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COPD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其发病风险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7-06-05 14:01

  本文关键词:COPD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其发病风险的关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及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癌均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严重增加社会经济负担。众所周知,COPD和肺癌重要的共同危险因素——吸烟,并且校正吸烟后,COPD亦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是COPD尤其是轻中度COPD常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两者无论从致病因素还是发病机制上,都存在密切的联系。COPD表型研究基于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将COPD分为肺气肿型、气道阻塞型和混合型。研究表明结构性肺气肿和气道阻塞均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从病理机制上来看,肺气肿的病理表现为基质结构破坏,上皮细胞死亡和血液供应的消失;恶性肿瘤的特征为避免细胞凋亡、细胞无限增殖和血管生成;二者的发生机制似乎完全相反。因此,肺气肿型COPD患者发展为肺癌的过程中,肿瘤的发生部位与肺气肿的联系,尚不清楚。COPD和肺癌的共同发病机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慢性炎症反应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COPD是远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COPD的严重程度与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另外,大量证据表明慢性炎症区域肿瘤的发生率增加,炎症持续时间越长,肿瘤发生的危险性越高。然而,哪种类型的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尚不清楚。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广泛认为调控各种免疫性疾病,并与肿瘤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Th17特异性分泌的白介素(Interleukin,IL)-17有调控炎症的作用。近来,在COPD样炎症肺癌小鼠模型中发现Th17细胞数量增加,并且IL-17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虽然,大量研究证实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与COPD和肺癌的关系,但在COPD合并肺癌患者中,Th17细胞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综上,本研究基于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基于胸部CT不同COPD表型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COPD患者肺癌发生部位与肺气肿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检测COPD合并肺癌患者、单纯肺癌患者和健康者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探索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COPD合并肺癌的关系。以期为COPD合并肺癌早期防治及共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基于胸部CT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表型与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收集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基于胸部CT进行肺气肿评分,比较不同COPD表型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另外,根据肿瘤病灶部位和肺气肿的关系,将肺气肿型COPD合并肺癌患者分为靠近气肿组和远离气肿组,评价肿瘤病灶部位与肺气肿严重程度的关联。第二部分: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相关性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1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包括COPD合并NSCLC 70例(COPD组),单纯NSCLC 148例(非COPD组),根据年龄、性别、吸烟状态(现在吸烟、既往吸烟、未吸烟)1:1匹配健康者148例。收集入选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2、IL-23和TNF-α水平。结果第一部分:1.COPD合并肺癌患者主要为男性,中央型鳞癌居多,中晚期为主。2.肺气肿型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指数均高于气道阻塞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0/FVC)、FEV1.0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0%pred)均低于气道阻塞型(P0.05)。3.Spearman’s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吸烟指数与肺气肿评分呈正相关(P0.05);FEV1.0/FVC、FEV1%pred与肺气肿评分呈负相关(P0.05)。4.肺气肿型COPD合并肺癌患者中,病灶部位远离气肿组比例高(69.1%),但随着肺气肿严重程度增加,病灶靠近肺气肿患者比例增加(P0.05),并且靠近气肿区域以周围型腺癌为主。第二部分:1.COPD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均高于非COPD组和健康组(P0.05);COPD组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而非COPD组主要为非鳞癌(P0.05);TNM分期中,COPD组IV期比例小于非COPD组(P0.05)。2.COPD组和非COPD组血清IL-17A、IL-17F、IL-22、IL-23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但COPD组和非COP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亚组分析中,非COPD组I-IIIa期患者Th17细胞因子水平高于IIIb-IV期(P0.05)。4.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后,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增高,NSCLC发生风险增加(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IL-17A、IL-17F、IL-22、IL-23和TNF-α之间两两相关,相关系数0.646-0.888(P0.05)。结论1.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男性、中央型鳞癌、中晚期肿瘤。2.COPD合并肺癌患者中,肿瘤病灶部位远离肺气肿区域居多,但随着肺气肿严重程度增加,病灶靠近肺气肿患者比例增加,并且靠近气肿区域以周围型腺癌为主。3.NSCLC患者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说明不论是否合并COPD,Th17型炎症与NSCLC密切相关。4.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增高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肺气肿 Th17相关细胞因子 病例对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63.9;R734.2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英文摘要6-10
  • 中文摘要10-13
  • 前言13-15
  • 第一部分 基于胸部CT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表型与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15-28
  • 1.1 对象和方法15-17
  • 1.2 结果17-25
  • 1.3 讨论25-27
  • 1.4 小结27-28
  • 第二部分 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相关性研究28-42
  • 2.1 材料和方法28-30
  • 2.2 实验结果30-39
  • 2.3 讨论39-41
  • 2.4 小结41-42
  • 全文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9
  •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49-59
  • 参考文献53-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基格,陈彦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62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02期

2 程飞;姜涛;;2型糖尿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2006年02期

3 \∫昂,

本文编号:423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23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