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调节性B细胞对免疫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17-07-03 14:24
本文关键词:肺癌中调节性B细胞对免疫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肺癌 调节性B细胞 表型分子 免疫抑制 肿瘤逃逸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病人外周血中CD19~+CD20~-B细胞表型特点,为其免疫抑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肺癌细胞上清诱导B细胞,检测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验证肺癌中抑制性B细胞的存在。内容和方法:收集26例肺癌初治患者及11例健康人外周血,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CD19~+B细胞及其亚群CD19~+CD20~-B细胞比例,并比较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分析2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CD19~+CD20~-B细胞的比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D19~+CD20~-B细胞比例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肺癌分期等临床指标的关系。通过多色流式分析的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CD19~+CD20~-及CD19~+CD20~+B细胞亚群的表型分子特点,分析抑制性分子PD-1、CTLA-4和Tim-1在两群细胞上的不同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之间CD62L、CCR6、CD27、C24以及CD38表达的差异;收集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并比较癌和癌旁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的密度。将分选的外周血B细胞分别在加入刺激因子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的培养液及加入肿瘤细胞系NCI-H1299、NCI-520培养上清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比较三种方案培养后B细胞表型分子的变化,同时比较不同上清刺激后的B细胞对CD4~+及CD8~+T细胞增殖抑制程度的差异。结果: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19~+B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013)。CD19~+CD20~-B细胞在肺癌患者比例高于健康人(p=0.0379)。进一步将肺癌患者分成转移组(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和非转移组,发现转移组CD19~+CD20~-B细胞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341),但是未能发现CD19~+CD20~-B细胞比例与肺癌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有关。多色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外周血CD19~+B细胞亚群中,与CD19~+CD20~+B细胞相比,CD19~+CD20~-B细胞中高表达抑制性分子PD-1(p0.0001)、CTLA-4(p0.0001)和Tim-1(p0.0001),说明CD19~+D20~-B细胞代表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B细胞亚群;同时低表达CD62L,说明CD19~+CD20~-B细胞无法到达脾脏、淋巴结等次级淋巴器官,接受抗原刺激而发育成为成熟的浆细胞;而低表达CCR6则说明其不能有效地启动体液免疫应答。CD19~+CD20~-B细胞较CD19~+CD20~+B细胞高表达CD38(p0.0001),高表达CD27(p0.0001),低表达CD24(p0.0001),说明肺癌中CD19~+CD20~-B细胞与免疫相关性疾病中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有所差异。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浸润较多的CD19~+B细胞(p=0.0070)和CD19~+CD20~-B细胞(p=0.0120)。功能实验显示,与BAFF刺激组相比,肺癌细胞系NCI-H1299上清刺激后的B细胞可以诱导产生一群表型为CD19~+CD20~-B细胞,而NCI-H520肺癌细胞上清刺激组则未诱导产生该群细胞。将三组B细胞分别与CD3~+T细胞进行共培养,检测CD3~+T细胞中CD4~+及CD8~+T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外实验结果显示,NCI-H1299上清培养后的B细胞对CD4~+及CD8~+T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肺癌病人外周血CD19~+CD20~-B在肺癌转移患者高于未转移患者;表型分子分析结果显示这群B细胞高表达抑制性分子;但是存在归巢障碍,可能不能到达刺激淋巴器官,有效启动体液免疫应答。体外实验显示肺癌细胞系NCI-H1299上清可以体外诱导产生抑制性B细胞;诱导产生的抑制性B细胞对T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肺癌 调节性B细胞 表型分子 免疫抑制 肿瘤逃逸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符号说明11-13
- 前言13-17
- 研究现状、成果13-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7
- 对象和方法17-24
- 1.1 研究对象17
- 1.2 研究材料17-18
- 1.2.1 细胞培养试剂及耗材17
- 1.2.2 流式分析试剂17-18
- 1.2.3 磁珠分选试剂18
- 1.2.4 其他18
- 1.3 研究仪器18
- 1.4 研究方法18-24
- 1.4.1 PBMCs的分离18-19
- 1.4.2 细胞表面,胞内流式抗体的标记19-20
- 1.4.3 流式细胞仪检测20
- 1.4.4 免疫磁珠分选CD19~+B细胞和CD3~+T细胞20-21
- 1.4.5 肿瘤上清诱导后B细胞表型的检测21
- 1.4.6 T/B细胞共育实验21-22
- 1.4.7 T细胞增殖检测22-23
- 1.4.8 统计学方法23-24
- 结果24-34
- 2.1 健康人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的比例及表型差异24-27
- 2.1.1 肺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差异24-25
- 2.1.2 肺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CD19~+CD20~-B细胞比例差异25
- 2.1.3 与健康人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CD19~+CD20~-B细胞高表达CTLA-4、低表达CD62L25-27
- 2.2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传统CD19~+CD20~+B细胞与CD19~+CD20~-B细胞表型差异27-31
- 2.2.1 肺癌患者CD19~+CD20~- B细胞高表达免疫抑制相关分子27-28
- 2.2.2 肺癌患者CD19~+CD20~-B细胞低表达归巢相关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分子28-30
- 2.2.3 肺癌患者CD19~+CD20~-B细胞表面的其他表型分子表达情况30-31
- 2.3 肺癌病人癌组织及无瘤肺组织浸润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比较31-32
- 2.4 肺癌细胞系上清诱导的B细胞表型及功能特点32-34
- 讨论34-44
- 3.1 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微环境35
- 3.2 Breg的表型特点35-40
- 3.2.1 小鼠及人类中Breg的表型35-37
- 3.2.2 肺癌微环境中CD19~+CD20~- B细胞表型分子表达的分析37-40
- 3.3 肿瘤浸润B细胞40-41
- 3.4 Breg的来源41-42
- 3.5 Breg的作用机制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6-57
- 综述 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现状57-73
- 综述参考文献65-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74
本文关键词:肺癌中调节性B细胞对免疫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肺癌 调节性B细胞 表型分子 免疫抑制 肿瘤逃逸
本文编号:514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140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