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02:14

  本文关键词: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EGFR19突变 EGFR21突变 EGFR-TKIs 疗效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肺癌(Lung Cancer)是目前全球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与全球发展趋势相似,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比例最大,约占80%以上。对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术后的5年生存率最高可达50%。但大部分肺癌患者发现即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无法行手术切除。因此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主要方式,其中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案仍是目前的一线标准方案,虽能延长患者的生存,但副反应大,效果仍欠佳。而EGFR-TKIs的问世,让临床医生眼前为之一亮,使现有的临床方案变得更加丰富,使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理论依据更为充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酪氨酸激酶(TK)的Erb B家族受体,通过信号转导,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多项研究表明,对于经检测存在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应用EGFR-TKIs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与应用化疗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有些研究显示,吸烟状态、CEA表达水平和是否一线应用EGFR-TKIs是关于PFS的显著预测因素。另一些临床研究显示,EGFR19外显子突变(Del19缺失)患者的疗效与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患者相比,似乎更具优势。因此有人提出,19外显子突变和21外显子突变可能应分别进行分析。在LUX-Lung 3与LUX-Lung 6研究的合并分析中,对于19外显子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ORR、PFS和OS均较化疗显著提高,但对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化疗组的OS与阿法替尼组相比较,虽然表现出略有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LUX-Lung3和LUX-Lung6两项研究均是对二代EGFR-TKI药物阿法替尼进行的临床研究,EGFR19外显子突变与EGFR21外显子突变对于一代EGFR-TKI药物的疗效是否也存在差异,目前鲜有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线应用一代EGFR-TKIs药物,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EGFR19外显子突变与EGFR21外显子突变对EGFR-TKIs疗效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0月—2015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腺癌,且经组织或细胞学检测为EGFR突变(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3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给予EGFR-TKIs治疗,第一次疗效评价为治疗开始后6周,以后每8周进行一次CT扫描评价靶病灶,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直至CT评价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其疗效、影响因素以及其安全性。结果:根据RECIST1.1标准进行评价。本研究的37例患者中评价为CR、PR、SD、PD的分别为0/37(0.0%)、23/37(62.2%)、10/37(27%)、4/37(10.8%),ORR为62.2%,DCR为89.2%,m PFS为12.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患者的PFS与不同的突变位点有关,与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无关(P0.05)。对不同突变位点进行分析,EGFR19突变的患者中评价为CR、PR、SD、PD的分别为0/19(0.0%)、14/19(73.7%)、4/19(21.0%)、1/19(5.3%),ORR、DCR、m PFS分别为73.7%(14/19)、94.7%(18/19)、15.7个月;EGFR21突变患者中评价为CR、PR、SD、PD的分别为0/18(0.0%)、9/18(50.0%)、6/18(33.3%)、3/18(16.7%),ORR、DCR、m PFS分别为50.0%(9/18)、83.3%(15/18)、8.4个月,其中ORR及DCR无统计学差异(ORR:P=0.138;DCR:P=0.340)。m 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对于年龄70岁和≤70岁的患者进行分组分析,70岁的患者为11例,评价为CR、PR、SD、PD的分别为0/11(0.0%)、7/11(63.6%)、3/11(27.3%)、1/11(9.1%),ORR、DCR、m PFS分别为63.6%(7/11)、90.9%(10/11)、15个月;≤70岁的患者为26例,评价为CR、PR、SD、PD的分别为0/26(0.0%)、16/26(61.5%)、7/26(27.0%)、3/26(11.5%),ORR、DCR、m PFS分别为61.5%(16/26)、88.5%(23/26)、9.8个月,ORR、DCR、m PFS均无统计学差异(ORR:P=1.000;DCR:P=1.000;m PFS:P=0.296)。37例患者均进行了毒副反应评估,常见不良反应也为皮疹(n=10,27.0%)、腹泻(n=7,18.9%)和肝毒性(n=7,18.9%)。对年龄70岁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也为皮疹(n=3,27.3%)、腹泻(n=3,27.3%)和肝毒性(n=2,18.2%),与年龄≤70岁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皮疹,P=1.000;腹泻,P=0.403;肝毒性,P=1.0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一代EGFR-TKIs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2.2%、89.2%和12.2个月。2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一线应用一代EGFR-TKIs的疗效与性别、年龄、吸烟情况以及分期无关。3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口服一代EGFR-TKIs进行一线治疗时,19外显子突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与21外显子突变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19外显子突变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21外显子突变组明显延长。4年龄70岁的患者ORR、DCR、m PFS与≤70岁患者的ORR、DCR、m PFS没有统计学差异。5EGFR-TKIs的常见毒副反应为皮疹、肝毒性和腹泻。
【关键词】: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EGFR19突变 EGFR21突变 EGFR-TKIs 疗效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4
  • 材料与方法14-17
  • 结果17-19
  • 附图19-24
  • 附表24-29
  • 讨论29-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综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38-55
  • 参考文献49-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柏和;罗显峰;宋纯;樊文竹;;贝伐单抗在晚期实体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0年12期

2 ;Identification of EGFR kinase domain mutations among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implication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J];Cell Research;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EGFR19突变 EGFR21突变 EGFR-TKIs 疗效 影响因素




本文编号:512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12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