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与肿瘤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8-19 01:02
  免疫应答之后,大多数效应T细胞凋亡,只有少数细胞形成记忆T细胞.根据其分布、功能和转录因子的不同,可将记忆T细胞分为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中央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TRM细胞是非循环的淋巴细胞,分布于非淋巴组织中,包括皮肤和黏膜组织、泌尿生殖系统、脑组织、呼吸系统、肺和肝脏等组织中.当病原微生物入侵后,能够直接和快速产生防御反应.此外,TRM细胞在肿瘤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也发挥十分重要的功能.TRM细胞包括CD4+和CD8+T细胞,表达CD69和/或CD103,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细胞因子和/或杀伤功能,连接天然免疫和过继免疫,启动全身性免疫应答.此外,研究表明TRM细胞的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50(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与肿瘤研究进展


T的研究进展

功能图,细胞,种类,功能


TRM细胞表达CD69和/或CD103,位于病原菌入侵的初始部位,为皮肤、生殖道等周围屏障组织的病原菌入侵提供一线防御,在感染免疫中发挥快速的防御反应,同时参与肿瘤、变态反应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控,是疫苗研究的基础.TRM为疫苗开发创造了条件,需研究的问题包括疫苗接种路线,抗原的持久性以及免疫刺激信号如何优先建立TRM系统等方面,并仍有很大的发现空间.TRM细胞的形成、维持、调控以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CD8+CD103+TRM细胞浸润肿瘤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CD103是肿瘤反应性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可作为肿瘤预后的预测分子.此外,肿瘤浸润TRM细胞高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根据发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并研制调节这些分子表达或功能的药物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表面标志物CD103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尤为重要然而,如何上调CD8+T细胞表面CD103的表达,增加肿瘤相关TRM细胞的数量,降低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增强免疫防御,提高免疫治疗水平,是抗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TRM细胞的驻留特点也为器官移植带来了临床挑战,TRM的组织驻留和免疫反应迅速强烈特性,使得器官移植患者容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此外,当TRM细胞识别出无害的抗原或自身抗原时,它们的激活会导致机体严重受损,这种损害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反复发生的.CD4+TRM细胞最近被证明可以驱动过敏性气道疾病(在小鼠中模拟哮喘),并可能导致屏障部位的延迟型超敏反应.如何靶向清除或抑制供体器官以及过敏性气道的TRM细胞,为临床移植和治疗服务,也具有重大意义.

功能图,种类,功能,肿瘤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T细胞被激活从而增殖、分化,部分T细胞被保留在外周组织中,而不再参与血液循环[39].这些组织驻留的CD8+记忆T细胞在屏障表面和非淋巴器官中巡逻,保护机体免受病毒和细菌感染以及肿瘤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最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40].TRM细胞在阻止实体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常经过转化、克隆性增生和演进.大多数实体肿瘤患者的死亡不是由于原发肿瘤的生长引起,而是由于肿瘤细胞转移、逃逸免疫监视导致,因此免疫监视对保护肿瘤免疫起关键作用[41].肿瘤进展中TRM细胞的浸润程度与临床的分期和治疗预后有极大的关系.肿瘤中CD8+TRM浸润程度高、肿瘤分期较低,患者预后更好[5].CD8+TR M具有强大的细胞毒性活性.CD8+CD103+TIL高表达颗粒酶A、B和穿孔素[33,42].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RM细胞常积聚于肿瘤中,尤其是上皮来源的肿瘤[43].CD8+CD103+T细胞直接杀伤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同时,激活CD103可直接使CD8+T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B,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33,42](图4).CD103+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加与患者病情改善和生存期相关.膀胱癌中CD10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增多也与预后良好相关[44],CD103+T细胞的密度与肿瘤大小成反比.最近的研究表明,CD103整合素可作为乳腺癌[45]和肺癌[43]预后良好的生物标志物.CD8+CD103+T细胞已成为很多肿瘤疾病(包括口腔、卵巢、肺、子宫内膜和乳腺癌)生存的预测标志物[46~48].


本文编号:3350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350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