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研究及其与E-钙粘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本文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研究及其与E-钙粘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摘要】:研究背景:胃癌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类消化道肿瘤,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性,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域,其发病率远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全球胃癌新发病例中,我国约占46.8%[1]。胃癌的疗效从根本上取决于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早期胃癌经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则不足40%。在我国,由于患者对胃癌认识不足、大规模早期筛查滞后,大部分患者确诊为胃癌时已发展为中晚期。肿瘤细胞播散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尽管胃癌远处转移的主要方式是淋巴转移,但腹腔转移一样不容忽视,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进展期胃癌的腹膜转移检出率在不断增加。在我国,胃癌患者腹膜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在术后胃癌复发的病例当中,大约有半数的患者为腹膜转移[2]。而腹膜转移所致的恶性腹水、肠梗阻、恶病质等严重并发症则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即使经积极治疗,疗效仍然欠佳,且患者的预后普遍极差。Saita等[3]研究发现,即使经过积极的抗肿瘤治疗,64例伴有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其五年生存率仍然为0。同时,丸山圭一[4]研究发现,通过对7395例胃癌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其中有529例已发生腹膜转移,其五年生存率仅为7.1%。因此,腹膜种植转移是影响胃癌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且需投入积极研究。胃癌腹膜转移是一种复杂的肿瘤细胞迁移行为,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报道指出,多种分子参与胃癌的腹膜转移过程,但其发生发展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机制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关注。研究发现[5,6],在上皮-间质转化完成过程中,肿瘤细胞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E-钙粘蛋白是一类细胞之间的粘附分子,由CDH1基因编码形成的跨膜糖蛋白。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之后,细胞间的粘附情况受到影响,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潜能增加,进而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文献报道[7-10],E-钙粘蛋白在多种上皮源性肿瘤(如乳腺癌、直肠癌、肾细胞癌、食管癌、宫颈癌等)中均呈失表达,且其失表达状态与肿瘤发生、转移、预后等存在明显相关性。上述研究均显示E-钙粘蛋白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拟在该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加深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认识。目的:初步探讨胃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腹膜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研究E-钙粘蛋白在胃癌发生腹膜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并证实伴有腹膜转移,且原发灶保存完整的胃癌标本总共47例,要求所有病例的病历资料保存完整,患者术前均未进行过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同时随机选择同期获得根治切除的不伴有肉眼腹膜转移且术后病检未提示网膜转移的胃癌患者43例。对随机选取患者各临床病例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其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所有标本用福尔马林进行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后利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定性,最后将E-钙粘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伴有腹膜转移的胃癌其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有无腹膜转移的两组胃癌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等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别(P0.05),而在肿瘤的组织类型、病灶的浸润程度等方面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印戒细胞癌及粘液腺癌以及浸润浆膜的胃癌患者更易发生腹膜转移;2、E-钙粘蛋白的失表达率在伴腹膜转移的胃癌原发灶中为91.49%(43/47),而在不伴有腹膜转移的胃癌原发灶中为53.49%(23/43),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3、E-钙粘蛋白在胃癌腹膜转移癌原发灶中的失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原发部位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原发灶的浸润深度存在相关性(P0.05)。E-钙粘蛋白在如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的分化类型上明显失表达,而且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原发灶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越低。4、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包括:胃癌的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E-钙粘蛋白表达。结论:1、胃癌腹膜转移与肿瘤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及类型有明显关系,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可能具有更强的腹膜转移潜能。同时,胃癌腹膜转移也与胃癌进展密切相关,尤其与肿瘤累及浆膜关系密切,提示胃癌腹膜转移是胃癌晚期发生的生物学行为。2、相应地,在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中E-钙粘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提示上述类型细胞有更多的CDH1基因突变或缺失,癌细胞间更易失联而发生局部侵袭及腹膜种植。E-钙粘蛋白可被用于预测胃癌腹膜转移,并可作为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候选指标。
【关键词】:胃癌 腹膜转移 E-钙粘蛋白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5.2
【目录】:
- 中文摘要3-7
- 英文摘要7-13
- 前言13-17
- 材料与方法17-24
- 结果24-33
- 讨论33-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中英文对照表43-44
- 致谢44-45
- E- 钙粘蛋白在胃癌及腹膜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45-56
- 参考文献51-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冬秋;胃癌腹膜转移研究之策略[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9期
2 丁松涛;张忠涛;;胃癌腹膜转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年06期
3 李正荣;詹文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4 聂秉宇;姜鑫;白秀峰;张杰;于年华;程柱清;;老年胃癌腹膜转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6期
5 张贤坤;朱万坤;韩晓鹏;苏玉林;李文惠;刘宏斌;;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15期
6 赵宏伟;刘宏斌;李文惠;;胃癌腹膜转移机理研究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05期
7 刘移忠;;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7期
8 张海峰;张传珉;;胃癌腹膜转移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年02期
9 赵璐;赵爱光;;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26期
10 赵璐;赵爱光;;胃癌腹膜转移的实验诊断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华子辰;严超;燕敏;朱正纲;;血清CA125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临床价值[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2 邵丽华;刘少平;钟燕军;方敏;刘洋;李雁;;新型阿霉素前体药PADM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癌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高翔;胃癌腹膜转移治疗有突破[N];健康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华子辰;血清CA125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临床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赵丹懿;胃癌腹膜转移相关标志物的初步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张磊;胃癌腹膜转移相关蛋白Myosin-9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4 赵群;脾虚型胃癌腹膜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唐利;新型阿霉素前体药PDOX联合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癌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邵丽华;新型阿霉素前体药PDOX药效及安全性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峰;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杨显金;腹膜间皮细胞间质化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辛瑞娟;miRNA-214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酒梦娜;miR-29a-3p对胃癌腹膜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5 郭润兮;TGF-β1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6 罗永胜;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研究及其与E-钙粘蛋白表达的相关性[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7 惠亮亮;血红素加氧酶-1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8 曾若兰;溶血磷脂酸介导胃癌腹膜转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高国锋;Peroxiredoxin-1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刘克波;Eph-B_2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8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3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