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DA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本文关键词:IHDA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更多相关文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难治 去甲氧柔红霉素 大剂量阿糖胞苷
【摘要】:背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缓解后复发率仍较高,可达20%。特别是对于难治性ALL,复发后再诱导治疗获得缓解十分困难。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难治ALL患儿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移植前能否再次诱导缓解严重影响移植后疗效。因此,探讨有效的诱导治疗方案,使难治ALL获得缓解,为进行allo-HSCT创造条件十分必要。目的观察以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及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组成的IHDA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难治性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住院治疗的12例符合难治性ALL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严重心脏肝肾功能损害,并征得监护人同意及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IHDA方案再诱导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后进入后续序贯治疗或及时进行allo-HSCT;如1个疗程未获CR,待白细胞计数(WBC)2.0×109/L,再进行1个疗程化疗。方案组成:IDA,10mg/(m2.d),第1-3天;Ara-C,1.0g/m2,q12h,第1-3天;评价其疗效及血液学、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果1.12例难治性ALL患儿应用IHDA 1个疗程后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分别为4/3/5例;2个疗程后CR/PR/NR分别为5/3/4例。2个疗程后CR 41.7%(5/12例),PR25%(3/12例),NR 33.3%(4/12例),总有效率(CR+PR)达66.7%(8/12例)。2.所有患儿均发生Ⅳ级骨髓抑制,经应用G-CSF及输注血小板并抗感染治疗,未出现严重感染及出血;部分患儿出现消化道、肝脏及心肌损害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逆转,本组12例患儿均未发生化疗相关死亡。3.随访至2015年10月,CR 5例中再次复发2例,1例为B-ALL,应用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后再次CR,目前接受allo-HSCT治疗中;1例为T-ALL,改用FLAG(泼尼松+氟达拉滨+Ara-C+G-CSF)挽救性化疗无效死亡;其他3例持续CR,缓解时间分别为26、10、4个月。余7例患儿中,进行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放弃治疗2例,失访2例。结论IHDA方案对部分难治性ALL患儿再诱导治疗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为应用allo-HSCT创造了机会。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难治 去甲氧柔红霉素 大剂量阿糖胞苷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1
- 1 病例与方法11-16
- 2 结果16-18
- 3 讨论18-21
- 4 小结21-22
- 参考文献22-25
- 综述: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25-47
- 参考文献38-47
- 附录47-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9-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钰,侯恒;干扰素α—2b在诱导及维持治疗低分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的作用[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梁秋梅;杨守权;黄莉燕;李秋萍;;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使用抗体诱导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3 J.Reiffers;罗应昌;;急性髓母细胞性白血病——诱导治疗期感染并发症在本病预后方面的意义[J];昆明医学院学报;1981年S1期
4 梅振武 ,刘益农;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维持化疗的作用[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8年04期
5 李炳华;;癔症的诱导治疗[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1年12期
6 高娃;;预测儿童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后的效果[J];国外医学情报;1995年04期
7 薛重重,王钧,杨丽萍,范雅莉,李智存,刘俊茹,王娟,苏国虹,李永生,李大钧;骨髓监测下强烈诱导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J];白血病;1999年03期
8 蒋国囿;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诱导治疗[J];中国肺癌杂志;2001年04期
9 李蒲;汤爱萍;李慧慧;杨碧云;费妍;;预激诱导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8期
10 刘元生;;肝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有益作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静;;幼儿口腔不良习惯的诱导治疗[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汤爱萍;杨碧云;李慧慧;杨桂玲;石庆之;余莉;;预激诱导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析[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钱晓文;高怡瑾;陆凤娟;翟晓文;李军;王宏胜;苗慧;;11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4 戴辉;乐静;谌登兵;万斌;宋燕萍;支雅军;胡天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方案的初步探讨[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建勇;钱思轩;张苏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A];贵州省2008年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帖利军;顾龙君;宋得莲;蒋黎敏;薛惠良;汤静燕;董璐;潘慈;陈静;叶辉;王耀平;陈静;;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徐宏燕;云晓蕊;张茹;王亚新;;白血病诱导治疗的护理体会[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熊杰;王季石;;不同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钱晓文;高怡瑾;陆凤娟;翟晓文;李军;王宏胜;苗慧;;11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冯雅青;贺永春;张利东;章红涛;张艳芳;赵芳;;维甲酸联合亚砷酸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贾岩;中国肾源持续稀缺诱导治疗不可或缺[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白血病的诊疗策略变更了[N];健康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慕欣;成人ALL:精确诊断+个体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魏然 本报记者 李宝森;让血液病患儿拥有一片蓝天[N];黑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优化策略的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薛胜利;预激方案对难治、复发ALL治疗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利云;IHDA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新乡医学院;2016年
2 闫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期间肝损伤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晶;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4 李勤学;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的生存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环亚红;FA+CAG序贯双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D];浙江大学;2009年
6 吕宜静;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艳;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8 郭玉竹;CALLG2008方案治疗32例初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晶;12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岳军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生存预后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2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3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