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化疗后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本文关键词:诱导化疗后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别以诱导化疗前和诱导化疗后影像勾画鼻咽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x)制定实施IMRT并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探讨以诱导化疗后的GTVnx制定实施IMRT能否在保证不降低临床疗效的情况下降低正常组织毒副反应。方法:从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例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Ⅲ-ⅣB期初治患者2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按诱导化疗前影像勾画GTVnx)及B组(按诱导化疗后影像勾画GTVnx),GTVnd均按诱导化疗后影像勾画。所有患者采用TP或PF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诱导化疗前后在同一固定体位下分别行2次CT定位扫描和2次MRI扫描,并将图像进行CT-CT、CT-MRI融合后测量肿瘤体积并根据分组制定实施调强放疗,并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化疗前、后GTVnx分别为40.03±32.17cm3、28.20±23.80cm3(P=0.000),GTVnd 29.55±23.91cm3和15.74±12.89cm3(P=0.000);诱导化疗分别使GTVnx和GTVnd平均缩小27.34%±20.56%和45.28%±30.23%。A组和B组GTVnx分别为44.92±40.48 cm3、25.68±22.20 cm3(P=0.000),V66.5Gy分别为194.15±69.43 cm3、174.45±82.59 cm3(P=0.173),V63Gy分别为366.52±125.89cm3、305.23±100.83cm3(P=0.005)。B组正常组织剂量低于A组,其中在双侧视神经、双侧晶体、双侧颞叶、双侧颞颌关节、R腮腺Dmax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结束后3月进行近期疗效评价,A、B组鼻咽病灶CR率分别为91.8%和91.3%,颈部阳性淋巴结CR率分别为96.9%和92.2%,其中18例鼻咽部残留(8例A组、10例B组),12例颈部淋巴结残留(3例A组、9例B组)(P0.05)。经中位期21个月(8-47个月)的随访,A组和B组3年OS、PFS、DFS、LRRFS、DMFS分别为94.7%vs 89.0%,79.8%vs 76.8%,79.8%vs 75.7%,91.6%vs 93.9%,84.5%vs80.4%,(P0.05)。其中A组在随访期内出现7例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2例局部和远处都失败,B组出现14例远处转移、3例局部复发、2例局部和远处都失败,1例发生第二原发乳腺癌,1例发生第二原发食管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肺、骨,少见转移部位为1例左眼角皮肤转移、1例颈后肌肉转移,都为B组患者。急性毒性反应与远期毒性反应两组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B组生存质量较A组高。结论:鼻咽癌根据诱导化疗后影像勾画GTVnx制定实施IMRT,能够在保证不降低临床疗效的情况下降低正常组织照射剂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鼻咽癌 诱导化疗 正常组织剂量 临床疗效 毒性反应 生存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9.63;R730.5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前言9-12
- 材料与方法12-18
- 结果18-34
- 讨论34-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5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5-46
- 致谢46-47
- 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方式的研究现状 综述47-55
- 参考文献51-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揭克家,孙学华;动脉区域诱导化疗辅助手术综合治疗舌癌[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2 李新青,吴大铭,张永红,徐霞;诱导化疗对中晚期舌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3 宋永平;房佰俊;魏旭东;张■莉;汪萍;张丽娜;林全德;;预激疗法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2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4 崔克义,易永林;H_(Ⅰ-Ⅱ)方案对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效果的回顾[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5 赵桂英,王荣英;骨髓监测调整诱导化疗剂量和疗程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J];白血病;1995年04期
6 梁军;放疗前诱导化疗对不用手术治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5年06期
7 叶茂昌,刘青,李容新,吴冰,王来平,武瑾,陈传俊,洪礼琳;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术前高剂量诱导化疗后手术时机的选择[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8 鹿全意,张保寅;环磷酰胺联合诱导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J];中国医刊;2002年08期
9 宋明,陈福进,曾宗渊,伍国号,魏茂文,郭朱明,张诠,杨安奎;诱导化疗在中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价值[J];癌症;2002年01期
10 沈稚舟;;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维持治疗延长缓解期[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197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永平;房佰俊;魏旭东;张煈莉;汪萍;张丽娜;林全德;;预激疗法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吕跃;谭银多;;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同方案疗效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树荣;房居高;;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喉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4 宋永平;房佰俊;魏旭东;张莉;符粤文;李玉富;林全德;张丽娜;周健;;改良预激疗法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郭豆豆;赵文理;张艳兰;庞丽;车琳;何海龙;柴忆欢;季正华;计雪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193例B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吴润晖;石慧文;张蕊;马洁;;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凝血指标改变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方正;傅真富;王磊;闫风琴;蒋春儿;;不同诱导化疗方案加调强放疗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的3期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8 郭豆豆;赵文理;张艳兰;庞丽;车琳;何海龙;柴忆欢;季正华;计雪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193例B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9 房佰俊;周健;张莉;符粤文;魏旭东;宋永平;;改良预激疗法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张晓妹;罗荣牡;邹威;;高危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髓母细胞瘤儿童的诱导化疗方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小旋;多西他赛获批治疗SCCHN[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侠芳;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临床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陈晓常;诱导化疗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对成人ALL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D];浙江大学;2016年
3 王佳;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和剂量学影响及再计划剂量学特点的分析[D];南华大学;2016年
4 郁聪;流式细胞术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俞聪;TPF诱导化疗对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雷松;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序贯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D];南昌大学;2016年
7 周启源;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或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分析[D];南华大学;2016年
8 荣金凤;诱导化疗后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9 杨蜜;诱导化疗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及临床疗效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4年
10 陈建清;胸腺肽α1对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诱导化疗后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7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