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8 10:05

  本文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肺癌死亡率仍居于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新确诊肺癌病例中有约85%通过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做为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标准方案在疗效方面仍是有限的,而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人群又较局限性,从而使研究者对抗血管生成药这一新药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被研究者们所认可并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该治疗方案一线或二线治疗NSCLC是否优于单独化疗的疑问经过大量临床研究仍未得到解答。本研究应用Pq证医学的方法对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化疗与化疗比较一线及二线治疗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其中还对特定的组织学分型(非鳞癌及鳞癌)进行了亚组分析,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CO)等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出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一线及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II或III期临床研究。对纳入研究采用Cochrane Reviewer Handbook 5.2.0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按预先设定的数据提取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干预措施、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结局指标如有效率、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3或4度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提取。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以OS及PFS的危险比(Hazard ratio,HR)、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为效应指标进行分析,并均以95%可信区间(95%CI)表示。对研究间异质性采用I2统计值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量。结果:依照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270篇,通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最终纳入19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Cochrane Reviewer Handbook 5.2.0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该19项研究中有4项研究为“A”级研究,12项研究为“B”级研究,3项研究为“C”级研究,从质量评价可知纳入文献质量较高。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有效率、OS、PFS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在进行Meta分析时将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NSCLC的疗效部分分别进行单克隆抗血管生成药物组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组、非鳞癌与鳞癌组亚组分析。由于单克隆抗血管生成药物二线治疗NSCLC的研究只有一项,因此,对抗血管生成药物二线治疗NSCLC的疗效部分并未进行单克隆抗血管生成药物组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组的分组,只进行了总疗效及非鳞癌与鳞癌组亚组的分析。结果如下:(1)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结果:①有效率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无论是单克隆抗体组还是多靶点酪氨酸抑制剂组都有更好的有效率(RR=1.81;95%CI:1.51-2.18)、(RR=1.37;95%CI:1.13-1.67),对于非鳞癌的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有较好的有效率(RR=1.60;95%CI:1.35-1.89),而对于鳞癌患者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RR=0.71;95%CI:0.47-1.07);②PFS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无论是单克隆抗体组还是多靶点酪氨酸抑制剂组都延长了患者的PFS(HR=1.67;95%CI:0.61-0.73)、(HR=0.85;95%CI:0.78-0.92),对于非鳞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延长患者的PFS(HR=0.77;95%CI:0.72-0.82),对于鳞癌两组间无较大差异(HR=1.22;95%CI:0.90-1.67);③OS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延长了单克隆抗体组患者的OS(HR=0.88;95%CI:0.79-0.98)但该结果经敏感性分析显示并不可靠,对于多靶点酪氨酸抑制剂组两种治疗方法间无明显差异(HR=0.96;95%CI:0.88-1.05),对于非鳞癌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能延长患者的OS(HR=0.92;95%CI:0.86-0.99)但该结果经敏感性分析显示也并不可靠,而对于鳞癌患者化疗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延长了患者的OS(HR=1.77;95%CI:1.21-2.59)。(2)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结果:①有效率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有较好的有效率(RR=1.90;95%CI:1.63-2.21);②PFS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比较延长了患者的PFS(HR=0.79;95%CI:0.74-0.85),对于非鳞癌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较都延长了患者PFS(HR=0.79;95%CI:0.69-0.91),对于鳞癌患者两种治疗方案间无明显差别(HR=0.82;95%CI:0.66-1.03);③OS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较在延长OS上无明显差异(HR=0.93;95%CI:0.86-1.00),但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结果并不可靠,对于非鳞癌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较延长了患者OS(HR=0.84;95%CI:0.75-0.95),对于鳞癌患者两干预措施间无明显差异(HR=0.93;95%CI:0.78-1.12)。(3)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NSCLC的不良反应分析: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相比更容易出现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蛋白尿、皮疹、疲乏、腹泻、出血、低钠血症、头痛的不良反应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对晚期NSCLC患者进行一线或二线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单克隆抗血管生成药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均可提高了患者的有效率、延长PFS,然而并不能延长患者的OS。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与化疗比较一线或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OS上的延长目前并未看到优势。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可以使非鳞癌患者得到生存获益,而鳞癌患者没有获益。在不良反应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确实比化疗更易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并未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影响。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药 化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4.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缩略语/符号说明13-14
  • 前言14-17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14
  •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14-15
  • Meta分析分析临床研究结果的价值15-17
  • 1.1 方法和流程17-22
  • 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17-18
  • 1.1.2 检索策略18
  • 1.1.3 文献筛选18-19
  • 1.1.4 质量评价19
  • 1.1.5 数据提取19-20
  • 1.1.6 统计学方法20-22
  • 1.2 文献检索结果22
  • 1.3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结果22-23
  • 1.3.1 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纳入研究基本特征结果22
  • 1.3.2 抗血管生成药联合化疗二线治疗NSCLC的纳入研究基本特征结果22-23
  • 1.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23-27
  • 1.5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Meta分析结果27-29
  • 1.5.1 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27-28
  • 1.5.2 PFS的Meta分析结果28
  • 1.5.3 OS的Meta分析结果28-29
  • 1.6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二线治疗NSCLC的Meta分析结果29-30
  • 1.6.1 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29
  • 1.6.2 PFS的Meta分析结果29-30
  • 1.6.3 OS的Meta分析结果及敏感性分析30
  • 1.7 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结果30
  • 1.8 讨论30-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0-51
  • 综述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治疗中的应用51-65
  • 综述参考文献58-65
  • 致谢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纲;李世拥;;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09年03期

2 马凌云,李强,刘忠令;内皮抑素与肿瘤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S1期

3 王竞;内皮抑素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年01期

4 李晓园;商倩;周祥;张士俊;徐为人;;凡德他尼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1期

5 张爽;柳菁菁;程颖;;节拍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另辟蹊径的治疗策略[J];中国肺癌杂志;2015年04期

6 唐溢聪;卢秋霞;;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5年10期

7 李霞;曹翠琴;;多柔比星葡聚糖纳米粒联合YH-16对SKOV3的杀伤作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年05期

8 王芳;方德宇;毕开顺;李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3年05期

9 李玉英,钱桂生,黄桂君;内皮抑素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年01期

10 梁树辉,丁杰,黄大伟,潘阳林,林涛,党冬梅,时永全,吴开春;胃癌细胞AGS中KDR的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焕丽;王凤山;;内皮抑素的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宇鹏;DNA甲基化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卢炳新;基因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马凌云;腺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及其与化疗协同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刘宏;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牟国营;内皮抑素PEG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林志雄;胶质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胶质瘤微生态系统与组织重构影响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侯卫红;小鼠Ⅳ型胶原α2链非胶原结构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D];郑州大学;2005年

8 成威;内皮抑素的表达在动脉损伤大鼠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6年

9 潘建刚;基因重组TK-IRES-Endostatin腺相关病毒双靶点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陈纲;奥沙利铂联合CD-Endostatin融合基因对直肠癌杀伤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超;培美曲塞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对P21~(WAFI)表达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93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