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结直肠微小息肉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9 18:34

  本文关键词:结直肠微小息肉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结直肠微小息肉 腺瘤性息肉 内镜治疗 随访


【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微小息肉(DP)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随访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福建省立医院行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5mm的结直肠DP。记录并分析结直肠DP的部位、大小、形态、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等相关性。【结果】(1)结直肠微小息肉检出率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期间于福建省立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者14988例,检出结直肠息肉3443例。纳入符合结直肠DP纳入标准681例,共944枚,占同期息肉检查例数的19.8%。(2)结直肠微小息肉病理特点本组结直肠DP944枚中,腺瘤性息肉522枚(55.3%),包括管状腺瘤性息肉513枚(98.3%),管状-绒毛腺瘤性息肉2枚(0.4%),锯齿状腺瘤性息肉7枚(广基锯齿状腺瘤3枚,传统锯齿状腺瘤4枚)(1.3%)。在腺瘤性息肉522枚中,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11枚(78.7%),其中,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07枚,管状-绒毛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枚,锯齿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枚,;非腺瘤性息肉422枚(44.7%),包括炎性息肉62枚(14.7%),增生性息肉358枚(84.8%),幼年性息肉2枚(0.5%)。增生性息肉358枚中,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枚(1.1%)。本研究中,腺瘤性息肉多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结直肠微小息肉年龄与性别分布特点本组结直肠DP中男性560枚,女性384枚,男女比例1.46:1(P0.05),男性患者结直肠DP中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11~83岁,368枚患者年龄50岁,578枚患者≥50岁,两者间P0.01,结直肠DP中,≥50岁患者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50岁患者。(4)结直肠微小息肉内镜特点本组结直肠DP中,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检出率较高;结直肠DP中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右半结肠;本组结直肠DP中以单发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检出率高于多发息肉;在结直肠DP中,3mm息肉的腺瘤性息肉检查率高于≤3mm;亚蒂或有蒂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扁平状息肉。(5)结直肠微小内镜治疗方式本组结直肠DP中活检钳钳除789枚(83.6%),热钳或高频电凝切除为193枚(20.2%),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MR)3枚(0.3%)。扁平状结直肠DP多以活检钳钳除为主,亚蒂或者有蒂结直肠DP多以圈套、灼除或者EMR方式切除为主;本组结直肠DP中无论3mm,或≤3mm均多以钳除为主,但较≤3mm的DP而言,3mm的结直肠DP更多以圈套、灼除或EMR方式切除。【结论】近年来随着结肠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结直肠DP的检出率也在逐渐的增加。结直肠微小息肉具有一定癌变可能,亦存在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我们不容忽视。结直肠微小息肉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女性。结直肠微小息肉中,≥50岁患者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50岁患者,应重视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广泛普查。结直肠微小息肉中,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较右半结肠更为多见。结直肠微小息肉多以活检钳钳除为主。结直肠微小息肉具有一定恶变潜能,经内镜切除后应定期随访。
【关键词】:结直肠微小息肉 腺瘤性息肉 内镜治疗 随访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
【目录】:
  • 英文缩略词3-4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2
  • 材料与方法12-14
  • 结果14-18
  • 讨论18-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7
  • 致谢27-28
  • 综述28-36
  • 参考文献33-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宁,李锟,陈亭云;腺瘤性息肉综合征1例[J];临床医药实践;2004年07期

2 袁孝宾;结肠粘膜变化与腺瘤性息肉的联系[J];北京医学;1988年01期

3 邱文倩;胃腺瘤性息肉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4 季圣f ,吴云林;结直肠表浅型微小腺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5 胡建平,杨英峰;胃镜下微波治疗胃腺瘤性息肉18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6 Arber N.;Kuwada S.;Leshno M. ;王顺涛;;依昔舒林治疗散发的腺瘤性息肉病时疗效与毒性并存: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剂量反应性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7 傅仁祥,,王吉甫,汪建平;胃腺瘤性息肉[J];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5年03期

8 杨春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信息;1997年03期

9 钱井华,邵桂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8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1年02期

10 秦梅;朱善军;胡君丽;宋建国;李英;;直肠混合性增生性腺瘤性息肉一例[J];新疆医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梅俏;鲍峻峻;许建明;曹海龙;朱振;;228例大肠高危腺瘤性息肉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童华生;张亚历;姜泊;张婉雯;任宝军;;大肠锯齿状腺瘤体视学定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3 童华生;张亚历;姜泊;张婉雯;任宝军;;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和病理形态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张亚历;姜泊;陈小伍;任宝军;张婉雯;戎祯祥;;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定量诊断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陶珊;姜泊;;大肠平坦型腺瘤流行病学特征[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徐尤佳;家族腺瘤性息肉病100%癌变[N];健康时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蔡三军;腺瘤性息肉要早切[N];健康时报;2010年

3 麦迪信;NSAIDs可降低腺瘤性息肉复发危险[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上海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殷保兵;真性胆囊息肉会癌变[N];健康时报;2008年

5 陕西 主任医师 李增烈;大肠癌“钟情”哪些人[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婉雯;大肠癌前病变新类型:锯齿状腺瘤特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2 徐晓东;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诊治及COX-2基因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田;结直肠微小息肉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少军;大肠高危腺瘤和癌变息肉的临床分析及decorin在腺瘤中的表达与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赵喜颖;基于“治未病”理论腺瘤性大肠息肉中医防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王雅锌;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及大肠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杨二龙;30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诊治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4年

6 王韬;MNP-RT-PCR技术在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筛查和鉴别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0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90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