1.2热休克蛋白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逡逑目前研宄表明,热休克蛋白除了维持正常细胞的稳定外,在癌症细胞中,也逡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较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中的HSP90/70通常处于过表达逡逑的状态,通过多种途径维持癌症细胞的发生和发展。逡逑在癌症细胞中,经常有过度活化或发生突变的原癌蛋白驱动肿瘤发生发展,逡逑而其三维结构通常是不稳定的,需要HSP90/70的帮助,有文献报道,发生ALK逡逑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葆峰;解鸿波;沙宇;程卯生;;有丝分裂关键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2 欧武陵;胡胜;于丁;;癌症治疗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药物敏感性[J];中国肿瘤;2010年10期

3 方芳,刘景生;蛋白激酶抑制剂[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6年02期

4 郭宗儒;;与血管生成相关的三激酶抑制剂尼达尼布[J];药学学报;2017年04期

5 肖永胜;曾苏;;蛋白激酶抑制剂调控木犀草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01期

6 王伊文;刘艳芹;谢进;张英鸽;;影响癌症对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敏感性的因素[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2期

7 ;治疗白血病的蛋白激酶抑制剂——Bosutinib[J];药学进展;2008年03期

8 黄卫;曾富华;胡晓敏;;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7年02期

9 梅小斌,崔若兰;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和肾脏疾病[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0年04期

10 陈建超;孙悦;周志旭;孙铁民;;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大鼠肉瘤蛋白同源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瑞;黄涛;王文超;任涛;;抗肿瘤激酶抑制剂靶点筛选与选择性评价体系[A];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王鹏;杨加宾;孙春龙;李鲁申;胡兵;张蕊;吉民;;小分子ALK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3 叶子;王初;刘青松;;不可逆蛋白激酶抑制剂靶标蛋白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6年

4 徐利保;杨晓虹;孙薇;周小平;徐岩;;Rho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张宁;李刚;肖波;刘运海;蔡艳;孙新刚;梁静慧;;Rho激酶抑制剂对EAN发病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丁素菊;刘康;毕晓莹;;Rho激酶介导的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初探及Rho激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崔国惠;李新刚;陈燕;吴青;;TSA抑制NB4细胞去乙酰化酶活性并促进细胞周期素激酶抑制剂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牛玉强;林媛;李妍;刘晓;姜威;余利岩;王彦昶;司书毅;;微生物来源的Aurora-B激酶抑制剂筛选及其分离、结构鉴定和抗肿瘤活性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9 戴玉田;孙则禹;Chitaley K;Webb RC;Mills TM;Lewis RW;;应用Rho激酶抑制剂对大鼠阴茎勃起的作用[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宁;李刚;肖波;刘运海;蔡艳;孙新刚;梁静慧;;Rho激酶抑制剂对OX40和OX40L mRNA在EAN中表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路人丙;激酶抑制剂开发是一本糊涂账[N];医药经济报;2017年

2 路人丙;激酶抑制剂拓展适合症跨越三大难关[N];医药经济报;2018年

3 翻译 李勇;激酶抑制剂时代[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伊遥 编译;蛋白激酶抑制剂:揭开CNS药物开发新篇章[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编译 李勇;CLL新药研发进入激酶抑制剂时代[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国内替尼类开发思进取[N];医药经济报;2014年

7 孙金花;治疗CNS疾病,蛋白激酶抑制剂研发显现希望[N];中国医药报;2012年

8 汤森路透;癌症治疗领域药物[N];中国医药报;2016年

9 ;JN-2518寻求合作[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刘飞扬 孙策 王弘毅;“抗癌良方”或从科学岛开出[N];合肥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晨;BTK激酶抑制剂QL47的新靶点发现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卫星;四元杂环修饰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和铱催化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王傲莉;针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激酶抑制剂药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王增军;附睾蛋白激酶抑制剂Eppin和精囊蛋白Semenogelin 1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杜娟;计算机辅助激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和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蕾磊;应用质谱技术筛选激酶抑制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古国贤;蛋白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8 秦晋;几类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夏冬辉;原癌蛋白PIM-1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段衍超;Wee1激酶抑制剂MK-1775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应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棣华;抑制细胞坏死的RIP1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D];苏州大学;2018年

2 王甜;378种激酶抑制剂抗囊型包虫病的筛选[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3 李书林;4-氨基吡啶类Rho激酶抑制剂的设计、生物测活和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吕凤超;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TypeⅡ不可逆BMX激酶抑制剂的开发[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付昱;1H-吡唑并[3,4-d]嘧啶类广谱RAF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6 段志刚;磺酰胺基取代的嘧啶联苯类杂环衍生物作为潜在的变构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吉林大学;2014年

7 魏园园;腺苷激酶抑制剂对大鼠脑组织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7年

8 韩春晓;基于化学信息学的B-Raf激酶抑制剂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欣然;异喹啉类和4-氨基吡啶类Rho激酶抑制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宋盼盼;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丙二酰胺类及脲类关键中间体的合成[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9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89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