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与LKB1-AMPK-mTOR通路关系及干扰该通路对放射抗拒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与LKB1-AMPK-mTOR通路关系及干扰该通路对放射抗拒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好发于我国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浙江、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无论是早期还是局部晚期,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虽然经过规范治疗,使用调强放疗为主,联合诱导、同期、辅助化疗及靶向药物等增敏治疗,临床上仍有大约20%的鼻咽癌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主要原因归为放射抗拒。因此,研究鼻咽癌放射抗拒相关基础研究,为鼻咽癌的增敏治疗提供新的依据。自噬作为鼻咽癌放射抗拒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鼻咽癌CNE-2细胞在照射后发生自噬及凋亡,且该自噬在放射致CNE-2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促存活功能;放射可以诱导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激活并且诱导自噬的发生,PARP-1在自噬的上游;在鼻咽癌CNE-2细胞的裸鼠移植瘤中,沉默自噬基因,能增加其放射敏感性。近年来研究表明,LKB1蛋白(liver kinase B1)-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可能是自噬发生在重要通路,因此,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继续探讨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与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关系,并深入探讨干扰PARP-1、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降低自噬活性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抗拒性的影响。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与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关系的探讨【目的】探明在放射引起鼻咽癌CNE-2细胞自噬过程中,PARP-1是否是LKB1-AMPK-m TOR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调控点。(1)证明是PARP-1通过激活LKB1和AMPK,最终激活自噬;(2)确定AMPK的抑制不会影响PARP-1的激活。【方法】1.利用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自噬标志物LC3-Ⅱ,证明鼻咽癌细胞放射后发生自噬。2.利用Wb技术检测放射致CNE-2细胞发生自噬过程中对PARP-1蛋白,LKB1蛋白、AMPK蛋白及m TOR下游P70S6K蛋白磷酸化状态(p-LKB1、pAMPK及p-P70S6K)的影响;利用化学激活剂(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1-β-D-ribofuranoside,AICAR)激活AMPK,慢病毒介导的PARP-1基因沉默抑制PARP-1和化学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AMPK后,检测PARP-1、p-LKB1、p-AMPK、p-P70S6K及LC3-Ⅱ的表达变化。【结果】1.鼻咽癌细胞放射后自噬标志物LC3-Ⅱ增加。2.鼻咽癌细胞放射后PARP-1、p-AMPK、LC3-Ⅱ较对照组表达增加,pP70S6K减少。3.AICAR激活AMPK,PARP-1表达不变,p-AMPK增多,p-P70S6K减少,LC3-Ⅱ增多。4.慢病毒介导的PARP-1基因沉默后,PARP-1、p-AMPK表达减少,pP70S6K增多,LC3-Ⅱ减少。5.抑制AMPK,PARP-1表达不变,p-AMPK减少,p-P70S6K增加,LC3-Ⅱ减少,以上各组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p-LKB1在各组中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入AMPK抑制剂Compound C后发现p-LKB1无表达。【结论】鼻咽癌细胞放射后发生自噬,在放射引起CNE-2细胞自噬过程中,PARP-1是AMPK-m TOR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调控点。第二部分干扰PARP-1-AMPK-m TOR通路对鼻咽癌CNE-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目的】探讨人为干扰PARP-1-AMPK-m TOR通路下调自噬后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线敏感性变化。【方法】1.在不照射线和照射线情况下,分别利用慢病毒介导的PARP-1基因沉默抑制PARP-1、Compound C抑制AMPK后,采用MTT实验检测CNE-2细胞的增殖情况。2.在不照射线和照射线情况下,分别利用慢病毒介导的PARP-1基因沉默抑制PARP-1、Compound C抑制AMPK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NE-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MTT结果提示在第1-5天、不照射线情况下,PARP-1基因沉默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pound C组比对照组增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线情况下,PARP-1基因沉默组、Compound C组比对照组增值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线下加入Compound C组比不照射线加入Compound C组增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提示在不照射线情况下,PARP-1基因组沉默组克隆形成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Compound C组与对照组比较克隆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线情况下,PARP-1基因沉默组、Compound C组克隆形成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线下加入Compound C组比不照射线加入Compound C组克隆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PARP-1、AMPK后自噬表达降低,能增加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关键词】:鼻咽癌 自噬 PARP-1 AMPK m TOR 鼻咽癌 自噬 MTT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9.63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摘要5-11
- ABSTRACT11-17
- 前言17-25
- 第一部分 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 与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关系的探讨25-52
- 引言25-27
- 1.1 材料27-33
- 1.2 实验方法33-44
- 1.3 结果44-49
- 1.4 讨论49-52
- 第二部分 干扰PARP1AMPK-mTOR通路对鼻咽癌CNE-2 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52-61
- 引言52-53
- 2.1 材料53
- 2.2 实验方法53-56
- 2.4 结果56-59
- 2.5 讨论59-61
- 附录(主要中英文对照表)61-62
- 综述62-69
- 参考文献69-83
- 致谢83-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振宇;李小丽;孙鹏飞;田行瀚;梁亚凤;郑磊;;PARP-1激活与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2年09期
2 李光宇;范斌;;PARP-1在光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眼科研究;2008年11期
3 邢莉;潘旭东;郑军;赵莉;刘光茂;李虎臣;;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与PARP-1活性变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4 高羽亭;刘林华;黄明元;梁海荣;范洪学;唐焕文;;低剂量氢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及PARP-1表达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5 张可辉;张亮仁;张礼和;;PARP-1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22期
6 黄丹;黄恺;李小丽;杨崇哲;姚兰;王敏;廖玉华;;PARP-1在LPS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1期
7 钱敏;郭军;;PARP-1对缺血后神经元修复与损伤机制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6期
8 吴文起;朱寒亮;梁叶萍;李舒珏;段小鹿;孔珍珍;曾国华;;PARP-1及其活性产物PAR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年06期
9 邢莉;潘旭东;方纬;赵莉;刘光茂;李虎臣;;PARP-1激活和AIF易位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李晓雯;耿德勤;;干扰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BNIP_3的表达研究PARP-1在necroptosis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3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敏;黄丹;黄凯;;PARP-1对LPS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SP70表达的调节作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太基;;乳腺癌的PARP-1基因变异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陶功华;龚春梅;杨淋清;刘建东;黄海燕;袁建辉;刘建军;陈雯;庄志雄;;PARP-1在B(a)P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甲基化改变中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文;李占园;叶白如;徐晓燕;金领微;周志宏;;MAPK信号通路在高糖导致人腹膜间皮细胞PARP-1激活、细胞外基质聚集及转分化的作用[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文辉;Lucien Frappart;汪兆琦;佟伟民;沈岩;;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基因突变与法国人群散发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文摘汇编[C];2005年
6 秦绪军;刘文兰;李影娜;刘克建;海春旭;;低剂量砷通过抑制PARP-1活性抑制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少辉;廖小梅;;PARP-1通过蛋白激酶A/CREB途径调节大鼠的空间记忆和突触可塑性[A];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建超;RNA干扰抑制PARP-1对卵巢癌SKOV3细胞EMT的逆转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燕婷;PSD-95抑制剂、PARP-1抑制剂和OCT4B-190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陈太杰;基于PARP-1抑制剂的几类化合物的合成与1,6-二取代-2-吡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测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魏全伟;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参与猪卵泡发育及闭锁的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5 贾效伟;PARP-1在甲醛诱导的早期健康损害效应中的作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6 高羽亭;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PARP-1在低剂量氢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毒性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7 曹文辉;PARP-1功能缺失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卢小迪;自噬及PARP-1对鼻咽癌CNE-2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郑艇;PARP-1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Parthanatos)在布比卡因致SH-SY5Y细胞损伤中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森荣;PARP-1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姚圆圆;PARP-1抑制剂PJ34对人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A549/DDP生长活性及耐药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泽昙;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与LKB1-AMPK-mTOR通路关系及干扰该通路对放射抗拒性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陈慧;PAR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精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大理学院;2015年
5 窦东伟;广西三地人群肝组织8-OHdG水平和PAR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黄建业;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PAR和PARP-1裂解片段P89的表达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曹玲;PARP-1抑制剂对人肺癌A549、calu-6细胞系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朱寒亮;PARP-1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在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彭坤;PARP-1、P-gp和LR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10 王荣荣;BAG-1、EGFR与PARP-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放射致鼻咽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PARP-1与LKB1-AMPK-mTOR通路关系及干扰该通路对放射抗拒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6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