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联合克拉霉素的抗骨髓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来那度胺联合克拉霉素的抗骨髓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浆细胞疾病,以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疾病特征。近年来,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 Ds)的广泛应用使MM缓解率明显提高。其中,IMi Ds通过作用于MM骨髓微环境发挥直接肿瘤杀伤及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以第二代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为基础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地塞米松的Bi Rd方案在初治及复发难治的MM患者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然而克拉霉素联合Rd方案增效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探讨来那度胺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对MM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同时研究克拉霉素对来那度胺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克拉霉素或两药联合处理骨髓瘤细胞系(MM.1S、MM.1R),以DMSO组作为空白对照,应用CCK-8检测MM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MM.1S和MM.1R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对MM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上述方法研究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对来那度胺耐药细胞系R10R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结果:1、来那度胺和克拉霉素联用能明显抑制MM.1S、MM.1R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并显示协同抗肿瘤作用;2、来那度胺与克拉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强对MM.1R细胞G1/S期的阻滞作用;3、来那度胺和克拉霉素联用时明显促进MM.1S、MM.1R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MM细胞杀伤作用;4、来那度胺与克拉霉素联用后MM.1R细胞p21表达增加,CDK6表达降低;5、克拉霉素对来那度胺耐药细胞系R10R呈剂量依赖性的杀伤作用,且与来那度胺联用时与单药应用相比有增强杀伤作用的趋势。结论:来那度胺与克拉霉素对MM.1S、MM.1R的杀伤作用存在协同效应,可能与两药联用后促进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有关,另外,克拉霉素能够克服来那度胺耐药。因此,我们的研究为来那度胺及其与克拉霉素联合用于骨髓瘤治疗提供更为坚实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克拉霉素 协同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3
- 第2章 综述13-23
- 2.1 免疫调节剂14-15
- 2.1.1 免疫调节剂概述14
- 2.1.2 IMiDs的肿瘤杀伤作用14-15
- 2.1.3 IMiDs的免疫调节作用15
- 2.2 克拉霉素15-21
- 2.2.1 克拉霉素的概述15-16
- 2.2.2 克拉霉素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16
- 2.2.3 克拉霉素与抗肿瘤药物联用16-18
- 2.2.4 克拉霉素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18-19
- 2.2.5 克拉霉素在MM中的应用19-21
- 2.2.6 克拉霉素在其它恶性疾病中的应用21
- 2.3 问题与展望21-23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3-32
- 3.1 材料23-25
- 3.1.1 细胞系23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23-24
- 3.1.3 主要仪器设备24-25
- 3.2 实验方法25-31
- 3.2.1 细胞培养25
- 3.2.2 Cell Counting kit-8(CCK8)用于细胞活力检测25-26
- 3.2.3 细胞周期检测26-27
- 3.2.4 细胞凋亡检测27
- 3.2.5 Western blot检测27-31
- 3.3 统计学分析31-32
- 第4章 结果32-39
- 4.1 来那度胺和克拉霉素在对人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32-34
- 4.2 来那度胺和克拉霉素在对人骨髓瘤细胞周期、凋亡的作用34-37
- 4.3 来那度胺和克拉霉素对周期相关蛋白的作用37-38
- 4.4 克拉霉素具有克服来那度胺耐药的潜能38-39
- 第5章 讨论39-43
- 第6章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4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景勃,侯丽君,何志国,朱旬;仅尿中发现骨髓瘤细胞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8期
2 姚育亚;严壮志;陈玉;刘书朋;;骨髓瘤细胞克隆斑图像的分割[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年05期
3 傅文海;汤日杰;王峻;傅东海;;骨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J];上海医学影像;2009年02期
4 鲍od屸;孙鼎元;李瑞宗;祁宝兴;;骨髓瘤(附21例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杂志;1960年10期
5 郭品娥,周道银,王学,惠小阳;胸腔积液中查见骨髓瘤细胞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01期
6 潘耀柱;陈协群;高广勋;顾宏涛;张永清;董宝侠;白庆咸;朱华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黏附诱导的骨髓瘤细胞的耐药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年02期
7 Peter West;元静;;骨髓瘤新旧疗法让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06期
8 潘耀柱;白海;王存邦;;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黏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3期
9 杨文江;连业钦;夏同敬;;骨髓瘤影像学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2期
10 梁兴东;容亓;韦廷安;;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骨髓瘤肾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内科;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薇;陈世伦;刘晋伟;李欣;夏成青;齐曼;;白细胞介素-2激活骨髓抗骨髓瘤活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高巍然;侯健;熊红;;2-甲氧基雌二醇对原代骨髓瘤细胞分化作用初探[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高巍然;侯健;熊红;;2-甲氧基雌二醇诱导骨髓瘤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高巍然;侯健;熊红;;2-甲氧基雌二醇对原代骨髓瘤细胞分化作用初探[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杨肃文;金红;钟玉虹;王伟;;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鉴别正常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庄俊玲;王玄;武永吉;张洁萍;;骨髓基质细胞和黏附分子对骨髓瘤细胞生长的影响[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赵冠飞;翟玉华;孙卫红;刘金英;王清涛;;非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浅析[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侯健;;靶向未折叠蛋白反应途径治疗骨髓瘤的实验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邹剑峰;姜华;侯健;;修饰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诱导骨髓瘤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10 由希雷;王永明;;多发骨髓瘤并发肾损害的血液净化治疗[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开启治疗骨髓瘤之门[N];健康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曹玉祥;如何诊断治疗骨髓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徐凯;骨髓瘤易误诊误治[N];健康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柱;Twist1在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王晓桃;MIP-1α和sclerostin在骨髓瘤骨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邹剑峰;修饰未折叠蛋白反应诱导骨髓瘤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高巍然;2-甲氧基雌二醇对骨髓瘤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姜华;靶向治疗药物对骨髓瘤细胞未折叠蛋白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庄俊玲;骨髓基质细胞和黏附分子对骨髓瘤细胞生长的影响作用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王旭东;miRNA-21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与耐药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高瑛;抑制蛋白酶体干扰骨髓瘤细胞未折迭蛋白反应与自噬[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9 王冉东;重组人骨保护蛋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何晖;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人多发骨髓瘤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NF-κB激活的抑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爽;来那度胺联合克拉霉素的抗骨髓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许俊;SENP1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高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初探[D];昆明医学院;2010年
4 周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肖翠容;miRNAs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耐药的标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欢;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肖凤君;KAI1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8 高志林;格列卫联合亚砷酸对骨髓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张广莲;骨髓瘤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相互作用过程中对BMMSCs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潘耀柱;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及黏附诱导耐药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56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5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