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3:59
   乳腺癌是女性最普遍的恶性疾病。与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2008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世界的12.2%和9.6%;而造成90%实体瘤病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乳腺癌转移。乳腺癌远端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原位瘤细胞浸润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在新的微环境中产生转移灶。然而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可以分为腔膜样型、基底细胞样型、HER2过表达型和正常乳腺样型等4种亚型。乳腺癌异质性的特征也使得对乳腺癌转移标准的评估产生了很大的风险,而且在治疗上也非常困难。表皮-间质转换(EMT)指的是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表皮样细胞转变为间质样细胞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如:E-cadherin)表达降低,细胞极性丧失,细胞骨架发生重塑,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EMT过程是胚胎发育中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随后也发现EMT在伤口愈合、炎症反应、组织重建、肿瘤转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细胞EMT发生导致细胞浸润能力增强,因此EMT也被认为是肿瘤细胞转移的起始步骤之一。在分子水平上,E-cadherin表达缺失是EMT发生的最重要标志事件。此外,很多转录因子,如Snail、Twist、ZEB1、ZEB2和FOXC2等均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抑制E-cadherin启动子的活性诱导EMT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参与E-cadherin的转录调控过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2、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和Suv39H1、以及DNA甲基转移酶等都可以抑制E-cadherin基因的转录。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的失调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在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人类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新机制。PRMT7属于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的Ⅱ型成员,参与介导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的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已有的研究表明,PRMT7可以参与男性印记基因甲基化、核糖体RNA的组装、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分化等多项生理活动。但是现在还没有关于PRMT7参与肿瘤发生或转移的报道。我们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RMT7在乳腺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同时Oncomine数据库的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结论。在细胞水平上,我们发现PRMT7在恶性乳腺癌细胞内高表达,而且过表达PRMT7可以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和转移。在过表达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过程中,E-cadherin等表皮markers表达下调;而N-cadherin等间质markers表达上调。进一步研究发现,PRMT7能够抑制表皮marker E-cadheri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转录因子YY1能够与PRMT7和HDAC3直接结合,并招募二者到E-cadherin启动子上发挥转录抑制作用;在此过程中,PRMT7介导的H4R3me2s修饰水平在E-cadherin启动子上增加,同时伴随着H3K4me3、H3Ac和H4Ac修饰水平的减少。相反,降低PRMT7表达后,E-cadherin水平有所恢复,这主要是因为E-cadherin启动子上H4R3me2s修饰减少,而H3K4me3和H4Ac修饰增加。我们的研究表明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一个重要诱导因子,同时我们也揭示了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和转移的一种新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该研究成果为开发靶向PRMT7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737.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表皮-间质转换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一) 表皮-间质转换
        (二) 肿瘤细胞转移
        (三) EMT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
    二、EMT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一) EMT与DNA甲基化
        (二) EMT与组蛋白修饰
        (三) EMT与非组蛋白修饰
        (四) EMT与miRNAs介导的翻译后修饰
    三、人PRMT7 研究进展
        (一) PRMTs家族简介
        (二) PRMT7 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四、转录因子YY1 和去乙酰化酶HDAC3 的研究进展
        (一) YY1 的发现
        (二) YY1 的功能
        (三)HDAC3 的研究概述
    五、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一) 立题依据
        (二)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仪器
        (二) 试剂
        (三) 抗体
        (四) 质粒
        (五) 细胞系
    二、实验方法
        Ⅰ、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一) 表达质粒构建
            (二) 干涉质粒构建
            (三) 质粒提取方法
            (四) RNA提取、逆转录和Real-time PCR
            (五)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六)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七)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
            (八) ChIP-re- ChIP实验
            (九)蛋白纯化及GST pull down实验
            (十) 免疫荧光实验(IF)
        Ⅱ、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一) 细胞培养
            (二) 细胞瞬时转染
            (三) 慢病毒的包装及侵染
            (四)报告基因检测
            (五)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
            (六)细胞划痕实验
            (七)明胶酶谱实验
            (八) MTT细胞活力检测
        Ⅲ、临床病理及活体实验
            (一)免疫组化实验(IHC)
            (二) 苏木精-伊红染色(HE)
            (三)裸鼠成瘤实验
            (四)裸鼠转移实验
        Ⅳ、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PRMT7 的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正相关
        (一) PRMT7 在高转移的乳腺癌细胞内高表达
        (二) PRMT7 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二、PRMT7 异常表达诱导EMT发生
        (一) PRMT7 过表达诱导乳腺表皮细胞发生EMT
        (二)PRMT7 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
        (三)降低PRMT7 表达部分逆转EMT发生
    三、PRMT7 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
        (一) PRMT7 过表达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二)降低PRMT7 表达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四、PRMT7 介导的EMT进程中,E-cadherin启动子上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
        (一) PRMT7 抑制E-cadherin启动子的活性
        (二) E-cadherin启动子上H4R3me2s修饰水平增加伴随着H3K4me3 减少
        (三) H4R3me2s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之间存在crosstalk
    五、YY1 招募PRMT7/HDAC3 复合物抑制E-cadherin的转录
        (一) PRMT7 与YY1 和HDAC3 存在于同一复合物中
        (二) YY1 与HDAC3 直接结合
        (三) YY1 招募PRMT7/HDAC3 到E-cadherin启动子进行转录抑制
    六、PRMT7 促进乳腺癌的远端转移
        (一) PRMT7 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转移
        (二) PRMT7 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的生长
第四部分 讨论
    一、PRMT7 与肿瘤转移
    二、表观修饰与EMT
    三、YY1-PRMT7-HDAC3 三元复合物
    四、EMT与肿瘤细胞干性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啸原;用“印度阅兵”形容乳腺癌合适吗?[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张维彬,汪波,石灵春;中医药在现代乳腺癌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1期

4 薛志勇;食物与乳腺癌[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4期

5 王旬果,王建军,郑国华;乳腺癌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2年33期

6 陆尚闻;;男人也患乳腺癌[J];环境;2003年12期

7 ;新技术清晰拍摄早期乳腺癌细胞[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8 田富国;郭向阳;张华一;;乳腺癌诊治研究新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S1期

9 马涛,谷俊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郭庆良,谷俊朝;乳腺癌和瘦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红燕;疾病状态下CYP4Z1和4A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药物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凯;ID(inhibitor of DNA binding)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细胞的分化并影响乳腺癌的预后[D];复旦大学;2014年

3 江一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基因变异检测及其功能论证[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邵;酪氨酸去磷酸化增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治疗中靶向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姚若斯;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侯培锋;α-酮戊二酸二甲酯(DM-2KG)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发高致瘤性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丽丽;分泌蛋白SHON调控乳腺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丽艳;PI3K抑制剂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协同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朴俊杰;乳腺癌差异基因筛选及PAIP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10 余科达;功能性论证雌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易感性的关联[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文英;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D];郑州大学;2011年

2 贾晓菲;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癌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靳文;乳腺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吴坤琳;TLR4/MyD88信号通路对乳腺癌侵袭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葛广哲;树鼩乳腺癌模型的建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余良飞;HMGB1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侵袭作用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7 单系金;Mfn2磷酸化修饰对其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重要性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8 徐晶;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iR-210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9 李丽;Mfn2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10 杨洋;醌氧化还原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1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851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