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重组溶瘤腺病毒对人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1:26

  本文关键词:重组溶瘤腺病毒对人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溶瘤腺病毒 凋亡素 病毒载体 癌症


【摘要】: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生命。据统计仅2015年中国新增癌症患者人数约为429.2万,死亡人数约为281.4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和放化疗法治疗癌症,但因上述疗法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导致治疗过程中正常细胞也严重受损,因此急需探索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基因治疗是一种恶性肿瘤的生物疗法,但关键问题是如何安全高效地将治疗基因递送至人体内。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腺病毒载体应用最广泛,溶瘤腺病毒的优势是仅杀伤肿瘤细胞但不伤害正常细胞,因此可作为一种抗肿瘤基因药物加以应用。凋亡素(Apoptin)是鸡贫血病毒VP3基因编码的一种功能蛋白,仅在肿瘤细胞内复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是新城疫病毒的一种表面蛋白,能激活细胞凋亡途径。因此本研究构建表达Apoptin和HN的重组腺病毒Ad-VT(Ad-Apoptin-hTERTp-E1a)和Ad-HP(Ad-HN-PEG3p-E1a),研究其是否能成为有效的抗肿瘤基因药物。本研究分别用Ad-VT感染人骨肉瘤和正常细胞,以及用Ad-HN-PEG3p-E1a感染人胃癌细胞。通过MT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体外实验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经AO/EB染色、DAPI染色后的形态学变化;再利用Annexin V/PI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分析重组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式,并通过Caspase酶活性检测以上重组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途径。体内实验中,采取构建动物模型并考察肿瘤生长趋势和平均生存期。Ad-VT和Ad-HN-PEG3p-E1a能抑制两种肿瘤细胞增殖,并伴随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但对正常细胞无影响。体外实验中验证了以上两种重组腺病毒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是通过激活Caspase相关酶方式实现的。体内实验中,Ad-VT和Ad-HN-PEG3p-E1a能有效减缓瘤体生长并能延长平均生存期。结果表明,Ad-VT(Ad-Apoptin-hTERTp-E1a)和Ad-HP(Ad-HN-PEG3p-E1a)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对于今后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 凋亡素 病毒载体 癌症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英文缩略语8-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癌症与基因治疗9-10
  • 1.2 基因转移方法10
  • 1.3 非病毒载体10-12
  • 1.3.1 生物载体10-12
  • 1.3.2 非传统生物载体12
  • 1.4 病毒载体12-16
  • 1.4.1 腺病毒载体13-14
  • 1.4.2 γ 反转录病毒载体和慢病毒载体14-15
  • 1.4.3 疱疹病毒15
  • 1.4.4 腺相关病毒15-16
  • 1.5 体外细胞基因治疗16-17
  • 1.5.1 细胞的选择16-17
  • 1.5.2 载体的选择17
  • 1.6 基因治疗面临的挑战17-19
  • 1.6.1 安全性问题17-18
  • 1.6.2 转基因表达18
  • 1.6.3 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18-19
  • 第二章 重组腺病毒有效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19-31
  • 2.1 实验材料19-20
  • 2.1.1 重组腺病毒19
  • 2.1.2 细胞19
  • 2.1.3 试剂19-20
  • 2.1.4 仪器设备20
  • 2.2 实验方法20-21
  • 2.2.1 复苏和传代HEK-293细胞20
  • 2.2.2 扩增重组腺病毒20-21
  • 2.2.3 测定重组腺病毒毒价21
  • 2.2.4 MTT检测21
  • 2.3 结果21-29
  • 2.3.1 Ad-VT作用时间对OS-732细胞的抑制作用22-23
  • 2.3.2 Ad-VT作用时间对L02细胞的抑制作用23-24
  • 2.3.3 Ad-VT作用剂量对OS-732细胞的抑制作用24-26
  • 2.3.4 Ad-VT作用剂量对L02细胞的抑制作用26-27
  • 2.3.5 Ad-HP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27-29
  • 2.4 讨论29-31
  • 第三章 重组腺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1-41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31-32
  • 3.1.1 重组腺病毒31
  • 3.1.2 细胞31
  • 3.1.3 试剂31-32
  • 3.1.4 仪器设备32
  • 3.2 实验方法32-33
  • 3.2.1 AO/EB染色32
  • 3.2.2 DAPI染色32
  • 3.2.3 Annexin V检测32-33
  • 3.2.4 Caspase活性检测33
  • 3.3 结果33-39
  • 3.3.1 AO/EB染色结果33-34
  • 3.3.2 DAPI染色结果34-36
  • 3.3.3 Annexin V检测结果36-37
  • 3.3.4 Caspase活性检测结果37-39
  • 3.4 讨论39-41
  • 第四章 重组腺病毒的体内抑瘤作用41-46
  • 4.1 实验材料41-42
  • 4.1.1 重组腺病毒41
  • 4.1.2 细胞41
  • 4.1.3 实验动物41
  • 4.1.4 试剂41-42
  • 4.1.5 仪器设备42
  • 4.2 实验方法42-43
  • 4.2.1 重组腺病毒的纯化42
  • 4.2.2 动物模型建立42
  • 4.2.3 模型分组及治疗方案42
  • 4.2.4 肿瘤生长趋势42-43
  • 4.2.5 平均生存期43
  • 4.3 结果43-44
  • 4.3.1 肿瘤生长趋势43
  • 4.3.2 平均生存期43-44
  • 4.4 讨论44-46
  • 第五章 结论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4
  • 作者简介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向东;王志平;;构建溶瘤腺病毒的策略[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7年01期

2 张培影;韩从辉;郝林;贺厚光;董秉政;范涛;贡震;胡建鹏;;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条件增殖型溶瘤腺病毒的构建[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年08期

3 范涛;郝林;贺厚光;梁清;董秉政;胡建鹏;韩从辉;;表达超抗原SEA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5期

4 何婉婉;周立;刘涛;阮江星;何滨霞;李阿荣;王毅刚;;溶瘤腺病毒作为癌症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09期

5 周立;何婉婉;朱桢楠;杨远勤;赵红芳;马步云;王毅刚;;溶瘤腺病毒靶向癌症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12期

6 晏阳;杜晓辉;李荣;;溶瘤腺病毒抗肿瘤策略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7 周小龙;唐文如;;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14年03期

8 张金合;戴平;;溶瘤腺病毒的靶向性策略[J];生命的化学;2006年01期

9 时辉;车国卫;;转录靶向性溶瘤腺病毒治疗肺癌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13期

10 谭晓华;;溶瘤腺病毒肿瘤靶向治疗:从实验室到临床[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王云贵;金洁;钱其军;钱文斌;;嵌合型溶瘤腺病毒对造血干细胞体外净化作用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曹晖;苏长青;谭淑萍;陈颖;钱其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溶瘤腺病毒[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浦颖艳;方琳;沈权;孙丽君;胡小翠;王艳;曹祥荣;苏长青;;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的初步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俞德超;;能在机体内产生个性化肿瘤免疫反应的重组溶瘤腺病毒[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方超;任臻;叶迅;陆瑾;刘芳;陈红专;;携带HSP基因重组溶瘤腺病毒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毛晨宇;滕理送;曹江;;由hTERT和cox-2启动子调控的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抗瘤研究[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郑骏年;刘晓昀;毛立军;史震;刘俊杰;;表达IL-18的溶瘤腺病毒对裸鼠肾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抑制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刘彦群;;携带人IL-18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并研究其在A375细胞中IL-18基因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华;李德川;陈贵平;赵阳;李方印;;E1A,E1B双突变溶瘤腺病毒AxdAdB-3联合Gemcitabine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华;李德川;陈贵平;赵阳;鞠海星;李方印;;E1A,E1B双突变溶瘤腺病毒AxdAdB-3联合Gemcitabine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A];2008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东芸;表达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溶瘤腺病毒体内、外抗肿瘤作用[D];吉林大学;2015年

2 冉黎;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携带溶瘤腺病毒杀伤肿瘤细胞初步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胡泽斌;溶瘤腺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王芳;膀胱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分布及安全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3年

5 贺厚光;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携带超抗原SEA基因治疗前列腺癌基础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黄晓园;新型溶瘤腺病毒M1体内应用的效应和安全性研究及靶向性输送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齐荣;携带XAF1的复制型溶瘤腺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邱松波;携带hTRAIL的复制型溶瘤腺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新建;携带mda-7/IL24的嵌合型溶瘤腺病毒对wnt信号异常肿瘤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韩志强;选择性封闭肿瘤STAT3的新型溶瘤腺病毒M3的构建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品一;基因溶瘤腺病毒SG635-SF对卵巢癌的作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鑫;重组溶瘤腺病毒RCAdC68.pⅨ-EGFP的构建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李冲;膀胱癌特异性的嵌合型溶瘤腺病毒构建及其疗效初步评价[D];兰州大学;2016年

4 鲁克庆;膀胱癌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的安全性评估[D];兰州大学;2016年

5 赵津;重组溶瘤腺病毒对人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周丽君;重组溶瘤腺病毒rAd-E1A-CDglyTK的构建和体内、外抑杀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杨耿兵;新型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仁举;一氧化氮对膀胱癌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基因治疗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1年

9 胡永超;溶瘤腺病毒治疗实体瘤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初步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祁媚姣;超氧阴离子对膀胱癌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基因治疗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8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18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