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珂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治疗良性肿块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11:38
目的:评价安珂(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55例应用安珂(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房肿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51例应用传统开刀切除乳腺肿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术后病灶残留、术后瘢痕形成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13.7%的发生率(P<0.05);术后3个月的时候,患者复查超声均未发现肿块残留及复发,大多数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安柯(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超声的帮助下对乳房肿块的定位比较精准,能够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对于临床上彩超发现但不可触及的病灶以及乳腺多发肿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不影响美容的手术方式。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珂(EnCor)旋切刀头刺入乳腺病灶底部
安珂旋切下来的病理组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9)
[2]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腋窝副乳腺的效果[J]. 谢惠君,桑颖,吴柳华,梁万炯,陈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12)
[3]早期乳腺癌的筛查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应用[J]. 邹佳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14)
[4]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抽吸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物诊治中的应用:附1157例报告[J]. 董华英,汤鹏,钟晓捷,王伟,吴诚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05)
[5]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60例[J]. 孙登华,孙光,孙亮,罗晓,续哲莉.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5(01)
[6]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杨波,唐诗,袁月欢,吴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11)
[7]乳腺肿瘤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研究(附63例报告)[J]. 张国超,林俊荣. 临床医学工程. 2014(08)
[8]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活检后乳腺癌患者针道转移的几率[J]. 任重阳,廖宁,张国淳,安胜利,温灵珠,钱学珂,吕海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07)
[9]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67例[J]. 于龙,张绢绢,陈英红,吕悦,王大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14 (03)
[10]超声引导麦默通在BI-RADS 3级非扪及乳腺病灶早期诊治中的应用[J]. 张蕊,戴常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13(12)
本文编号:3364174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珂(EnCor)旋切刀头刺入乳腺病灶底部
安珂旋切下来的病理组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9)
[2]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腋窝副乳腺的效果[J]. 谢惠君,桑颖,吴柳华,梁万炯,陈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12)
[3]早期乳腺癌的筛查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应用[J]. 邹佳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14)
[4]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抽吸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物诊治中的应用:附1157例报告[J]. 董华英,汤鹏,钟晓捷,王伟,吴诚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05)
[5]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60例[J]. 孙登华,孙光,孙亮,罗晓,续哲莉.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5(01)
[6]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杨波,唐诗,袁月欢,吴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11)
[7]乳腺肿瘤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研究(附63例报告)[J]. 张国超,林俊荣. 临床医学工程. 2014(08)
[8]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活检后乳腺癌患者针道转移的几率[J]. 任重阳,廖宁,张国淳,安胜利,温灵珠,钱学珂,吕海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07)
[9]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67例[J]. 于龙,张绢绢,陈英红,吕悦,王大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14 (03)
[10]超声引导麦默通在BI-RADS 3级非扪及乳腺病灶早期诊治中的应用[J]. 张蕊,戴常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13(12)
本文编号:3364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36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