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颗粒介导的高效筛选免疫原性多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米金颗粒介导的高效筛选免疫原性多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金颗粒 高通量筛选 免疫原性多肽 抗原表位
【摘要】: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非常严重,尽管医学科技领域科学家们也一直致力于治愈肿瘤,然而至今它依然是一种难以攻克的疾病。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的出现,燃起了人们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的免疫治疗正取得越来越明确的效果,这一治疗手段已使很多患者受益,因此也被《科学》杂志评列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免疫治疗可分为抗体免疫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在这两种途径中,抗体免疫治疗法采用PD-1或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抗体消除体内环境对T细胞的抑制,使其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则是通过体外培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激活其免疫功能并回输至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常见的有DC-CTL疗法及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自体T细胞(CAR-T)疗法等。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肿瘤抗原需要能够被正确的递呈给淋巴细胞,形成针对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进而形成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通常来说,这一过程借由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C)摄取、加工处理并递呈。嵌合抗原受体方法的出现则直接将包含肿瘤抗原识别区的序列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直接导入T细胞,从而识别携带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并引发免疫反应。但无论何种方法,其核心都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肿瘤抗原基础上。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发展,肿瘤的异质性不断地被揭示。因此,如何在癌症的大量突变基因中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治疗效应的抗原信息是新型精准医疗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成熟使抗原表位的预测及高通量筛选成为了一种可能,已有研究结果证实模拟预测的多肽序列能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受限于计算条件及时效性的影响,需要更为普适的筛选方法。目前常用的能够将多肽导入细胞的方法包括电转法、脂质体法及腺病毒法等,但各有其劣势且均不适合高通量筛选的目的。本课题涉及的纳米金颗粒在携带各种物质进入细胞方面拥有许多临床应用,相比其他材料、方法拥有更多的优势,但将其用于抗原表位的筛选却罕有报导。因此,本课题选择纳米金颗粒作为高通量筛选的载体,通过其与抗原多肽的偶联,进入抗原递呈细胞,最后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精确检测抗原多肽的免疫原性强弱,达到筛选目的。本课题从光谱分析上证实纳米金颗粒与合成多肽的偶联,从荧光及电镜图片上直接证实其进入细胞,从T细胞IFN-γ的分泌上验证了不同多肽的免疫原性,确立了整体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对各实验参数如pH、缓冲液、培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从待筛选多肽的合成直至免疫原性结果的分析所需的时间非常短。并且成功将体系缩小至96孔板规模,从而实现高通量筛选的最终目的。本课题涉及的抗原表位高通量筛选平台技术联合计算机模拟预测抗原表位技术必将极大地推动肿瘤的精准治疗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纳米金颗粒 高通量筛选 免疫原性多肽 抗原表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0.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 前言12
- 2 肿瘤疗法简介12-13
- 2.1 手术切除法12-13
- 2.2 化学治疗法13
- 2.3 靶向治疗法13
- 3 肿瘤的免疫治疗13-16
- 3.1 细胞免疫治疗14
- 3.2 抗体免疫治疗14-15
- 3.3 免疫应答机制15-16
- 4 肿瘤抗原的加工处理16-18
- 4.1 传统导入法16-17
- 4.2 纳米金导入法17-18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18-20
- 6 技术方法和路线20-21
- 第二章 纳米金颗粒与多肽偶联条件的探索21-34
- 1 前言21
- 2 材料与方法21-26
-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21-23
- 2.1.1 主要材料21
- 2.1.2 主要仪器21-22
- 2.1.3 主要试剂22-23
- 2.1.4 试剂配制23
- 2.2 实验方法23-26
- 2.2.1 免疫原性多肽的合成23-24
- 2.2.2 纳米金颗粒与多肽偶联24-25
- 2.2.2.1 不同pH对偶联的影响24
- 2.2.2.2 不同稀释剂对偶联的影响24-25
- 2.2.2.3 金硫不同摩尔比对偶联的影响25
- 2.2.3 高通量筛选多肽25
- 2.2.4 荧光显微镜及电镜检测细胞摄取情况25
- 2.2.5 初步检测多肽免疫原性25-26
- 3 实验结果26-33
- 3.1 不同pH对纳米金颗粒与免疫原性多肽偶联的影响26-27
- 3.2 不同稀释剂对纳米金颗粒与免疫原性多肽偶联的影响27-28
- 3.3 金硫不同摩尔比对偶联的影响28-29
- 3.4 高通量筛选多肽29-30
- 3.5 偶联复合物细胞实验及电镜检测30-32
- 3.6 不同多肽进入细胞后的免疫原性检测32-33
- 4 讨论33-34
- 第三章 纳米金颗粒与多肽偶联复合物功能研究34-42
- 1 前言34
- 2 材料与方法34-37
-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34-36
- 2.1.1 主要材料34
- 2.1.2 主要仪器34-35
- 2.1.3 主要试剂35
- 2.1.4 试剂配制35-36
- 2.2 实验方法36-37
- 2.2.1 293A细胞培养36
- 2.2.2 巨噬细胞制备及培养36
- 2.2.3 DC细胞的制备36
- 2.2.4 细胞与偶联复合物作用时间对细胞摄取效率的影响36-37
- 2.2.5 细胞与偶联复合物不同体积比对细胞摄取效率的影响37
- 2.2.6 免疫原性多肽的筛选37
- 3 实验结果37-41
- 3.1 不同种类的细胞对于纳米金-多肽复合物的摄取能力探究37-38
- 3.2 不同处理时间对于细胞摄取偶联复合物的影响38-39
- 3.3 多肽免疫原性检测39-41
- 4 讨论41-42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42-44
- 参考文献44-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璐婧;智慧;;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影像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向民;崔锦峰;杨保平;贾均红;;纳米金颗粒在氨基硅烷自组装薄膜上的组装及其摩擦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2 李丹;陈启元;张玲;陈平;;基于纳米金颗粒增强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永;李旺;刘卓靓;聂舟;姚守拙;;基于多肽诱导纳米金颗粒聚集行为的分子逻辑门开发[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郭睿;潘敏洁;史向阳;;尺寸可控的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稳定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李倩茹;张耀军;郝雄文;张柱朋;李东祥;;柠檬酸还原法制备均一的小尺寸纳米金颗粒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6 文莉;古萍英;周剑章;傅锦坤;姚炳新;林仲华;;细菌吸附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颗粒[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彭琛;周本青;赵炳辉;汤光宇;史向阳;;泛影酸/叶酸修饰的多功能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用于肿瘤的靶向CT成像[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宏;基于刚性芳炔硫醚的纳米金自组装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李心;纳米金颗粒在生物光学传感及成像中的一些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闫晓庆;基于限域效应的纳米金颗粒热稳定性研究及其在醇类分子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翠红;纳米金颗粒对肺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曲文刚;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调控及相关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斌;纳米金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压力调控[D];吉林大学;2016年
2 刘荣娟;纳米金颗粒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用于microRNA检测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杨艳琳;纳米金颗粒介导的高效筛选免疫原性多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黄鑫;多功能聚合物配体制备荧光纳米金颗粒及其生物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丽娟;基于纳米金颗粒与限制性内切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刘雨双;纳米金颗粒与牛血清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7 杨丽燕;基于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技术的离子与小分子的检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刘里;荧光纳米金颗粒的合成、荧光性能及毒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嵇海宁;纳米金颗粒分子逻辑门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钟睿博;蛋白质与纳米金颗粒之间化学连接和物理吸附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1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59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