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乳腺癌中浸润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31 05:40

  本文关键词:乳腺癌中浸润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ductal NST MC TILs IL-2 LTα 临床分期 预后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目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乳腺癌包括多种亚型,其中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fic type,ductal NST)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肿瘤形态不一,缺乏规律性结构和组织学特征。髓样癌(Mucinous carcinoma,M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组织学特性为分化程度低、细胞异型性大、间质弥漫浸润淋巴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存在于肿瘤内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群体,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成熟T细胞是骨髓来源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内分化而成的,部分具有杀伤靶细胞的作用,其表面标记物为CD3。根据表面标记物可将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又称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CD8+T细胞又称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B细胞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其表面标记物为CD20。NK细胞也由骨髓中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其表面标记物为CD57,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T细胞特别是Th细胞在受到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产生并分泌的,可以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诱导细胞毒作用、对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淋巴毒素α(Lymphotoxinα,LTα),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活化后以及在某些肿瘤生长的情况下产生分泌的,其作用为参加免疫反应调节、诱导多种细胞抗原表达、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杀伤作用。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对ductal NST和MC两种乳腺癌中TILs、IL-2、LTα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分析其对两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TILs、IL-2、LTα对ductal NST和MC两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到2010年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并进行电话随访后共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为ductal NST,43例为MC。采用免疫组化HRP法检测这两种乳腺癌中TILs的分布及细胞因子IL-2、LTα的表达情况。TILs定位于细胞膜,免疫组化判定方法根据肿瘤间质和肿瘤内的不同情况而分为两种:肿瘤间质TILs阳性表达率判定方法为随机选取10个10×20视野,计数TILs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即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所占面积/肿瘤间质面积,得出平均浸润淋巴细胞密度,用百分比计量;肿瘤内TILs阳性表达判定方法为随机选取10个10×40视野,计数肿瘤内浸润淋巴细胞个数。IL-2、LTα均表达于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的细胞浆中,随机选取10个10×4视野,依据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及染色强度分析:染色强度以0分为无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棕褐色;阳性细胞所占比例,0分为阴性,l分为阳性细胞数10%,2分为阳性细胞数在11%~50%,3分为阳性细胞数在51%~75%,4为分阳性细胞数75%。以阳性细胞数所占的百分比与染色强度的乘积作为判定标准:阴性(-)为0分,弱阳性(+)为1~4分,中等阳性(++)为5~8分,强阳性(+++)为9~12分。并分析TILs、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临床病理特征ductal NST的发病年龄为29-77岁,中位年龄51岁。MC的发病年龄为28-77岁,中位年龄5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8)。ductal NST组肿瘤组织的直径为1cm-5cm,平均直径为2.08cm。MC组肿瘤组织的直径为0.5cm-4cm,平均直径为1.89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ductal NST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7.89%(44/76),MC中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5.58%(11/43)。ductal NST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大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uctal NST组脉管瘤拴阳性率为35.52%(27/76),MC组为13.95%(6/43),ductal NST组大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uctal NST组临床分期为Ⅰ期20例,Ⅱ期45例,Ⅲ/Ⅳ期11例;MC组临床分期为Ⅰ期17例,Ⅱ期25例,Ⅲ/Ⅳ期1例,ductal NST组临床分期高于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MC组中ER、PR、HER2均为阴性,分子分型均为Basal-like型,所以在此不进行相关性分析。ductal NST组CD3、CD4、CD8、CD20、CD57、IL-2及LTα与ER、PR、HER2、Ki-67及分子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2.1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在76例ductal NST中,CD3+T细胞的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5%,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2个/HPF。在43例MC中,CD3+T细胞的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40%,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15个/HPF。MC组中CD3+T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均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76例ductal NST中,CD4+T细胞的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2%,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1个/HPF。在43例MC中,CD4+T细胞的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10%,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5个/HPF。MC组中CD4+T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均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76例ductal NST中,CD8+T细胞的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3%,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1个/HPF。在43例MC中,CD8+T细胞的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30%,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10个/HPF。MC组中CD8+T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均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MC组中,CD8+T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均高于CD4+T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4)。在ductal NST组中,CD8+T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和CD4+T细胞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11,P=0.307)。2.2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在76例ductal NST中,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3%,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0。在43例MC中,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15%,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2个/HPF。MC组中B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均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2.3肿瘤浸润性NK细胞在76例ductal NST中,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0,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0。在43例MC中,间质细胞密度中位数为1%,肿瘤内浸润细胞中位数为1个/HPF。MC组中NK细胞间质细胞密度及肿瘤内细胞浸润均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MC组,间质中CD3表达高于CD20,CD20表达高于CD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即T细胞最多,B细胞次之,NK细胞较前两者最低;肿瘤内CD3表达高于CD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20与CD57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91);即T细胞最多,B细胞和NK细胞无明显差异。在ductal NST组,间质中CD3和CD20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82),CD3和CD20表达高于CD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即间质中T细胞和B细胞无明显差异,NK细胞较前两者低;肿瘤内,CD3表达高于CD20,CD20表达高于CD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即T细胞最多,B细胞次之,NK细胞较前两者最低。2.4 IL-2在76例ductal NST中,24例+,43例++,9例+++。在43例MC中,5例+,17例++,21例+++。在ductal NST和MC两组中,MC组中IL-2的表达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5 LTα在76例ductal NST中,11例+,38例++,27例+++。在43例MC中,4例+,11例++,28例+++。MC组中LTα的表达高于ductal N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3 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影响3.1单因素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影响CD3、CD8和CD20对MC组T分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48,P=0.044)。CD4、CD57、IL-2、LTα对MC组T分期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3、CD8和LTα对MC组N分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27,P=0.035)。CD4、CD20、CD57、IL-2对MC组N分期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ductal NST组T分期、N分期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2多因素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影响CD8对MC组T分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D8可以作为判断MC患者临床T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CD3、CD4、CD20、CD57、IL-2、LTα对MC组T分期均无明显影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对MC组N分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D8可以作为判断MC患者临床N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CD4、CD4、CD20、CD57、IL-2、LTα对MC组N分期均无明显影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ductal NST组T分期、N分期均无明显影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 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生存率的影响4.1单因素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生存率的影响CD8对MC组生存率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CD3、CD4、CD20、CD57、IL-2、LTα对MC组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ductal NST组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2多因素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两种乳腺癌生存率的影响MC组的5年生存率(93.0%)高于ductal NST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CD8高表达与MC组预后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CD3、CD4、CD20、CD57、IL-2、LTα对MC组预后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ductal NST组预后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MC中浸润的总T细胞、Tc细胞、Th细胞、B细胞、NK细胞均多于ductal NST组,且Tc细胞多于Th细胞,提示MC组预后较好与浸润性T、B、NK淋巴细胞较多有关,而且T细胞尤其是Tc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2 MC组中IL-2、LTα的表达均高于ductal NST组,提示MC预后较好与IL-2、LTα有关。3 CD8可以作为MC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 CD3、CD4、CD8、CD20、CD57、IL-2、LTα对ductal NST组5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ductal NST MC TILs IL-2 LTα 临床分期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目录】:
  • 中文摘要4-10
  • 英文摘要10-18
  • 英文缩写18-19
  • 前言19-21
  • 材料与方法21-26
  • 结果26-31
  • 附图31-34
  • 附表34-42
  • 讨论42-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0
  • 综述 淋巴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肿瘤的关系50-60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J];齐鲁护理杂志;2001年05期

2 刘煜,韩承新,朱晓丹,张纪华,潘惠娟,王沁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J];武警医学;2001年04期

3 余淑坤,董明新,赵彤,刘金,刘淑芹,冯燕;乳腺癌治疗策略与实施[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任书伟,张锋,杨富斌;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综合治疗[J];陕西肿瘤医学;2002年01期

5 陈海湖;参芪延生汤配合西医治疗乳腺癌100例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04年09期

6 郭兰青,谭利娜;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4期

7 蔡利锋,李蔚青,李来英;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07期

8 薛淑英,王志彦,张彦楼;影响乳腺癌手术患者睡眠形态紊乱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药;2005年07期

9 ;乳腺癌手术可能触发远处肿瘤生长[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20期

10 武志恒;冯冬花;;乳腺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锐;;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任国胜;;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3 张东云;;乳腺癌的饮食指导及康复锻炼[A];肿瘤研究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盛立军;;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A];山东省第四届“CSCO——山东”首届肿瘤化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祥生;唐金海;蒋谦;徐晓明;龚建平;;从我院乳腺癌收治情况谈乳腺癌“三早”的重要性[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孙燕;;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肖胜洛;程静霞;;综合治疗46例乳腺癌的体会[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立新;心理问题 乳腺癌患者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人口报;2003年

2 赵宝椿;乳腺癌手术后的康复锻炼[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黄馨;乳腺癌术后手臂常举抬[N];保健时报;2007年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 曹阳;乳腺癌不同时期饮食有别[N];保健时报;2007年

5 姚敏;乳腺癌治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李洪涛;乳腺癌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构[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乳腺癌是可以控制的[N];温州日报;2008年

8 李清晨;治乳腺癌一定要毁形吗?[N];科技日报;2009年

9 洪宋贞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罗秀丽 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明琪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林毅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张岂凡 哈医大第四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乳腺癌不是女人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陈英云 乔蕤琳;女性要高度警惕乳腺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唯杰;乳腺癌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的建构与实施:一项行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健;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郝爽;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因子的验证及探索[D];复旦大学;2014年

4 章倩;放射治疗联合系统治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和脑转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5 辛s,

本文编号:763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63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