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新辅助化疗在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发布时间:2017-07-28 09:31

  本文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在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更多相关文章: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


【摘要】: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低于乳腺癌,现年轻患者不断增多。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早期手术、中晚期放射治疗,但单一方式的治疗都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作用于病灶或其周围,对其他的一些方面仍无法控制,如同时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浸润等术后病理高危因素,致使它的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无明显变化,仍徘徊在64.9%左右[2、14]。所以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很重要。宫颈癌(特别是鳞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化疗耐药的恶性肿瘤,化疗仅是作为术后复发或对放疗不耐受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20世纪80年代前,虽然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果却不尽人愿,反而自1982年NACT(新辅助化疗)的观点被Frei提出且被广泛应用后,它在部分宫颈癌的治疗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此NACT治疗宫颈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的认可,故本论文内容意在讨论NACT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05-2014.05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经传统方式治疗的94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做过NACT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新辅助化疗组)及对照组(手术治疗组);实验组48例,其中18例ⅠB2期患者、20例ⅡA期患者、10例ⅡB期患者;对照组46例,其中20例ⅠB2期患者、26例ⅡA期患者;记录实验组患者肿块的大小等数据,排除化疗禁忌症后行2个疗程的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待化疗完全结束后2周根据UICC(国际抗癌联盟)标准评估化疗疗效,对对nact有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第21-28天接受手术治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46例患者均直接行手术治疗。鉴于直接蔓延及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主要转移方式,发生卵巢转移的情况极少,故对于年龄50岁,根据患者或其家属意愿可考虑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并同时行卵巢悬吊术(卵巢移位至髂窝处);对于年龄50岁,可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疗效(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的复发率、无瘤生存时间进行比较,根据结果判定nact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结果:1.经2个疗程的nact后实验组患者的肿块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Ⅰb2期18例患者,其中cr(完全缓解-肿块肉眼消失)3例、pr(部分缓解-肿块缩小50%)11例、sd(病情稳定-肿块缩小50%)4例、pd(病情进展-肿块增大25%)0例,其比率分别为16.67%、61.11%、22.22%、有效率为77.78%;2)Ⅱa期20例患者,其中cr1例、pr13例、sd5例、pd1例,其比率分别为5.00%、65.00%、25.00%、5.00%、有效率为70.00%;3)Ⅱb期10例患者,其中cr0例、pr6例、sd3例、pd1例,其比率分别为0、60.00%、30.00%、10.00%、有效率为60.00%;4)Ⅰb2-Ⅱb期48例患者,cr4例、pr30例、sd12例、pd2例,其比率分别为8.33%、62.50%、25.00%、4.17%,有效率为70.83%;2.实验组中的38例鳞癌患者其中cr4例、pr26例、sd8例、pd0例,其比率分别为10.53%、68.42%、21.05%、0,有效率为78.95%;10例腺癌患者中有cr0例、pr4例、sd4例、pd2例,其比率分别为0、40.00%、40.00%、20.00%,有效率为40.00%;3.实验组中有44例患者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其中6例为pr的Ⅱb期患者,nact明显改善了它们的宫旁浸润程度(原来宫旁增厚的组织变软、结节感消失),使其获得了手术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它的手术切除彻底性;其余4例为无效患者直接做放疗;4.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情况中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的术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转移阳性率分别为22.73%及43.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术后脉管内癌栓、阴道切缘癌残留率及复发率、无瘤生存时间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辅助化疗在不同程度上缩小了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肿块体积;2.新辅助化疗对腺癌的疗效低于鳞癌;3.新辅助化疗改善了部分IIB期患者的宫旁浸润程度(宫旁增厚组织变软、结节感消失),使其可以手术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切除彻底性;4.新辅助化疗降低了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新辅助化疗在改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上无显著作用;6.新辅助化疗在改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脉管内癌栓、阴道切缘残留癌等方面无显著作用;7.新辅助化疗对确定术后远期复发率、无瘤生存时间等方面仍需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及长期随访来证实。
【关键词】: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缩略词表13-14
  • 前言14-15
  • 材料与方法15-18
  • 结果18-22
  • 讨论22-25
  • 结论25-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30-38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柯君;;什么是新辅助化疗[J];上海医药;2012年08期

2 管卫华,龙英,郁宝铭;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年03期

3 高伟生;梦鹏飞;陈刚;;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2年04期

4 王怀碧;几种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3年05期

5 张学宪,梁庆正,吴晓明;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报告[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4期

6 李坚,俞力超,王蓉芳,吴建农,丁明,张德厚;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改变的作用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5期

7 邹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长期效果[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2期

8 王深明,张国淳,吴惠茜,黄雪玲,朱彩霞;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和血管组织学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年04期

9 张晓明;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3期

10 彭忠民,陈景寒,王潍博,王晓航;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忠民;刘奇;;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唐峰;毛健;邵志敏;;磁共振弥散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蓓;傅健飞;洪中武;;104例局部晚期乳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A];肿瘤化学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4 张秋月;孟化;;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在治疗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中的生存分析[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5 郑建华;;新辅助化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马丁;;宫颈癌新辅助化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7 唐美洁;;老年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护理与探讨[A];2011年老年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8 张文莹;孙晓文;;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诱发糖尿病的术后护理体会[A];“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莫庆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00例的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彭忠民;刘奇;;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平;辅助治疗和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宋奇思;治实体瘤先用新辅助化疗[N];健康报;2007年

3 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肖晖 李新萍整理;新辅助化疗为乳癌患者赢得手术机会[N];健康报;2009年

4 驻京记者 贾岩;NC动摇NSCLC辅助化疗地位[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崔大涛;新辅助化疗——重塑乳腺癌治疗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可手术NSCLC的化疗及其争议[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李新萍;新辅助化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手术机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王杰军 许青;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发展概要[N];科技日报;2001年

9 吴志;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狙击”乳腺癌[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恶性胸膜间皮瘤行胸膜外肺切除术后:可否实施新辅助化疗[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广超;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生物学因子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灿铭;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自噬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D];复旦大学;2012年

4 何海飞;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个体化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尹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汪晓红;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洪涛;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FOLFOX7新辅助化疗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彭忠民;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04年

9 王仲照;乳腺癌TopoisomeraseⅡα与c-myc基因扩增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金元;FLEP新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雨虹;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自适应放疗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牟怡;ATP-TCA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D];遵义医学院;2015年

3 刘国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XEC与FEC和TEC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对比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贾巍;乳腺癌ET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变化的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桑蝶;Ki6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陈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变化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航航;FOXP3~+Tregs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子敬;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学指标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刘海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对丙泊酚敏感性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俊勇;新辅助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3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83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