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检测低频突变的方法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检测低频突变的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液体活检,即通过血液或者体液检测肿瘤循环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获得肿瘤基因突变的信息,具有非侵入性、取样方便、可持续监测的特点,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工具。由于ctDNA具有的含量一般低于1%,并且肿瘤呈现高度异质性,而新一代测序技术存在约1%的错误率,使突变信息难以被准确检测到。双重测序法利用文库片段两端的随机标签组合去除测序错误,可以将测序准确度提高10000倍以上。因此本文利用6个已知突变频率的尿液来验证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技术的灵敏度,并用1例膀胱癌手术前后的尿液样本来证明该方法在肿瘤液体活检的可行性。本文探讨研究了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技术的灵敏度,以及方法在真实样本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的灵敏度:在正常人尿液提取的DNA中加入1%,0.1%,0.01%的胃癌823细胞系DNA(拥有90个已知的突变位点)作为模拟样本,通过双重测序法和包含胃癌细胞系DNA 90个突变的芯片来建库捕获,检测混合样品里的突变位点。检测膀胱癌突变的可行性:用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技术对1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尿液DNA,一个正常人的尿液DNA进行检测,比较3个样品的基因突变情况。灵敏度测试的结果显示,在3个梯度的突变率中均能检测出突变,测序深度达到8000x时,含1%突变的样本的真实突变检出率大于66%,准确率大于93%。该方法用于检测膀胱癌突变时,芯片捕获率约60%,在病人术前、术后和正常人的尿液DNA中分别找到了39个,1个和4个突变位点。本研究说明,双重测序法是一个能够检测到0.01%低频突变的方法,结合芯片捕获技术,可特异性地检测膀胱癌尿液样本中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双重测序结合芯片捕获技术检测低频突变,是一个有发展潜力并且比较新的方法,需要更多的样本和数据支持,让它可以更好更广泛地应有。
【关键词】:肿瘤循环DNA 低频突变 双重测序 芯片捕获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27
- 1.1 前言9
- 1.2 肿瘤与基因突变的概述9-13
- 1.2.1 肿瘤基因突变检测的进展10-12
- 1.2.2 肿瘤个性化治疗的发展12-13
- 1.3 无创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13-16
- 1.3.1 血液ctDNA无创检测技术13-15
- 1.3.2 粪便和尿液无创检测技术15-16
- 1.4 低频检测技术的发展16-18
- 1.4.1 COLD-PCR技术16-17
- 1.4.2 Digital PCR技术17
- 1.4.3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17-18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18-27
- 1.5.1 研究背景18
- 1.5.2 研究内容18-25
- 1.5.3 研究方案25-27
- 第二章 灵敏度测试27-43
- 2.1 实验材料27-29
- 2.1.1 样品27
- 2.1.2 主要仪器设备27-28
- 2.1.3 主要试剂28
- 2.1.4 主要耗材28-29
- 2.2 实验方法29-36
- 2.2.1 提取尿液基因组DNA29-30
- 2.2.2 样品检测30
- 2.2.3 芯片设计30
- 2.2.4 文库构建30-34
- 2.2.5 测序34
- 2.2.6 下机数据处理34-36
- 2.3 实验结果36-40
- 2.4 讨论40-43
- 第三章 临床可行性测试43-57
- 3.1 实验材料43
- 3.1.1 样品43
- 3.1.2 主要仪器设备43
- 3.1.3 主要试剂43
- 3.1.4 主要耗材43
- 3.2 实验方法43-46
- 3.2.1 接头退火方法的比较43-45
- 3.2.2 临床样品的检测应用45-46
- 3.3 实验结果46-52
- 3.3.1 不同接头退火方法的比较46-50
- 3.3.2 临床样品的检测应用50-52
- 3.4 讨论52-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3
- 附录63-67
- 致谢67-68
- 附件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维鹏;武海萍;周国华;;焦测序法检测禽流感病毒[J];分析化学;2008年06期
2 李黎;;一种简化的质粒DNA快速测序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1年03期
3 李兵,彭劲甫,王召钦,唐蔚,单金岚,周伯平;不同用量BigDye在HBV测序检测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5期
4 何友吉,李明发,鲁晓萱,单祥年;一种快速、简便的PCR产物直接银染测序法[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7年05期
5 许艳,卫红飞,胡小平,包木胜,王爱丽,程岩,王丽颖;DNA自动测序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测序反应体系的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6 刘力,庄志雄,陈雯,杨杏芬,凌文华,魏青,邓丽霞;应用连接介导PCR法于线粒体DNA的测序[J];中国职业医学;2000年03期
7 杨昊;张帆;张笋华;陈伟华;徐栋;;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PCR和测序法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05期
8 肖翠英,张思,仲武辉,夏庆杰;DNA自动测序中几种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年04期
9 邓兵,王宁遂,朱静,张锦;快速、简便的DNA双循环测序法[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年09期
10 余才林;大规模DNA测序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祖宏;吕华;肖鹏峰;白云飞;葛芹月;周东蕊;;基于生物芯片的高通量低成本DNA快速测序及其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顾洁梅;柯耀华;岳华;刘玉娟;张增;张浩;胡伟伟;汪纯;何进卫;胡云秋;李淼;傅文贞;章振林;;全外显子组测序法鉴定一个导致不典型IBMPFD综合征的新的VCP基因突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春宇;生物高通量测序片段拼接与分子标记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卢戌;基于第二代测序的转录组组装软件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安小平;利用高通量测序筛查未知病毒的相关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4 吕鸣;人类基因组复杂序列区域的扩增与测序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赵琛;基于高通量RNA测序的大鼠转录组注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检测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金瑞;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检测不明原因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结果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欧佳佳;杨树干旱响应转录组测序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朱忠旭;基于表型测序的功能基因识别[D];浙江大学;2015年
4 姚刘慧;桑树转录组测序及SSR标记的开发与鉴定[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5 夏忠奎;基于454与Ion Torrent平台的16S rRNA测序数据的比较分析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森浩;秋眠及非秋眠紫花苜蓿转录组测序及秋眠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李巧玲;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检测低频突变的方法的建立[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黄勇;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9 成媛媛;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黄芩转录组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林彦;基于新一代测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双重测序法结合芯片捕获检测低频突变的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8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