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食管癌 管状胃 反流性食管炎 胸胃综合征 生存质量
【摘要】:背景: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中,其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约占90%。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也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进行的世界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发病数量约为462 000人,男性、女性的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是11.5/10万和4.7/10万。其中,中国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男女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是27.4/10万和12.0/10万。食管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存在较多的食管癌相关的发病因素,如硝酸胺类化合物和真菌霉素,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还有遗传因素等。食管癌的发生部位可以在食管-胃结合部之间的食管任何部位,以食管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方式主要有食管内壁扩散,直接浸润邻近器官,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目前,食管癌的治疗策略主要为外科手术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仍是主要和首选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管状胃代食管的手术方式不断进步,在众多医院推广普及。与全胃代食管吻合相比,其具有较多优势,尤其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目的:我院现已经能够较为良好的开展管状胃代食管的术式治疗食管癌,为进一步明确管状胃代食管手术相比于传统全胃代食管的手术优势,我们将通过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既往行管状胃治疗的患者资料,并与行传统全胃代食管治疗的患者资料相比较,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为临床医生在今后使用管状胃代食管治疗食管癌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提供客观的临床证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8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行管状胃代食管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全胃代食管手术治疗。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于47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3±2.3岁;对照组男性23人,女性17人,年龄分布于49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58.67±1.9岁。全部患者均符合本研究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⑴入选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自愿同意书;⑵全部患者术前均经胃镜行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⑶全部患者术前无上消化道手术史,无慢性胃溃疡病史;⑷术前各项检查未发现肿瘤有明显外侵和远处转移的影像学证据;⑸无严重心、肺、肝、脑、肾等重要脏器器官功能障碍;⑹术前3个月内未行放疗和/或化疗治疗;⑺患者同意于术后1年内均愿意接受随访;⑻患者无其他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疾病,例如精神病史、哮喘以及较恶劣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排除标准:⑴患者本人或亲属拒绝参加此项临床研究;⑵食管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良性病变,或不能确诊为食管癌;⑶术前发现肿瘤有明显外侵和/或远处转移的影像学证据;⑷胃镜证实存在急性胃炎,存在胃溃疡,既往有上消化道手术史,以及食管癌病变侵及贲门、胃底部;⑸存在心、肺、肝、脑、肾等重要脏器器官功能障碍或高危因素不能耐受手术;⑹术前3个月内行放疗和/或化疗治疗;⑺出院失访者;⑻患有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疾病,例如精神病史、哮喘以及较恶劣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患者施行手术后,为观察术后两组手术方式的优劣,在术后3周、6月、12月,分别对全部手术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情况。其中,评价有无胸胃综合征,通过测定进食1h后的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第1秒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评价术后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表1)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打分进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满意的对食管癌病灶进行手术,无手术病死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全部80例患者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并发症情况:反流性食管炎:术后3周,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术后6月、12月,治疗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吻合口瘘:术后3周、6月,两组出现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术后12月,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吻合口狭窄:术后3周,治疗组、对照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术后6月、12月,两组出现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胸胃综合征:术后3周、6月和12月,治疗组胸胃综合征检测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术后3周,两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别,术后6月、12月,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食管癌手术方式,相比于传统全胃代食管手术方式,他具有较多的优势,主要为术后中、长期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胸胃综合征明显较轻,患者术后总体生存质量也明显高于全胃代食管手术的患者。但二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食管癌 管状胃 反流性食管炎 胸胃综合征 生存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5
- 一、资料与方法15-19
- (一)研究对象15-16
- (二)手术方法16-17
- (三)观察指标17-18
- (四)统计学分析18-19
- 二、结果19-21
- (一)病理结果19
- (二)术后并发症19-21
- 三、讨论21-28
- 四、结论28-29
- 五、附 录29-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35
- 发表论文情况3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之多;胃肠道癌肿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原因及预防[J];安徽医学;1984年01期
2 付德润,李新威,张学武,斯哈克,张月明;哈萨克族饮食习惯与食管癌[J];癌症;1987年02期
3 姚树祥,吴燕芳,张辅铭,杨兰,杨效欧;一九八五年云南锡矿矿工肺癌发病死亡分析[J];癌症;1987年04期
4 王榕平,童国腺;原发性肝癌死亡节律的初步探讨[J];癌症;1988年06期
5 赵鹏,何崇乐,李杰,陆建帮,全培良,段文杰;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维生素防癌试验和血浆V_A及α-V_E的HPLC检测[J];癌症;1990年04期
6 贾卫华,许宗利,冯炳健,黄丽惜,余杏娟,冯启胜,张锋,曾益新;广东鼻咽癌高危家族成员发病危险性的流行病学研究[J];癌症;2004年07期
7 张永贞;马俊飞;赵方辉;向喜娥;马朝辉;石樱桃;胡尚英;乔友林;;农村地区醋酸/碘染色法筛查子宫颈癌的3年结果分析[J];癌症;2010年01期
8 阎承锐 ,岳怀恩 ,周其育;蚌埠市1972—1980年肿瘤死亡的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9 杨梅怀,谢群,程静娴;乳房浸润性导管内癌——附91例报导[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10 缪永东;安徽省庐江县老年主要死亡原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波;人类食管癌的基因丢失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2 何娟;乳腺癌致病因素和预后因素研究[D];中山医科大学;1991年
3 张秀玲;林州市食管鳞癌病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4 周建农;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中一种新的APC基因的胚系突变[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郑长煌;基于混沌理论和计算机视觉对肺癌的诊断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乐三;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卫生技术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光琳;我国部分地区居民消化系统主要肿瘤死亡情况与食物营养相关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0年
8 黄春;Cripto-1在食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杨渊;Cr(Ⅵ)诱导肝细胞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改变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谭双香;PRD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晓佳;补肾益肺解毒方对大鼠肺癌c-myc及p16基因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2 白旭斌;山西省农村地区子宫颈癌早诊早治VIA/VILI方案的经济学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3 顾晓芬;子宫颈癌筛查及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4 杨文轩;年龄与成人膀胱肿瘤发病特点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9年
5 李晓莉;近几十年山东省白血病死亡率变化及大蒜素抗白血病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何峗;抗癌保金方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娇;食管癌放疗中对患者心理影响的评估[D];山东大学;2010年
8 宛月;鼻咽癌、肝癌核心家系标本库的建立[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孙杰;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食道癌病案回顾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5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2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