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cIAP2在胆囊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20-10-14 09:21
   【研究背景】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仍不明确。抑制凋亡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关键因素,可使肿瘤在恶劣的微环境中生长和转移。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因抑制细胞凋亡而得名,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IAPs家族中研究最多的是Survivin,该家族另一重要成员c IAP2与肿瘤的关系研究甚少,与胆囊癌的关系更是未见相关报道。已知TNF-a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募集RIP1、c IAP2等蛋白形成信号“复合体I”,通过该复合体启动TNF-a致细胞生存或凋亡通路,RIP1泛素化是启动细胞生存通路的重要因素。c IAP2作为“复合体I”成员,具有泛素酶活性,推测c IAP2通过泛素化修饰RIP1使TNF-a启动了细胞生存通路,从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本课题拟探讨c IAP2在胆囊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胆囊癌发展机制。【方法】1、荧光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临床胆囊癌组织(GBC)c IAP2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2、在GBC细胞NOZ中沉默或过表达c IAP2,应用CCK8、划痕实验、Trsanwell小室、与HDLEC共培养实验检测c IAP2对NOZ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构建裸鼠原位GBC,观察c IAP2对裸鼠GBC生长及转移的影响。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及ELISA方法探索c IAP2与TNF-a-NF-κB(P65)和TNF-a-VEGF-C相关性。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定位验证c IAP2与RIP1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泛素突变体探索c IAP2靶向修饰RIP1的方式。【结果】1.GBC组织中c IAP2表达与患者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c IAP2 m RNA和蛋白在GBC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 RNA:6.54±0.88 Vs 3.25±0.39,P0.05;蛋白:0.2854±0.0061 Vs 0.1722±0.0084,P0.05)。临床病理参数分析:c IAP2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正相关(X 2=13.227,P0.001);c IAP2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者(34个月);c IAP2高表达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16.7%)显著低于低表达者(64.3%),P0.05。2、c IAP2对胆囊癌NOZ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成功构建两组c IAP2干扰细胞NOZ,分别为sic IAP2#1和sic IAP2#2,以及c IAP2高表达NOZ细胞。CCK8检测:第60h检测时,干扰c IAP2表达后sic IAP2#1组(0.840±0.028)和sic IAP2#2组(0.773±0.015)NOZ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1.118±0.058)显著下降;过表达c IAP2组(1.314±0.005)的NOZ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空载体组(1.001±0.002)。划痕实验:第24h检测时,干扰c IAP2表达后sic IAP2#1组(38.67±1.20%)和sic IAP2#2组(40.00±2.08%)NOZ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56.67±2.40%)显著下降;过表达c IAP2组(84.67±2.60%)的NOZ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高于空载体组(55.0±2.08%)。Transwell小室:干扰c IAP2表达后sic IAP2#1组(148±8.32)和sic IAP2#2组(154.7±8.37)NOZ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290.3±11.83);过表达c IAP2组(376.3±7.84)的细胞侵袭能力相对空载体组(257.3±9.26)显著升高。胆囊癌NOZ细胞与HDLEC共培养:干扰c IAP2表达后sic IAP2#1组(11.0±0.58)和sic IAP2#2组(11.33±1.86)细胞的淋巴成管能力较对照组(18.67±1.76)明显下降;过表达c IAP2组(27.33±0.88)的细胞淋巴成管能力相对空载体组(17.67±1.45)显著升高。3、c IAP2对裸鼠GBC的形成、腹腔淋巴结转移和微淋巴管形成的影响接种干扰c IAP2组细胞(sic IAP2#1)与对照组比较,裸鼠GBC平均重量降低(1.074±0.160g Vs 1.701±0.228g,P=0.0405)、腹腔转移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减少(2.250±1.11 Vs 7.125±1.977,P=0.0497)、GBC淋巴管密度降低(5.625±1.668 Vs11.88±2.781,P=0.0436);接种过表达c IAP2组与空载对照组细胞比较,裸鼠的GBC平均重量增加(2.544±0.298g Vs 1.689±0.239g,P=0.0421)、裸鼠腹腔转移淋巴结平均数量增加(18.750±4.843 Vs7.000+1.982,P=0.0414)、GBC淋巴管密度增高(17.75±1.509 Vs 11.50±2.22,P=0.0354)。4、c IAP2对TNF-a诱导的NF-κB和VEGF-C活性的影响,以及对RIP1的泛素化修饰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TNF-a刺激不同组NOZ细胞后NF-κB(P65)的活性,结果显示c IAP2干扰组:sic IAP2#1组(0.553±0.069)和sic IAP2#2组(0.637±0.067))的NF-κB(P65)的活性显著低于干扰对照组(1.157±0.069);c IAP2过表达组(1.413±0.147)的NF-κB(P65)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空载组(0.930±0.073)。Westre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移情况,干扰c IAP2表达后,TNF-a刺激引起NOZ细胞NF-κB核转移减少;过表达c IAP2,TNF-a刺激引起NOZ细胞NF-κB核转移增加。ELISA检测c IAP2对VEGF-C活性的影响,c IAP2干扰组:sic IAP2#1组(44.67±3.71)和sic IAP2#2组(52.67±3.93)的VEGF-C的活性显著低于干扰对照组(95.33±4.91);c IAP2过表达组(148.0±6.81)的VEGF-C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空载组(84.67±4.81)。免疫共沉淀和荧光共定位实验结果显示在NOZ细胞内c IAP2可结合RIP1,并通过K63位点对RIP1进行多聚泛素化修饰。【结论】1、c IAP2在人GBC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2、c IAP2可促进GBC细胞增殖、侵袭和淋巴管形成,从而促进GBC生长、微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3、c IAP2可增强TNF-a诱导的NF-κB(P65)和VEGF-C表达。4、c IAP2可与RIP1结合,并通过K63位点对RIP1进行多聚泛素化修饰。
【学位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5.8
【部分图文】:

胆囊癌,胆囊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蛋白


图 1-1 qRT-PCR 检测胆囊癌及癌旁组织 cIAP2 mRNA 的表达情况(胆囊癌组织/癌旁胆囊组织,-ΔΔCt 值)表 1-1 胆囊癌组织、癌旁组织 cIAP2 mRNA 的表达情况分组 例数 cIAP2 mRNA(2-△CT) 2-△△CTp胆囊癌组织 44 6.54±0.88 2.43 0.000旁胆囊组织 44 3.25±0.392、免疫组化检测 cIAP2 蛋白在人的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cIAP2 蛋白在胆囊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胆囊组织表达,结果显示 cIAP2 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图 1-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癌组织中 MOD=0.2854±0.0061,癌旁胆囊组织中 MOD=0.1722±0.008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胆囊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胆囊癌


18图 1-2 免疫组化检测 cIAP2 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A)胆囊癌组织;(B)正常胆囊组织cIAP2 mRNA 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胆囊癌组织中 cIAP2 mRNA 表达情况与影响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几要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

胆囊癌,患者,患者预后


P2 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系P2 mRNA 低表达的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34 个月,cIAP2 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18 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rank 值:4.508,P=0.03),见图 1-3。2 年总体生存率,cIAP2的胆囊癌患者组明显(16.7%)低于 cIAP2 低表达的胆囊癌患)。提示 cIAP2 mRNA 高表达的胆囊癌患者预后较差。21 7 14 13.227 23 6 1730 9 21 0.009 14 4 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宗琦;;胆囊癌的外科治疗[J];水电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吴世勇;胡苗苗;李梅;郑银元;;厚壁型胆囊癌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年01期

3 姜小清;冯飞灵;;胆囊癌外科治疗的思考与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年03期

4 程南生;;胆囊癌外科治疗的共识与分歧[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年03期

5 李斌;姜小清;;胆囊癌的规范化手术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年03期

6 冯飞灵;程庆保;高庆祥;李斌;于勇;易滨;刘辰;姜小清;;左半部分胆囊癌与右半部分胆囊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年03期

7 于志远;孙岩;;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年03期

8 刘辰;姜小清;;胆囊癌的综合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18年06期

9 路钢;;胆囊癌手术治疗患者中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43期

10 赵美良;;胆囊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承宗;RIP1对胆囊癌TNF-α诱导VEGF-C表达及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2 江小杰;cIAP2在胆囊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3 方征;PTEN对胆囊癌的预后价值评估和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4 闫婧雅;MicroRNA-30d-5p通过靶向调节LDHA表达对胆囊癌增殖、侵袭和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5 张亦弛;Hsa-miR-99a-5p在胆囊癌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6 梁海滨;miR-143-3p调控人胆囊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7 张飞;翻译起始因子eIF3d通过调控GRK2蛋白稳定性促进胆囊癌发生发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8 王寿华;LncRNA H19、MINCR与circRNAFOXP1在胆囊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张学林;miRNA-155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索拉非尼干扰其表达对人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年

10 刘子君;TUBB3在胆囊癌中上调表达并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胆囊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玲;薯蓣皂苷对胆囊癌增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张戊子;M0期胆囊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GCSS模型的建立[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俊昶;沉默OTUD1基因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4 胡矩强;siRNA沉默B7-H4分子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5 杨艺典;基于羧基/氨基功能化荧光聚合物纳米探针的胆囊癌的荧光/光声成像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逄淑东;胆囊结石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7 刘雪娟;CD44在胆嚢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9年

8 李海明;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150例胆囊癌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9 刘畅;ZIP4在胆囊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吕艳;MRCP结合DWI对胆囊癌T分期的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0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40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