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BCL11A对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0 18:29

  本文关键词:BCL11A对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BCL11A 子宫内膜腺癌 MDM2 细胞周期 P21


【摘要】:目的:检测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MDM2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利用RNA干扰等技术分别从体内外探究BCL11A对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为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MDM2表达水平的的关系,探讨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2)构建靶向BCL11A的sh 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并包装成成熟病毒颗粒,感染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EC-1-B,建立稳定干扰BCL11A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株,以空载作为对照。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考察BCL11A对HEC-1-B细胞增殖生长能力的影响;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探究BCL11A对HEC-1-B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BCL11A对HEC-1-B细胞致瘤能力的影响。3)应用FCM测定干扰BCL11A前后HEC-1-B细胞周期的改变,同时,应用WB、IHC分别检测干扰BCL11A前后HEC-1-B细胞及移植瘤块组织MDM2、P21等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究BCL11A影响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4)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8例子宫内膜腺癌及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BCL11A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χ2=4.368,P0.05),且其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病理分期的增高而下调。同时,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BCL11及MDM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2=0.3971,P0.0001);2)CCK-8细胞增殖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均显示,干扰BCL11a后HEC-1-B细胞的体外增殖生长能力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及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干扰BCL11A后HEC-1-B细胞运动能力减弱(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干扰BCL11A后HEC-1-B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减弱(P0.05)。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干扰BCL11A后HEC-1-B成瘤速度显著减慢(P0.05)。进而,应用FCM检测干扰BCL11前后HEC-1-B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较BCL11-NC组,BCL11-sh RNA组发生G1期阻滞。WB结果显示,干扰BCL11后,HEC-1-B细胞MDM2表达水平下调,P21表达水平上调。运用IHC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块组织中干扰BCL11A前后MDM2及P21表达水平的变化,发现,干扰BCL11A后,MDM2表达水平下调,P2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1)临床组织分析结果表明: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增高,且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的肿瘤大小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早期预警信号,相关性分析发现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发挥作用可能与MDM2有关。2)干扰BCL11A表达可抑制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的体外增殖生长能力、侵袭迁移能力及体内致瘤能力,表明BCL11A对于子宫内膜腺癌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初步机制研究显示BCL11A可通过上调MDM2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EC-1-B越过G1/S检测点从而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发展,其中涉及细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的下调。
【关键词】:BCL11A 子宫内膜腺癌 MDM2 细胞周期 P2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缩略词简表9-11
  • 绪论11-13
  • 第一部分 BCL11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MDM2表达水平的关联分析13-27
  • 1. 前言13-14
  • 2. 材料与方法14-18
  • 3. 结果18-24
  • 4. 讨论24-27
  • 第二部分 BCL11A影响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27-59
  • 1. 前言27-28
  • 2. 材料与方法28-47
  • 3. 结果47-55
  • 4. 讨论55-59
  • 全文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6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英;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能为子宫内膜腺癌误诊的原因[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4期

2 姜宏,陈碧魂;子宫内膜腺癌核膜厚度的形态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3 王志启;I期子宫内膜腺癌的激素治疗: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年05期

4 盛友华;;子宫内膜腺癌黏液表型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15期

5 邓博雅;潘大欢;张颐;胡琰洁;李璐;姜彦多;;中介素在人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解剖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6 李百鸥;;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13年17期

7 郭步英;诱发家兔子宫内膜腺癌——主要是其发生过程的实验研究[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计划生育妇产科学分册;1976年01期

8 王振海;;子宫内膜腺癌[J];河北新医药;1979年05期

9 曲在屏,周宁,丁吉元;子宫内膜腺癌中凋亡指数的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7年04期

10 掌娟;;免疫组化技术在子宫内膜腺癌诊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怀君;石一复;李娟清;崔金全;;子宫内膜腺癌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杨蔚芬;陈新云;;子宫内膜腺癌34例临床观察[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冯晓萍;辛桂艳;冯卫华;宁玲梅;;子宫内膜腺癌22例临床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姚晓虹;张萍;祝明洁;成宇帆;虞文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彦;万风春;彭芝兰;;血清CA125对绝经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春梅;刘贵朋;;转化生长因β1及其Ⅰ型、Ⅱ型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7 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金英楠;马晓欣;;阿司匹林抑制子宫内膜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艳霞;马晓欣;;赫赛汀对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李长忠;温泽清;兰守敏;张晓菁;王家耀;刘莹;;大剂量米非司酮和孕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天放;中老年女性警惕“倒开花”[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张立满;妇女慎用性激素[N];大众卫生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静;P物质对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周怀君;子宫内膜腺癌候选基因的筛选及其侵袭与转移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邹建平;Gankyrin、β-catenin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王彦;COX2、VEGF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血清CA125、VEGF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钊军;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漏诊子宫内膜腺癌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梁利丹;Wnt5a和β-catenin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树环;P63、CK8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周向东;人子宫内膜腺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5 牛倩倩;子宫内膜腺癌与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及妊娠结局[D];浙江大学;2016年

6 陈金龙;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EpCAM、CD44v6表达与远处转移关系及预后的探讨[D];济南大学;2016年

7 刘菲;BCL11A对子宫内膜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熊铭;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子宫内膜腺癌的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常迎香;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10 谢承宏;雌激素、代谢紊乱与子宫内膜腺癌相关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8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08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