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多胺微环境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迁移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体外多胺微环境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迁移的影响
【摘要】:实验目的:多胺是一种长链脂肪族类化合物,天然多胺主要包括腐胺(putrescine,Put)、精胺(spermine,Spm)和精脒(spermidine,Spd)。多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大多数生命器官所必需的。生理性多胺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相对于正常组织而言是显著增高的,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本实验通过模拟人体高、正常(中)和低三种不同多胺微环境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转移能力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实验方法:选取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将Akt1基因转染到HCT116细胞中。将外源性多胺按高多胺浓度(腐胺0.8 nmol/m L、精脒10.0 nmol/m L、精胺5.0 nmol/m L);正常多胺浓度(腐胺0.08 nmol/m L、精脒1.0 nmol/m L、精胺0.5nmol/m L);低多胺浓度(腐胺0.008 nmol/m L、精脒0.1 nmol/m L、精胺0.05 nmol/m L)三组分别加入HCT116细胞和HCT116-Akt1细胞中,分别培养15天和30天。每种细胞另设阴性对照。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来检测不同多胺浓度对两种不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未铺胶)来检测不同多胺浓度对两种不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细胞划痕实验来检测不同多胺浓度对两种不同细胞伤口愈合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Akt1、AKT、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金属蛋白酶(MMP2)、整合素(Integrinα6)、精脒/精胺乙酰转移酶(spermidine/spermine N1-acetyltransferase,SSAT)等多种蛋白在不同浓度的多胺微环境下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HCT116及HCT116-Akt1细胞在不同多胺微环境下显示了不同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且随着多胺浓度的升高其增殖和迁移能力逐渐增强,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HCT116-Akt1细胞在相同多胺浓度的情况下其增殖和迁移能力比HCT116细胞显著增强。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多胺是通过影响Akt1、鸟氨酸脱羧酶(ODC)、精脒/精胺乙酰转移酶(SSAT)、整合素(Integrinα6)等蛋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实验结论:高多胺微环境能够促进HCT116细胞和HCT116-Akt1细胞增殖和转移,且HCT116-Akt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显著强于HCT116细胞,提示Akt1在多胺促进肿瘤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结肠癌 多胺 Akt1 细胞运动 增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文献综述10-24
- 1 引言10
- 2 多胺的研究现状10-17
- 2.1 概述10-11
- 2.2 细胞多胺代谢途径11-12
- 2.3 多胺的生物学功能12-14
- 2.4 多胺与肿瘤14-17
- 3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17-24
- 3.1 PI3K/Akt结构特点17-18
- 3.2 PI3K/Akt通路的激活18-19
- 3.3 Akt的活化与肿瘤的关系19
- 3.4 Akt介导肿瘤发生的机制19-20
- 3.5 Akt的激活与肿瘤的转移20-21
- 3.6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21-24
- 第2章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24-32
- 1 主要试剂及材料24-26
- 1.1 肿瘤细胞株24
- 1.2 细胞培养试剂24
- 1.3 磷酸盐缓冲溶液主要试剂24
- 1.4 蛋白免疫印迹主要试剂24-26
- 1.5 其他主要试剂及材料26
- 2 主要溶液的配制26-30
- 2.1 细胞培养试剂26-27
- 2.2 蛋白免疫印迹试剂27-30
- 2.3 其他试剂的配制30
- 3 实验仪器30-32
- 第3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32-40
- 1 细胞培养32-33
- 1.1 细胞复苏32
- 1.2 细胞株传代培养32
- 1.3 多胺微环境下细胞的培养32-33
- 2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33-36
- 2.1 HCT116细胞株中Akt1高表达的验证33-35
- 2.2 HCT116和HCT116-Akt1细胞株中迁移蛋白的检测35-36
- 3 细胞迁移实验36-37
- 3.1 细胞划痕实验36-37
- 3.2 Transwell实验37
- 4 细胞单克隆形成实验37-38
- 5 统计学分析38-40
- 第4章 实验结果40-52
- 1 Akt1高表达HCT116细胞株的验证40
- 2 体外多胺微环境对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40-44
- 2.1 划痕实验40-43
- 2.2 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43-44
- 3 体外多胺微环境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44-48
- 4 体外多胺微环境对有关转移蛋白的影响48-50
- 5 小结50-52
- 讨论52-54
- 参考文献54-60
- 附录60-62
- 致谢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嘉宁;;多胺作为肿瘤诊断指标的可能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7年01期
2 缪金明,潘瑞彭;多胺代谢与调节[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9年01期
3 郝德治,杨玉琼,周亮强,李志平;恶性肿瘤患者尿中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放射肿瘤学;1990年03期
4 沈希强,余海,郑树;多胺及其与癌症的关系[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0年02期
5 刘晶华,王岩,刘俊亭;多胺合成和代谢中抗癌药作用新靶点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05年02期
6 张克勤;癌瘤患者尿中多胺的含量[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1976年03期
7 刘承煌;;多胺和银屑病[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0年04期
8 王秀文;;癌患者的尿中多胺[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0年02期
9 许绍辉,黄品忠,尤纬缔,陈士葆,杨宗岳;正常人尿中多胺值与性别的关系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3年02期
10 赵君庸;;多胺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天;孟艳琼;谷凤;傅玉兰;;多胺代谢及其与农产品贮藏保鲜关系的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继红;王静;张庆福;孙培培;肖畅;鲜黎红;王引;付行政;黄小三;范七君;史洁;张格宁;;枳多胺合成关键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摘要)[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欣;杨礼香;吕应堂;;多胺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袁泉;薛鹏;傅恩琴;吴成泰;;手性二氧大环多胺铜离子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陈杰忠;骆小兵;王泽槐;陈德华;陈华;陈创;张宗师;;多胺对荔枝果实坐果率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凯;李宝华;纪丽;秦金贵;傅恩琴;;二氧大环多胺-磷酸锆夹层化合物的插入过程及过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树敬;陈陆;缪律;沈恒冠;杨永华;;多胺对滇紫草培养细胞紫草素形成的影响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张志强;杨国宇;李宏基;朱河水;王林枫;;仔猪多胺代谢相关基因在机体的组织分布[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黄永红;曾继吾;夏瑞;周碧容;易干军;;杨梅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和抗氧化酶的变化[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玲;刘俊亭;余艳平;王妍;;GC-MS法测定头发中多胺的含量[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白毅;多胺可作为载体将药物转运至癌细胞[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俊;植物体内多胺代谢的调节与抗盐性的关系及多胺在其信号转导中的地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王晓玲;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水杨酸与多胺的互作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赵越超;小鼠围着床期子宫中多胺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与功能[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徐盛春;烟草种子和幼苗多胺代谢的调控及与其耐寒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陈健;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接枝功能性单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6 应叶青;多胺对毛竹幼苗抗旱调控机理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魏云潇;采后处理对芦笋品质、抗氧化及多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及生物样品中的多胺含量[D];延边大学;2013年
2 周一峰;植物源食品多胺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胡淑明;多胺对草莓耐盐性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蒋学美;荔枝坐果与多胺的关系及相关基因克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郑晓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贝壳类海洋生物中多胺的含量[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志强;仔猪多胺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楠;外源多胺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体内多胺含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雪源;环多胺—聚天冬氨酸的制备及其与核酸的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9 李新;一氧化氮对枳低温应答和多胺合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杨枫;多胺在提高柑橘溃疡病抗性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6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1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