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术肛门功能及精细解剖的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2:40
【摘要】:【目的】1、低位直肠癌实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之后有着较多的排便失禁情况,本研究从与齿状线不同距离的粘膜下神经纤维密度和括约肌间隙内外侧神经纤维密度以及直径分布特点的角度,解释其失禁现象的原因。2、比较直肠癌适形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排便功能和肿瘤学预后。【方法】1、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的16例患者,其中4例行术前放化疗,12例未行术前放化疗。对包含内外括约肌的大切片进行H-E、VB染色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直肠肛管的精细结构并识别其分布的神经特点。2、2011年至2016年某一手术组共收治低位直肠癌病人175例,按照所行手术方式分为适形切除术组(第1组,52例),低位前切除术组(第2组,54例)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组(第3组,69例)。并回顾性分析其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学和随访的肿瘤学和排便功能预后数据。【结果】1、直肠粘膜下神经纤维的密度在齿状线以下5mm处最高。在齿线水平以下,相对于粘膜下层、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括约肌间隙具有最高的神经纤维密度和最大的神经纤维直径,此外括约肌间隙可见Pacinian小体和大量的弹力纤维。2、与LAR组相比,CSPO组的肿瘤位置较低[3(3-4)vs.5(4-5)cm,P0.001],远切缘较短[0.5(0.3-1)vs.1.5(1-2)cm,P0.001],肿瘤直径较小[3(2-3.7)vs.3.5(2.75-4.5)cm,P=0.003],T分期及N分期更早。在Wexner评分,患者在排便满意率,随访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方面,CSPO组与LA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PR组相比,CSPO组肿瘤部位相似,肿瘤直径较小,T分期较早,N分期较早,远处转移率较低(P=0.03),无进展生存期较长(P=0.03),总生存期较长(P=0.02)。【结论】1、低位直肠癌术中应尽可能多的保留肛门内括约肌、齿线和肛管组织,以更多的保留齿状线周围丰富的粘膜下神经组织,同时应该避免括约肌间隙从上向下过多的分离,从而减少破坏括约肌间隙内的神经纤维,Pacinian小体以及弹力纤维。2、与LAR组相比,CSPO组肿瘤位置明显更低,分期更早,术后肿瘤学预后和控便能力相当。与APR组比较,CSPO组肿瘤位置相似,分期更早,远处转移率更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因此,适形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超低位直肠癌病人不适用于低位前切除术,而可能需要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情况时,一种替代性保肛手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37
【图文】:
-9-图 1. 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和括约肌间隙以及其中神经的总体观。a:括约肌间隙(ISS)位于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之间。 H&E 染色可以清晰显示其所在位置。 b:用 S-10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清楚地显示棕色的神经纤维。在括约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的神经纤维。黏膜下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疏松(图 2-a-1,图 1 箭头所指区域),神经呈褐色,与较多的血管和疏松结缔组织临近(图 2-a-2,图 1 三角形所指区域)。内括约肌内可见少量神经分布(图 2-b-1,图 1 椭圆形所指区域)。肌束间的神经束也伴有血管及一些疏松结缔组织,并被肌束之间的神经鞘膜包裹。内括约肌内多数神经束按与内括约肌平滑肌束平行的方向分布(图 2-b-2,3)。少数神经纤维垂直于括约肌间隙内纵向的联合纵肌和内括约肌,这可能是从括约肌间隙内的神经束分支而来(图 2-b-4)。
门直肠各层次神经的分布。a-1:粘膜下神经(棕色)。a-2:较高放大倍数棕色)。b-1,2,3,4:内括约肌中的神经纤维。c:联合纵肌中的神经纤维。d:维并不丰富,箭头指示了肌束间的神经纤维。e:齿状线下方的粘膜下层中有纤维。约肌间隙神经纤维(图 3-a 箭头所指,图 3-b)多数平行于联合纵
图 3 括约肌间隙中的神经。a:100×联合纵肌内神经纤维,大多数神经纤维平行于括约肌间隙内联合纵肌的纵向肌肉束(箭头所指),同时也有少量神经纤维垂直于联合纵肌走行方向。b:括约肌间隙中平行于平滑肌方向的神经。c:40×括约肌间隙中的神经纤维,方向垂直于联合纵肌束的平滑肌方向。(二)比较粘膜下神经纤维密度统计 100 倍视野下的神经纤维数量,为减少随机误差,从选取距离齿线相同距离的 4 个位置,得到平均值。表 1.距离齿线不同距离的黏膜下层的神经纤维密度(100×)距离(cm) 1.5 1 0.5 0 -0.5密度 2.90±1.68 4.06±2.50 4.94±3.87 4.23±2.78 8.48±6.42
本文编号:279412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5.37
【图文】:
-9-图 1. 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和括约肌间隙以及其中神经的总体观。a:括约肌间隙(ISS)位于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之间。 H&E 染色可以清晰显示其所在位置。 b:用 S-10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清楚地显示棕色的神经纤维。在括约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的神经纤维。黏膜下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疏松(图 2-a-1,图 1 箭头所指区域),神经呈褐色,与较多的血管和疏松结缔组织临近(图 2-a-2,图 1 三角形所指区域)。内括约肌内可见少量神经分布(图 2-b-1,图 1 椭圆形所指区域)。肌束间的神经束也伴有血管及一些疏松结缔组织,并被肌束之间的神经鞘膜包裹。内括约肌内多数神经束按与内括约肌平滑肌束平行的方向分布(图 2-b-2,3)。少数神经纤维垂直于括约肌间隙内纵向的联合纵肌和内括约肌,这可能是从括约肌间隙内的神经束分支而来(图 2-b-4)。
门直肠各层次神经的分布。a-1:粘膜下神经(棕色)。a-2:较高放大倍数棕色)。b-1,2,3,4:内括约肌中的神经纤维。c:联合纵肌中的神经纤维。d:维并不丰富,箭头指示了肌束间的神经纤维。e:齿状线下方的粘膜下层中有纤维。约肌间隙神经纤维(图 3-a 箭头所指,图 3-b)多数平行于联合纵
图 3 括约肌间隙中的神经。a:100×联合纵肌内神经纤维,大多数神经纤维平行于括约肌间隙内联合纵肌的纵向肌肉束(箭头所指),同时也有少量神经纤维垂直于联合纵肌走行方向。b:括约肌间隙中平行于平滑肌方向的神经。c:40×括约肌间隙中的神经纤维,方向垂直于联合纵肌束的平滑肌方向。(二)比较粘膜下神经纤维密度统计 100 倍视野下的神经纤维数量,为减少随机误差,从选取距离齿线相同距离的 4 个位置,得到平均值。表 1.距离齿线不同距离的黏膜下层的神经纤维密度(100×)距离(cm) 1.5 1 0.5 0 -0.5密度 2.90±1.68 4.06±2.50 4.94±3.87 4.23±2.78 8.48±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楼征;何建;朱晓明;龚海峰;张卫;;经肛门拖出式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年01期
2 任东林,罗湛滨,范小华;直肠癌超低位双吻合器吻合吻合口狭窄原因分析及预防[J];外科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本文编号:2794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79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